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嫻
【摘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加強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敝袊鴮W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以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本文以“學生為中心”,鏈接多元線上線下誦讀活動,構建多元、立體的學習新模式,弘揚傳統(tǒng)文化,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經典古詩詞誦讀;多元;核心素養(yǎng)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近年來,中央電視臺主辦的“中國詩詞大會”到“經典詠流傳”,都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學校,教師都較重視詩詞教學,舉行各種詩詞誦讀活動。目前,學校教學活動形式單一,側重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背誦,學習經典古詩詞氛圍不濃;學生課外不主動探究古詩詞,課外誦讀較少;家長不夠重視孩子的詩詞誦讀。一些學生缺乏誦讀興趣,學生掌握的誦讀方法僅限于傳統(tǒng)的朗讀,因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運用古詩詞。在核心素養(yǎng)時代,如何發(fā)揮古詩詞誦讀應有的價值和作用,提升學生的人文和語文素養(yǎng)?對此,筆者提出經典古詩詞“1+X”主題式誦讀活動模式策略研究,具體闡述如下:
一、做好誦讀“三落實”,激發(fā)誦讀興趣
(一)落實誦讀內容——大珠小珠落玉盤
統(tǒng)編教材增加了古詩詞的教學,但縱觀小學一至六年級的語文教材,古詩詞篇目很少且零碎?!墩Z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的160篇(段)古今優(yōu)秀詩文都不在教材中。學生一個學期學完幾首古詩后,就沒有其它的詩詞教材內容進行誦讀了。這樣,學生積累詩詞的效果越來越差。針對此問題,在校本教材編寫前期,組織課題組建立詩詞庫,請課題組成員、備課組長組織安排好教師做好各年級課內、課外古詩詞的收集,可以是圖文并茂的PPT,可以是古詩詞小微課,也可以是歌曲視頻等,并做好詩詞題目匯總表。如,筆者就收集了小學生必背的75首古詩詞,并做好了PPT共享給各班誦讀。中期,一邊編寫校本教材,一邊讓學生誦讀“1+X”主題古詩詞。
(二)落實誦讀時間——風聲雨聲讀詩聲聲聲入耳
學校安排每個班級晨讀10分鐘古詩詞、課前一吟5分鐘,堅持每日誦讀,久而久之,各班級形成一日常規(guī)。課前一吟是充分利用了課前的2-5分鐘。根據(jù)科組學段特點,學??梢杂杏媱澋亻_展課前“誦讀古詩詞”活動,全體教師配合落實。班長在課前2-5分鐘,帶領學生自覺進行誦讀,不僅有利于學生積累詩詞知識,且書聲瑯瑯,情緒昂揚,營造課堂上應有的學習氣氛,從而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語文課。同時,課前一吟,熟讀成誦,潛移默化、熏陶感染,激發(fā)學生學習詩詞的興趣。
(三)落實活動開展——千樹萬樹“詩”花開
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差異和個性化學習的需要的基礎上,開展豐富多彩主題誦讀活動。如,每天的“課前一吟”、親子誦讀、每周的“朗讀者”線上線下活動、古詩詞社團活動、每年的表演性誦讀,等等。無論是哪一項活動,教師都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以每周的“朗讀者”線上線下誦讀活動為例,每學期初,我們都向家長、學生發(fā)出宣傳:
“朗讀者”的線上誦讀活動,一開始是教師推薦,到后來是學生自薦,教師擇優(yōu)推送。其誦讀內容從自選詩詞到后來在開學初由課題組根據(jù)教材、時令、節(jié)日等定好一個學期的三大主題后,再由學生選詩,科任教師指導把關,最后由課題組分管人員審核,推送到學校官網和微信公眾號?!拔沂歉叫±首x者,經典詩詞我讀給你聽”活動在線上已進行了一年多,受到廣大學生和家長的支持和歡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參與面不夠廣,于是,課題組號召“人人參與”,在各班群發(fā)布《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積極參與“我是附小朗讀者”誦讀活動》倡議書,由線上到線下全面推廣?!叭巳藚⑴c”,每天語文課課前兩分鐘,每位學生將按順序在班里朗誦自己喜歡的古詩詞或者在家錄好朗誦古詩詞的音視頻,發(fā)到班群互相學習。
這樣,線上線下活動“人人參與”不僅大力弘揚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營造了良好的誦讀氛圍,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關鍵能力,達到預期目標。
二、融合多元活動空間,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誦讀活動打破以往唯課堂的學習空間,從語文主課堂走向第二課堂,從學校到家庭,從線下到線上,小手牽大手,調動家長參與,從學校輻射到社區(qū),構建多元、立體學習活動空間,打造了融校內外于一體的學習活動空間。并形成了校內外弘揚經典傳統(tǒng)文化的良好氛圍,使自主學習更適切、更有效。
三、建立系統(tǒng)評價體系,增強學習自信
在誦讀活動實施過程中,我們以多元、系統(tǒng)的教育理念評價學生“1+X”主題式誦讀活動,主要包括過程性表現(xiàn)和考核評價,如下圖所示:
每學期末,我們會評選出“優(yōu)秀朗讀者”和“詩詞達人”;每年舉行的“經典誦讀”活動,都會評選出獲獎班級,并在一樓的架空層大屏幕展示??己嗽u價即分為每個學期第八周的閱讀考級和期末的朗讀考核。其實現(xiàn)了“線上”和“線下”的融合、學校與家庭的融合、過程與終結的融合、評價個體與集體的融合,使評價成為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促進學生的語言與精神走向豐妙的境界,最終獲得誦讀的樂趣,增強學習自信。
四、培養(yǎng)學生關鍵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時代,尤其以“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我們構建了以“1+X”主題式誦讀活動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主題歸類思維和整合思維的育人觀、教學觀。三年來,在多元主題誦讀活動中,學生已經積累了大量“詩中的四季”“愛國詩”“送別詩”等主題詩詞,在語文各類比賽中屢獲佳績,并愛上了詩詞。如,小杰聰明好學,但性格孤僻,遇事容易沖動,自從讀了詩詞,參加了學校的古詩詞社團活動,就以詩詞為伴,沉浸在詩詞無限的快樂中。他在區(qū)的“詩詞大會”比賽中更是以表現(xiàn)的出色榮獲了一等獎的好成績。誦讀經典古詩詞讓學生感受詩詞的魅力,陶冶性情;在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的過程中傳承傳統(tǒng)文化,實現(xiàn)民族自信;形成了語文關鍵能力,增強了學習自信,提高了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溫儒敏:關于語文教學的24條建議[OL].https://wenku.baidu.com/view/633de5f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5.html.
[3]陳隆升.語文課堂“學情視角”重構[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林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