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豪
摘要:學生是否具備良好的實踐能力是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標準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培養(yǎng)其實操能力。而高中生物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理論知識都是由科學的實驗探究得來,教師可以實驗課程為切入點,重視生物實驗課程的開展,以此達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踐能力;教學策略
學生處于高中階段,抽象性思維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仍未完善,面對抽象化的理論知識與實驗過程,較難快速轉化為具象化的生物概念。在高中教材中,包含著大量的生物實驗探究,教師若不重視生物實驗的開展,學生光憑自身想象,較難理解記憶實驗過程,久而久之容易失去對生物學習的興趣。為避免這一現象的發(fā)生,高中生物教師應大力開展實驗教學,使實驗主題貼合實際,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培養(yǎng)實踐能力,在豐富的實踐中尋找創(chuàng)新方法,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筆者通過總結自身教學經驗,歸納出幾點通過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策略,具體介紹如下。
一、轉變思想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受應試教育與傳統觀念影響,部分教師過于看重學生成績的提高,忽視了生物實驗課程的重要性。為加快講課速度,為學生預留足夠的做題時間,往往一筆帶過實驗探究版塊,讓學生在課后死記硬背實驗過程與要點?;虿捎迷谡n堂上由教師演示,學生觀看的方式教授實驗知識點,學生缺少操作經驗,對于實驗過程沒有記憶點,在答題時往往錯漏百出,實際上無益于成績的提高。因此,高中生物教師應及時轉變觀念,重視實驗課程的開展,及時更新生物實驗設備與材料,創(chuàng)新實驗課程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實踐中,更全面地理解理論知識。
以筆者教授的《光合作用的原理與應用》一課為例,筆者課前通過參考網上優(yōu)秀教學資源,制作了相關課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同學展示了植物在白天與夜晚是如何生長的,有陽光和無陽光時植物是如何生長的,其特征與區(qū)別一目了然。之后,筆者為同學們講解該課的重點理論知識,力求生動化、趣味化,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為接下來的對比實驗課程做好鋪墊。通過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本節(jié)實驗探究教學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注意力集中,保持著良好的課堂紀律,使得教學質量與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二、規(guī)范操作流程,鼓勵實踐創(chuàng)新
為進一步提高實驗課程的效率,在進行生物實驗前,教師可引導學生預習,點明預習方向與實驗重難點,使學生對實驗步驟有大致了解。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操作,教師從旁輔助,及時糾正不規(guī)范的操作,保證實驗順利進行。在此過程中,學生對自己的操作流程進行反思,糾正了錯誤的思維觀念,對實驗流程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在熟悉課本實驗流程后,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簡化實驗流程或設計全新的實驗流程,做到以課本知識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理論知識。例如,在探究pH對酶活性影響時,筆者讓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生物實驗知識,自主設計實驗步驟,引導學生分別向試管中加入蒸餾水、氫氧化鈉、稀鹽酸,再加入等量的淀粉酶和可溶性淀粉溶液,震蕩搖晃均勻后,在同一溫度中保溫相同時間,再分別加入等量斐林試劑,學生們發(fā)現只有加入蒸餾水的試管液體顏色變藍,便能得出pH偏高或者偏低都會導致酶的活性明顯下降的結論。通過規(guī)范的操作流程與創(chuàng)新性實驗方法,學生實踐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三、培養(yǎng)團隊意識,優(yōu)化課堂氛圍
團隊協作精神是邁向成功的關鍵性因素,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重視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落實到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劃分學習小組的方式達成這一目的。通過小組實驗,學生能更全面地觀察實驗過程,在充分交流中互相促進,查漏補缺,規(guī)范不正確的操作方法,加深自己對實驗流程與重點的記憶。且在團隊合作中,學生間有了更深的溝通了解,有利于打造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使班集體更具有凝聚力。
在《細胞的基本結構》一課的教學中,筆者通過隨機抽簽的方式將學生分為八個小組,每個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分別負責觀察、記錄、發(fā)言等,表現出色的小組可獲得特殊獎勵。學生為了團隊榮譽,必然會做好自己的板塊工作,實驗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質量得到保證,最終形成的實驗流程與結論也優(yōu)于獨自探究所得。由此,學生在合作中都充分了解到細胞、細胞膜、細胞器與細胞核的具體關系與特征,并鍛煉了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有效完成本節(jié)課程的教學目標。
四、發(fā)掘實驗材料,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
在實際教學中,受現實條件限制,現有的實驗材料可能無法滿足教材要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其他材料作為替代品,學生實踐后可發(fā)現,替換實驗材料對實驗結果并無影響,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為實驗材料也會帶給學生全新的感受。例如,在進行植物細胞質和植物細胞壁等生物實驗教學前,為激發(fā)學生對實驗的熱情與新鮮感,筆者組織大家自行從實際生活中選取實驗材料,并確保實驗材料的完整性。實驗課上,學生們自行使用顯微鏡區(qū)分不同植物的細胞結構,歸納出自己的觀察結果,筆者從旁輔助,對于不規(guī)范的顯微鏡使用行為或取樣方法進行糾正與指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觀察細胞結構,既全面掌握了課本知識,也有利于形成用實踐與創(chuàng)新思維解決生活問題的良好習慣。此外,一些在課堂上無法完成的實驗,教師可創(chuàng)新教學場所,帶領學生走到室外進行實驗研究。
綜上所述,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高中生物教師要重視生物實驗教學的開展,通過轉變思想觀念,以全新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實驗熱情,鼓勵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親自動手操作;并在操作過程中協助學生規(guī)范不正確行為,鞏固實踐知識點;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團隊精神,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且不受現實條件限制,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實驗機會,將生物實驗與生活實際結合,以良好的生物素養(yǎng)指導學生更好地生活。
參考文獻
[1]何航.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途徑分析[J].高考,2021(12):41-42.
[2]張春波.基于學科能力培養(yǎng)的高中生物教學實踐[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21(0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