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文
實驗作為初中物理整體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學生形成深刻的物理認知、建立完善的物理框架體系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及作用。也正因為如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想方設法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以助力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長期從事初中物理教育教學工作,我收獲頗深,僅將個人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做法簡單總結如下。
一、立足學生實際生活,踐行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理念
提到實驗,大部分教師認為其必須要在物理實驗室才能完成。實則不然。初中物理學科所涉及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所涉及的物理實驗內容更是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進行。由此出發(fā),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改變學生關于物理實驗專業(yè)設備才能進行的固有認知,有意識地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fā),引導學生開展生活化的物理實驗。
例如,在教學“光的折射”這節(jié)知識時,我便帶領學生利用家庭中常見的透明礦泉水瓶、水、一張畫有小魚的紙做了如下的趣味實驗:首先,將畫有小魚的紙張放在透明礦泉水的一側,這時透過透明礦泉水瓶可以看到對面有一條小魚。接著,持續(xù)往透明礦泉水瓶中加入水,直到位置比小魚的位置稍高一些,這時,再觀察畫有小魚的紙張,會驚奇地發(fā)現小魚游的方向竟然發(fā)生了變化。該物理實驗的器材簡單,操作步驟也非常容易,但卻蘊含著無限的物理奧秘。如此一來,借助這一物理實驗現象及其相關結果便使學生的物理實驗認知及其探索熱情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與發(fā)展,而這顯然也大大提升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整體效益及其質量。
二、依托信息技術,實施信息化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
初中階段學生的抽象化思維尚未全面形成,為此,他們在遇到一些較為抽象與復雜的內容時表現得有些吃力,實際學習與掌握的效果也不甚理想。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有必要結合本學科實際教學的特點,創(chuàng)設直觀化、形象化的教育氛圍及其環(huán)境。信息技術本身具備直觀形象的特點,在達成上述教育目標方面有自身優(yōu)勢,為此,教師不妨依托信息技術,實施信息化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學活動。
例如,在教學“升華和凝華”這節(jié)知識時,由于兩者的概念極為相似,學生非常容易混淆,但由于客觀原因又無法在課堂內進行實驗以加深學生印象,我便在物理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播放了升華和凝華的現象。像嶄新的電燈泡的鎢絲是怎么一天天變黑的;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一天天變小,直到最后完全消失了;冬天晾在室外的衣服,一直呈現硬邦邦的冰凍狀態(tài),但是令人驚奇的是,其竟然也能晾干……這些都是短時間內無法通過實驗看到的現象,但是借助信息技術,卻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將其過程有效歸納,進而以一種直觀而形象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這種播放視頻呈現過程的實驗方式也屬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機組成,有助于學生借助物理實驗獲得深刻的物理學習認知。
三、開展小組合作,組織合作化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
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這體現在教育教學中的各個方面。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亦然。與此同時,初中學生的能力有限,為此,物理教師不妨嘗試引導學生進行小組間的合作與交流,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充滿探究的合作化活動。相信,這對于學生獲得合作能力以及深刻的物理認知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我在自身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中很好地踐行了上述觀點,得到的反饋良好。例如,在教學“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這一物理實驗的時候,我并沒有只是在講臺前做演示性質的物理實驗,而是鼓勵學生按照就近原則組合成學習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提出猜想,進行驗證,并嘗試根據實驗現象總結規(guī)律與結論。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師應當積極探索有效的物理實驗教學策略,切實以實驗為載體,推動學生收獲物理知識、鍛煉物理能力、獲得物理素養(yǎng)的成長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尹瑞娥.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探究[J].甘肅教育,2018(6):119.
[2]姚曉楓.試論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J].教育研究,2019(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