翟雪穎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當前信息技術在人們工作、生產、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廣受小學生喜愛的學習模式,可以更好地彰顯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性價值,同時以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推動學生進行任務探索、問題解決,使學生綜合素養(yǎng)得以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合作學習;核心素養(yǎng)
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方式不斷涌現(xiàn),如何推動學生合作學習,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成為教師需要思考的一項重點工作。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重點發(fā)展學生的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shù)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以及信息社會責任,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基于合作學習,引領學生學會科學分工,以任務推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反復的實踐中發(fā)展學生核心
素養(yǎng)。
一、統(tǒng)籌分組規(guī)劃,提升學生學習意識
在信息技術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因學生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教師用統(tǒng)一模式授課,很容易出現(xiàn)部分“吃不飽”、部分學生“吃不消”并存的現(xiàn)象。為更好地照顧學生學習需求,推動學生學習探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有效的小組劃分,在小組內部完成相應學習內容的探索。在劃分小組的基礎之上,教師要使學生明確自身職責,每個成員都要觀看教學視頻,當遇到問題時再與其他的成員討論交流。在觀看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嘗試梳理重點、自主總結、合作討論,推動學生系統(tǒng)化學習。
以“收發(fā)電子郵件”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為例,基于視頻引導,學生就可以獨立掌握電子郵件的收發(fā)操作,同時在微課中對如何編輯正文內容、郵件主題、增加附件等也有相應的操作展示,包括字體的設置等,有清晰的步驟引導。在觀看視頻的基礎之上,讓學生嘗試申請郵箱,編輯郵件。如果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與小組長或組內的其他成員進行有效的討論,讓學生熟練掌握電子郵件的收發(fā)操作。在此基礎之上,每個小組可以相互進行郵件收發(fā)練習?;谕恢黝}內容,還要鼓勵小組內部成員更好地創(chuàng)新。A成員添加圖片,B成員添加文檔,C成員添加一個視頻,下一輪再進行任務的互換,可以使學生的信息意識和計算機思維得到很好的拓展。在學生反復練習的基礎之上,教師再有效闡述郵件收發(fā)的安全操作,提升學生信息社會責任意識和安全防范意識。
二、開放探究智慧輔助,引領學生積極展示
在落實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推送學生需要用到的一些課例,讓學生在課前有效學習和了解。在課堂落實的過程中,鼓勵學生之間圍繞學習的難點進行討論,對于一些有爭議的問題,主動尋求教師的幫助,這樣可以更好地彰顯以生為本,而且學生自身的學習探索意識也能得到有效的調動。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學習基礎,嘗試一次觀看或多次觀看,吃透教學重點位置,而小組長則起到良好的督促、引導作用,在小組內部營造良性競爭氛圍,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對核心內容的高效突破。
以“演示文稿”這節(jié)課的學習為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微視頻很多學生對于演示文稿的內容編輯已經熟練掌握,但是對于動作路徑的添加、返回鍵的設計還不是很了解。結合學生遇到的問題,教師可以親自在課堂上示范講解,與學生直接對話,推動學生創(chuàng)新理解。而在學生自主展示環(huán)節(jié),圍繞同一主題,學生可以分別展示不同的個性創(chuàng)意,這樣就可以形成良好的比拼氛圍。以“春天的贊歌”這個主題的演示文稿創(chuàng)作為例,有的小組選擇了萬物復蘇的圖片,并加入了很多切換動畫,而另一個小組通過滾動融入古詩詞,學生的精彩創(chuàng)意與文本內容相得益彰,對于推動學生合作競爭、深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三、隨時實踐靈活應用,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示范引導可以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而學生自身學習應用意識的調動才是指引學生更好地學習的核心力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多融入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結合的案例,讓學生進行相應的學習和探究。這對于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具有重要意義。
以“美化文檔”這節(jié)課的學習為例,它涉及的是Word文檔綜合編輯能力,在這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滲透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應用意識,讓學生將語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分類和匯總。如讓學生對一些詩句進行編輯,并嘗試對一些重點詞語進行標注,對于不同的內容還可以用不同顏色的文字來呈現(xiàn)。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Word文檔轉化為PDF文檔,防止在不同電腦上一些特殊字體不能正確顯示。另外,教師還為學生創(chuàng)建了相應的班級群,結合學生自主整理的文檔,可以讓他們上傳到班級群組,供大家學習和交流。這不僅進一步提升了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熱情,還幫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積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