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彩
摘要:一直以來勞動教育都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主體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勞動過程中學生能夠體驗到自我價值的發(fā)展。由于我國長期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多注重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勞動教育,教師可以在綜合實踐活動視閾下開展小學勞動教育,不斷規(guī)范完善小學勞動教育體系,本篇文章基于綜合實踐活動,對小學勞動教育展開深入的探討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具體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21)02-0016-01
1.綜合實踐活動視閾下小學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教育勞動不單單指學生開展的體育勞動,而是要通過勞動培養(yǎng)學生多種綜合能力,有體力運動延伸到腦力勞動,有效傳承我國優(yōu)良傳統美德。基于綜合活動視閾下的小學勞動教育,不僅僅要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勞動知識與勞動技能,將校園勞動與家庭勞動有機結合到一起,培養(yǎng)學生勞動意識。對此教師應當以新課程改革為標準,從學校實際出發(fā),充分挖掘校園內所蘊含的豐富勞動教育素材,開展更為高效的勞動教育。傳統校園勞動教育缺乏計劃性與系統性,再加上小學階段學生自制力較弱,校園勞動教育并不理想,在綜合實踐活動背景下,教師對小學勞動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和品質。因此,將小學勞動教育放置到綜合活動當中,能夠進一步挖掘勞動教育的內在價值,將勞動教育從單一化的境地中帶領出來,促使勞動教育朝向多元化科學化的方向發(fā)展。
2綜合實踐活動視閾下小學勞動教育策略
2.1開展多元化勞動教育活動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勞動積極性,教師可以借助小學生性格特點,開展一些勞動競賽小活動,通過競賽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勞動熱情,逐漸引導學生養(yǎng)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從而打造干凈整潔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
例如,在班級中教師可以采用積分制的方法,每天學生將書包書桌整理整齊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積分,回到家整理自己的房間、幫忙收拾碗筷等等,只要主動進行勞動也可以獲得相應的積分,我們班級 Q群里建有相應的“勞動“文件夾”,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日常勞動表現給予其一定的積分。反之當學生出現衛(wèi)生條件差的情況,也要相應扣除積分,每個月定期匯總學生的積分,積分高的同學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如此在日常學習中學生就會更好的約束自己的行為。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競賽小游戲,如開展“我是掃地小能手”的活動,首先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分別坐在教師四邊,中間會準備一些垃圾,每個小組有相應的清潔工具。每次各小組派一名學生上場,一名同學負責將垃圾變得凌亂,另一名同學負責整理,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比一比哪組同學清理的更加整潔。通過這個比賽學生能夠觀察到其他同學的清掃方式,從中學習一些清掃技巧,從這之后學生負責值日時,不僅僅打掃的十分干凈,并且所時間也越來越少,學生逐漸養(yǎng)成了愛勞動的好習慣。
2.2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校園是學生成長學習的場所,傳統勞動教育中教師會為學生劃分清掃場所,學生只需要進行垃圾清掃。小學勞動教育并不僅僅局限于打掃衛(wèi)生,基于綜合實踐活動下的勞動教育,應當與校園文化相結合,將校園櫥窗、花草樹木、班級綠植納入到勞動教育當中。
例如,小學校園要建立多元化的校園文化,學生勞動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打掃,如此學生會產生厭煩等不良心理。為了進一步豐富校園勞動教育,在學校中每個班級可以開辟一片生態(tài)園,學生要負責這一區(qū)域花卉或植物種植。一開始班級當中的學生拿了一些盆栽到本班級的生態(tài)園區(qū),學生放置綠植就要對其負責,學生需要澆水、施肥、修剪等工作,這些工作都十分考驗學生的耐心。除了盆栽,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空的花盆,給予學生一些種子,學生需要自己挖土撒種種植,從一顆顆的小種子進行培育,感悟植物生長的過程。當學生種植護理過程中遇到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查找原因。整個教育過程不僅給予學生勞動體驗的機會,同時引導學生體會勞動人民的艱辛,這些都是書本教育所無法做到的,足以可見勞動綜合活動視閾下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2.3家校共育共同成長
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飛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很多情況下教師在校園中開展勞動教育,但是回到家庭,由于父母或長輩的溺愛,學生一朝回到解放前,從而導致校園勞動教育停滯不前。因此家校共育成為了小學勞動教育的必要前提,通過家校共育推動學生全面成長。
例如,家庭是學生溫馨的成長港灣,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是與學校教育相互補充的重要內容。很多情況下人們認為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復,家庭教育應當是學校教育的拓展與延伸,因此教師與家長要加強聯系。首先教師要引導家長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家校共育才能促進學生全面化發(fā)展。在學校內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勞動教育活動,學生勞動過程中教師可以拍攝視頻或圖片,將其發(fā)送至家長群中,讓家長了解不一樣的學生。在學校內開展勞動教育綜合活動時,家長可以到校園中充當評委,又或者是與學生共同參與到勞動當中。在家長群中教師也要給予家長一些建議,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平臺,與家長進行積極的溝通,創(chuàng)設和諧的家庭勞動教育氛圍。同時家長也可以將學生勞動照片和視頻發(fā)送至家長群中,與大家進行分享。
3.結語
總而言之,學校不僅僅要做好文化教育,還要注重勞動教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基于綜合活動視閾下開展最為全面的勞動教育。
參考文獻:
[1] 孫慶娜 .新時代小學勞動教育問題及對策 [J].鄂州大學學報,2020,27(05):84-86.
[2] 王慧,王曉娟 .我國中小學勞動教育發(fā)展的檢視與思考 [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 ),2020,22(03):36-45.
[3] 張國巖 .小學勞動課程建設:助推鄉(xiāng)村教育振興 [J].現代教育,2020(03):27-28.
[4] 侯紅梅,顧建軍 .我國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的時代意蘊與建構 [J].課程 .教材 .教法,2020,40(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