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琴
摘要: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時代,當今社會應用信息技術的領域也越發(fā)廣泛。小學語文作為學生正式接觸語文學習的起始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黃金時期。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若想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語文閱讀學習中,首先,要真正激發(fā)出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信息化教學的有效運用,創(chuàng)設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的魅力所在,真正喜歡上語文閱讀。本文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視角出發(fā),對應用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進行了分析,提供了應用信息化教學的行之有效的策略,希望有些許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學階段;信息化教學;語文閱讀教學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屬于重中之重,所占比例較大,學生所掌握的閱讀能力,同樣會對寫作能力的進步產生巨大的影響。以往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教學模式和手段方面存在局限性,而通過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現代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信息化教學的應用,通過更加豐富的方式,開展高效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視頻、音頻以及文字等,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更加直觀地傳遞給學生,轉變學生對語文閱讀反感的情緒,并興趣盎然地參與到閱讀課堂中,促進語文閱讀學習效果的提高。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
(一)豐富閱讀課堂內容
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重視學生對語文素材的長時間不斷的積累,如果教師利用布置作業(yè)的形式,幫助學生積累課外知識,可以實現真正積累的學生只占一部分。但是通過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在備課階段,教師可以下載并整理好豐富的素材,不僅能有效拓展教材知識,還能擴大課堂容量,豐富課堂內容。對于學生而言,在視頻和動畫的引導下,也會降低接受拓展知識的難度,無形之中開闊了學生視野,使其掌握了更多富有價值的素材。提起信息量,毋庸置疑的是,網絡平臺擁有最全面和最龐大的信息量,網絡上幾乎包含著所有信息,不僅速度快,而且生動形象,更節(jié)省了大量時間,讓語文閱讀教學趨于豐富多彩。
(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在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對于小學語文閱讀的態(tài)度,很多學生是比較厭倦的,面對大量的閱讀,上邊呈現的密密麻麻的文字無疑加大學生心理壓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室單純利用板書和口頭講解的方式,難以使學生進行生動的想象,對于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激發(fā)也具有較大的難度。而通過引入信息化教學法,為學生帶來強烈的新鮮感,調動了學生探索的積極性。利用視頻和音頻的方式,可以快速集中學生注意力,為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從而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運用信息化教學的策略
(一)營造優(yōu)美學習氛圍,緩解學生緊張心理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當學生真正進入上課狀態(tài)時,其思想層面就會發(fā)生一定轉變,逐漸從松弛過渡到緊張,這不利于學生思維的自由想象。之后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看到課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非常容易導致精神緊張,在思維緊繃的情況下,學生很難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不利于對作者思想情感的感悟。鑒于此,在閱讀教學正式開始之前,教師可以預留出5分鐘左右的時間,為學生播放與所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的優(yōu)美音樂,幫助學生緩解緊張性疲勞。這樣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利于閱讀思考的氛圍,促進學生思維的充分的發(fā)揮。
例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聲音》時,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為學生播放《藍色天際》的音樂,歌曲的編曲具有空靈飄渺的特點,讓學生身臨其境般感受大自然中的聲音。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學生的思想會逐漸放松,有助于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為接下來的語文閱讀教學做好鋪墊。
(二)認真制作精美課件,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從小就形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是一件其樂無窮的事情,由此有助于點燃學生閱讀興趣。愛因斯坦曾表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τ谔幱谛W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年齡尚小,受到生活經驗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對新鮮事物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以及較高的探索欲望?;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態(tài)度,是對其進行有效培養(yǎng)是教學的重中之重。通過引入信息技術,教師可以讓教學課件更加精美,促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形象與立體,實現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激發(fā)。
例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制作精美的課件。首先,先為學生展示小興安嶺所處位置的圖片,使其了解小興安嶺的大概位置。其次,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出示小興安嶺相應季節(jié)的景色圖片,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學生享受一場小興安嶺景色的視覺盛宴,同時了解小興安嶺豐富的物產。最后讓學生扮演導游的角色,為大家介紹小興安嶺的景色和物產,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閱讀學習中,培養(yǎng)閱讀學習興趣。
(三)創(chuàng)設相關閱讀情境,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由很多教育性較強的知識組成。但是,由于小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很難理解課本中的部分內容。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結合具體的語言文字,根據其表現的內容,通過聲畫合一的動畫,構建出與之相應的情境或氛圍,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想象。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情感體驗,進而產生共鳴,還能讓學生深入、全面地理解教材內容。
例如,在學習《海底世界》時,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為學生出示幾張色彩斑斕大海的圖片,并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討當海面波濤洶涌時,海洋深處的情況,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之后為學生播放海底的視頻,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海底的景色奇異,并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強烈情感。
結束語
綜合而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作為其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路徑,而且與學生寫作水平有著較強的關聯性,對于強化學生學習效果產生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作為一種豐富、高效的教學方式,信息化教學方式的應用,對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十分有利,教師要學會對其進行恰當地應用,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何仲寬.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路徑探索[J].家長,2021(15):75-76.
[2]豆曉燕.巧用“互聯網+”助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21(16):153-154.
(吳川市覃巴中心小學 ?廣東 ?吳川 ?52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