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
【摘要】閱讀能力是學生未來學習發(fā)展需要的關鍵技能,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從小就開始。學前教育是教學的初始階段,此階段是培養(yǎng)幼兒閱讀能力的關鍵階段。由于幼兒認字少,理解能力弱,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幼兒閱讀教學中能夠有效地突破困擾幼兒學習的困境。文章主要研究了利用多媒體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多媒體;幼兒;閱讀能力
一、前言
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幼兒閱讀教學中能夠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能力,為幼兒未來閱讀學習高難度的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了讓幼兒得到更加高效的發(fā)展,教師需要主動轉變教育觀念,深入研究多媒體技術的各項教學功能,將之與閱讀教學內容充分結合,使幼兒能夠深入理解閱讀內容,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為幼兒未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利用多媒體將閱讀形象化,激發(fā)興趣
多媒體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集聲音、圖片、視頻于一體,可以將一些枯燥的內容形象化,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這一功能同樣適用于幼兒閱讀教學。由于幼兒的年齡小,其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且幼兒的自控能力極弱,對不喜歡的學習內容難以集中注意力,因此幼兒難以獨立完成完整的閱讀任務[1]。為了讓幼兒的閱讀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教師需要思考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的有效方法,使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能力不變成空話。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閱讀教學,將閱讀內容形象化。
幼兒閱讀的內容多數(shù)是繪本,繪本內容以插畫為主。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靜態(tài)插畫制作成動畫,配上聲音,將閱讀內容展示出來,讓幼兒既能夠聽閱讀內容,也能夠看閱讀內容,使幼兒對于閱讀內容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集中注意力,有效提升閱讀能力。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能力,教師在選擇閱讀內容時要注重趣味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閱讀內容改編成為幼兒喜歡的動畫,通過聲音和動畫的雙重刺激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親愛的小魚》繪本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改變繪本的呈現(xiàn)形式。首先將繪本的電子版找出來,將電子版中的圖片單獨篩選出來整合在一起,利用對話框的形式將其中的文字內容展示出來,并插入聲音,將文字內容朗讀出來。教師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屏幕,讓幼兒了解閱讀內容都講了些什么。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幼兒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欲望,使幼兒對繪本產(chǎn)生閱讀興趣。
三、利用多媒體突出重點,提升閱讀能力
由于幼兒年齡小,若直接將閱讀內容讓幼兒進行閱讀,幼兒很有可能出現(xiàn)閱讀不認真、隨意翻閱及忽略細節(jié)等情況[2]。幼兒閱讀教學需要通過閱讀內容教會幼兒一些生活中必要的常識,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品質與規(guī)則意識,需要滲透情感教育,只有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才能夠實現(xiàn)上述教學目標[3]。但是由于幼兒閱讀能力不足,幼兒在閱讀時常常找不到重點,部分幼兒可能會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插畫上,對于文字敘述不感興趣,在面對閱讀內容時常常會忽視其中的重點,只閱讀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導致閱讀不透徹,思考、理解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中的放大、縮小、加粗、添加顏色、裁剪等功能,將閱讀內容中的重點展示出來。這樣幼兒就會按照教師指導的方向學習閱讀內容,對教師著重強調的部分印象會更加深刻。然后教師通過講解等方式著重強調這部分內容,幼兒就會主動將注意力轉移到教師講述的重點內容上,幼兒的閱讀能力在此過程中就能得到提升。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圍繞重點內容設計問題,讓幼兒嘗試思考,并且給予幼兒表達的機會。此時幼兒的思維是活躍的,對于閱讀內容中的重點會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和理解。
例如在進行《秋秋找媽媽》繪本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繪本中的插畫投放在大屏幕上,引導幼兒觀察圖片,思考:“秋秋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秋秋的表情是傷心的?!薄扒锴餅槭裁床婚_心呢?”“因為秋秋沒有媽媽?!薄敖酉聛砦覀兣阒锴镆黄鹑フ宜膵寢??!比缓蠼處熇枚嗝襟w將接下來的圖片展示給幼兒。首先是秋秋將長頸鹿當作了自己的媽媽,教師利用多媒體將長頸鹿的圖片與秋秋的圖片制成對比圖,讓幼兒仔細觀察,然后提問:“為什么秋秋會將長頸鹿當作自己的媽媽?”引導幼兒觀察二者之間的共同點,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再讓幼兒回答:“長頸鹿是秋秋的媽媽嗎?為什么不是?”讓幼兒仔細思考。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幼兒在多媒體突出重點的引導下,大致掌握了閱讀內容,思考到位,比讓幼兒自己閱讀要有效得多。教師在提問時,利用多媒體突出重點,能夠幫助幼兒思考,使幼兒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閱讀重點,在閱讀中獲得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使幼兒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對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四、利用多媒體保證閱讀順序,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幼兒還未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時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上,在缺乏教師引導的情況下隨意翻頁,完全不管閱讀內容的順序。要想幫助幼兒理解閱讀內容,提升閱讀能力,就要引導幼兒按照閱讀內容的順序進行閱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閱讀內容按照順序依次投放在大屏幕上,保證幼兒可以按照正確的順序閱讀學習內容。
為了加深幼兒對閱讀內容的印象,提升閱讀教學質量,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閱讀內容的圖片打亂,讓幼兒回憶并將圖片順序還原。對于第一個回答正確的幼兒,可以對其進行語言鼓勵,并發(fā)放獎品。通過這樣的方式強化幼兒對閱讀順序的重視,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提升幼兒閱讀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以《螞蟻搬西瓜》教學為例,教師在幼兒閱讀完后,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繪本中的圖片順序打亂,讓幼兒觀察與剛才讀的故事有什么不同。幼兒仔細觀察后就會發(fā)現(xiàn)順序的變化,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幼兒思考:“調換順序后能夠將剛才閱讀的內容套入到現(xiàn)在的圖片順序中嗎?”通過對比,幼兒理解了閱讀順序的重要性。
五、利用多媒體隱藏閱讀內容,激發(fā)想象力
幼兒年齡越小,想象力越豐富。豐富的想象力是激發(fā)興趣、提升幼兒思維能力的重要品質。幼兒閱讀內容以繪本為主,篇幅較短。若直接給幼兒發(fā)放紙質版的書籍,在好奇心驅使下,幼兒在剛看到書籍時會將前后內容短暫地瀏覽一遍,等到教師講解時,閱讀內容就失去了吸引力,幼兒更加容易溜號走神,從而導致其閱讀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多媒體技術具有隱藏功能,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功能將閱讀內容中不適合前期出現(xiàn)的內容隱藏起來,使幼兒對后續(xù)內容始終保持著好奇心,從而有效提升閱讀教學質量。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一功能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先猜測一下接下來的內容會講什么,活躍幼兒的思維,既能夠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又能夠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一般情況下,幼兒的想象是建立在前期的閱讀內容基礎之上的,因此幼兒的想象是合理的想象。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按照閱讀題目與前面的閱讀內容,通過思考與分析來合理地想象。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閱讀理解與分析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進行《膽小的老鼠》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將繪本中的圖片隱藏起來,讓幼兒根據(jù)題目想象一下故事會講些什么樣的內容。
六、利用多媒體開展閱讀實踐活動,豐富閱讀方式
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的方式比較廣泛,除了基礎的繪本閱讀、故事閱讀教學方式之外,閱讀實踐活動也比較適合幼兒階段的教育工作。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為幼兒設計閱讀實踐活動,可以拓寬幼兒的閱讀途徑,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
首先,在閱讀實踐活動方案的設計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幼兒設計符合其身心發(fā)展特點的閱讀方式,以課件的形式對閱讀內容進行展示,引導幼兒一邊感受閱讀內容的中心思想,一邊對閱讀內容進行拓展認知,從而提高幼兒的核心素養(yǎng)。
其次,實踐活動的形式要具備多樣化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相關故事情境,將故事內容通過演講或分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這種表演活動可以充分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社會交往能力,使幼兒在表演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閱讀內容。因此,要想達成培養(yǎng)幼兒閱讀能力的目標,教師可以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開展多元化的實踐活動,豐富活動內容和環(huán)節(jié),使幼兒感受到不同的學習方式帶來的愉悅感,幫助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發(fā)展綜合素質與能力。
七、結語
綜上所述,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幼兒閱讀教學,可以充分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幫助幼兒更好地學習閱讀內容。為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幼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圖像展示功能將繪本內容展示出來,并且借助其中的聲音播放功能為閱讀內容添加好聽的聲音,激起幼兒的好奇心;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編輯功能,將閱讀內容的細節(jié)放大,重點突出,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利用多媒體來保證幼兒的閱讀順序,以達到培養(yǎng)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目的;利用多媒體技術的隱藏功能,充分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利用多媒體組織閱讀實踐,使幼兒可以得到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方燕潔.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提高幼兒閱讀教學[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2):115-116.
張磊.早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J].河套學院學報,2013,10(04):48-52.
丁蘭.淺談多媒體在幼兒早期閱讀教育中的運用[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