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敏
摘 要:小學美術教學可看作是一種藝術的享受,課堂上教師可以與小學生分享美術藝術文化。如果將民間美術資源引入小學美術教學之中,那么不僅民間藝術文化得到了傳承,而且還能讓小學生從手工藝術體驗中學習更多的美術文化知識。
關鍵詞:民間美術資源;小學美術;優(yōu)化方法
一、開展民間美術作品欣賞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認知
民間美術資源種類繁多,形式各異,教師在運用民間美術資源進行教學時,可以從民間美術作品欣賞教學開始,利用多媒體展示民間美術作品,如民間油紙傘藝術作品、民間剪紙窗花藝術作品、民間陶瓷雕塑藝術作品、民間刺繡工藝作品以及中國畫作品等,這些作品中帶有濃厚的民間風俗藝術特色,包含著深厚的傳統(tǒng)民俗底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如果是圖片展示,教師就需要邊展示邊說明作品鑒賞的內容;如果是視頻,學生可以直接觀賞和學習。民間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夠為小學生普及豐富的美術文化知識,使小學生的美術藝術認知能力有所提升。教師在開展民間美術作品欣賞教學過程中,需要與小學生一起營造良好的藝術欣賞氛圍,讓小學生積極參與和享受這一過程,才能將作品的藝術文化傳達給小學生。小學生只有不斷地積累美術文化知識,才能提升對美術藝術的認知,它是小學生學習美術藝術的重要條件,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對美術藝術的興趣,并通過藝術興趣勇于在生活中發(fā)現和創(chuàng)作。
二、開展彩泥手工藝術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
彩泥手工藝術是民間美術資源中常見的一類,也是小學生非常喜愛的美術工藝作品。在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彩泥手工藝術教學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這不僅可以拓展美術教學內容,還可以陶冶小學生的藝術情操。然而教師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教學過程中不可過于娛樂化,一定要讓小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學習任務。對此,教師可以以主題活動的形式進行,如“彩泥手工設計作品大比拼”“我是彩泥手工設計師”等,這類主題活動的意義在于讓小學生將自己當作是美術設計師,并積極地動手制作具有創(chuàng)意的彩泥手工藝作品。教師可以鼓勵小學生組隊合作,共同完成一個彩泥美術作品,也可以獨立設計一個作品,并在活動的最后時間為小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分。另外,教師需以鼓勵和尊重的心態(tài)為每一個作品給予肯定的評價和分數,進而為小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表現給予更多的支持,以便小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美術學習信心。
美術課堂上,教師首先需要教導小學生進行聯(lián)想,或者直接模仿生活中所喜愛的事物進行手工設計,但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的美術想象力,可以讓小學生學會利用對動畫的興趣來發(fā)揮想象力。除了動畫,還可以對各種事物等展開想象。對于彩泥手工藝術教學,教師需要讓小學生學會制作個性化的設計作品,讓生活的藝術成為小學生的夢想藝術,以達到美術教學的藝術培養(yǎng)效果。
三、開展民間美術工藝展活動,培養(yǎng)小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
民間美術工藝展是小學生在學習民間美術文化過程中所展現的學習成果,并以兒童美術文化的形式舉辦的展覽活動。這種展覽活動能夠促進小學生之間的美術交流,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教師在開展這個活動前,需要讓小學生投創(chuàng)作稿,只有創(chuàng)作稿通過的學生才能在民間美術工藝展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展覽地點可為教室長廊或操場。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教師還可以為他們的創(chuàng)作進行評級,從高到低依次是優(yōu)秀等級、一等級和二等級。展覽過程中,教師和小學生可以邀請家人或者朋友一起觀展。民間美術工藝展可以是一個班級整體的活動,也可以是多個班級的綜合活動,開展這種綜合活動需要各個班級的美術教師與班級小學生共同配合才能順利進行。
教師應定期為小學生開展這種美術活動,讓小學生在活動之中看到自己的作品與他人作品的特色和區(qū)別,從而進行更多的交流和創(chuàng)作。教師提升小學生美術能力的最佳方式就是讓他們懂得從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中得到啟發(fā),在啟發(fā)中尋找美術設計靈感。而民間美術工藝展活動能夠帶給小學生這樣的學習路徑,使他們不斷地從中進行自我學習和成長。
小學美術是小學生的藝術天堂,他們可以在里面享受藝術的熏陶,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文化修養(yǎng)。在民間美術資源的融入下,小學美術教學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小學生對它的興趣會更加濃厚。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需要適當地結合民間美術資源來拓展藝術文化知識,培養(yǎng)小學生的藝術學習能力,這不僅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全面成長,還能夠激發(fā)他們更多的學習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