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英
【摘 要】 “三生”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主要包含了課堂教學的生命化、生活化和生態(tài)化。這種教學模式更容易讓學生吸收到知識,充分體現了高效、快捷等特點,能夠吸引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興趣。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如何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更好地構建小學道德與法治“三生”課堂,從而提升當前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
【關鍵詞】 道德與法治? “三生”教育? 方法策略
引言: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在小學階段中,對學生們未來人格的塑造和三觀的正確培養(yǎng)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三生”教育主要是借助于教育的力量,讓被教育者接受生命、生活和生態(tài)教育,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和生活觀。面對新的社會形勢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構建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開展生命、生活和生態(tài)的“三生”教育,成為每名教師的艱巨任務。
一、引入情境式教學,構建具體教學情境
為了更好地構建“三生”課堂,情境式教學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途徑。教師可以構建一個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在這情境中更加深刻和形象地理解三生理念的內涵。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更好地構建三生課堂,提高三生教育的質量。
比如,在教學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請到我的家鄉(xiāng)來”時,這一課的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就是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培養(yǎng)對家鄉(xiāng)的自豪感。為了讓情景的構建更加貼近生活化。在課堂上,我會根據課本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場景,引導學生融入進來進行有效體驗。比如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境:假如你是家鄉(xiāng)旅游的小導游,你會為游客介紹家鄉(xiāng)的那些自然風光和特產,構建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代入設計者的角色,回味家鄉(xiāng)的魅力,從而對教學內容產生深入認識。
在教學“歡歡喜喜慶國慶”的時候,主要就是講述了關于國慶節(jié)的一些相關知識。作為學生,國慶節(jié)會放假,也會和家人出去玩,基本上都有很多豐富的經歷。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引入一些關于國慶節(jié)出游的情境,讓學生基于這些情境進行思考,設身處地展開探索。比如,可以引入這樣一個情境:國慶節(jié)你和媽媽一起出去旅游,在火車站,遇到一群人演奏《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曲,很多圍觀群眾也都跟著唱了起來。這樣一個案例說明了什么?國慶節(jié)有什么樣的氛圍?你對國慶節(jié)有什么感受?通過構建出生活化的情境,引導學生體驗思考,就能對相關知識形成有效的理解,增強學習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術,輔助“三生”教育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也被廣泛應用到教育的各個領域中,成為強有力的輔助工具。將信息技術引入“三生”課堂,不僅可以通過圖片、視頻、音樂等方式給學生們更加直觀的體驗,還可以更好地滲透“三生”理念。
比如,在“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這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開展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找到一些關于介紹煙酒和毒品對人類和社會的危害這一類的科普視頻,在上課前為學生們進行播放,讓學生們直觀地感受接觸煙酒與毒品之后對身體有著怎樣的嚴重危害,尤其要向學生們普及國家對毒品嚴厲打擊的態(tài)度。通過這些視頻讓學生們意識到生命的珍貴,加強了生命教育。還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不同的行為讓學生們進行比較,提高學生們自主判斷的能力,加深學生們的印象。
此外,在教學“讓生活多一些綠色”一單元時,為了和當前社會環(huán)境現狀相結合,使學生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在課堂導入部分,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段美麗的大草原的視頻,讓學生在視覺的沖擊下感受到原生態(tài)自然環(huán)境的美好,接著為學生播放城市工廠廢氣、廢水排放的圖片。通過對比,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刺激,讓學生認識到,因為環(huán)境的污染,導致我們美麗的地球受到了傷害。然后教師再播放一則某地一家工廠污染水源的新聞。通過這則真實的新聞報道,讓學生更好地認清自然環(huán)境的現狀,強化學生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這種借助多媒體將新聞材料融入課堂教學的形式,打造了生活化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需要繼續(xù)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通過更加新穎的手段,不斷地促進課堂教學和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豐富課堂活動,增強學生體驗
小學階段,學生們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雖然對著世界充滿著探索的欲望,但是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熱情不足的現象。為此,小學教師需要一改枯燥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舉辦豐富的活動,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讓“三生”教育,潛移默化地滲透進學生們的心中。
在我的班級上,我會采取以下幾種方式:首先我會組織學生們編寫一些歌頌生命、自然的詩歌。教師在教學中講解編寫詩歌的要求及范例,在編寫的過程中進行指導。學生們則需要小組合作進行詩歌的編創(chuàng),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交流并展示。這項活動不僅激發(fā)孩子內心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還可以深化對生命和自然的認識,幫助學生們樹立良好的三觀;其次我會在班級上開展尋找身邊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小榜樣。通過觀察,評選出身邊的環(huán)保小達人,并讓這名同學在班級中講一講自己的環(huán)保心得。通過宣傳環(huán)保榜樣,引導學生努力學習身邊的榜樣,在班級中形成保護環(huán)境的良好風氣,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生態(tài)教育;開展生活技能比賽。在課堂中可以開展整理書包、穿衣服、整理個人物品相關比賽,既符合小學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在比賽中又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生活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在親身體驗中增加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熟練掌握生活的技能。通過這些豐富有趣的活動,不僅可以營造歡樂學習的氛圍,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更加輔助構建了“三生”課堂,完成教學目標。
結語:總而言之,“三生”課堂的構建和將“三生”觀念融入教學之中,是現階段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和漏洞。這就需要教師們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不斷探索新的教育途徑,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 方藝紅.低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12):59-60.
[2] 戴愉愉.繪本在低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選擇與應用[J].新課程導學,2020(21):37-38.
[3] 楊昌武.如何在農村學校開展好低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J].精品,2020(14):296.
*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學科素養(yǎng)視野下的品德“三生”課堂的研究》(2019XB077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