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萌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高中語文群文閱讀課堂建構探究”(課題編號:19PTZD016)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在群文閱讀課堂之后,課堂建構研究并未結束。本文旨在從不同角度談談課堂評價反饋,分別從學生、課堂與教師三個方向來思考群文閱讀課堂的設計的合理性,并從中認識到群文閱讀課堂的價值。
關鍵詞:群文閱讀;評價;反饋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8-0064
群文閱讀教學作為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補充形式,能帶來獨特的教學效果,擴展了學生的閱讀空間,深度激活了學生的閱讀思維。英國教育家伊恩·史密斯曾形象地指出:“反饋是學習的生命線”。所以,群文課堂形成之后研究環(huán)節(jié)并未結束,對課堂評價與效果反饋的研究必不可少。群文閱讀課堂強調(diào)“為學生的建構而反饋”,這一理念將為教師有效反饋提供參考和借鑒,在設計反饋時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自我評價反饋
首先,從文本內(nèi)涵的角度來說,評價是否完成對文本的基本認識,是否拓展了閱讀,拓寬文學視野。其次,從認知思維的角度來說,在對議題下問題的思考中,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認知,養(yǎng)成深入思考的習慣,是否拓展了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再次,從表達輸出的角度來說,是否學會了有邏輯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并結合文章內(nèi)容加以論證。我們可以通過學生所填寫到自我評價表來獲得相關評價。
二、群文閱讀課堂建構評價反饋
1.緊扣議題———選文是否有深度
議題是一組群文中師生討論的焦點話題,它是群文閱讀教學的靈魂,是群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的關鍵要素。根據(jù)議題來選文是組合群文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2.整體設計———問題是否有廣度
問題是學生思維的起點,也是教師教學的手段。在群文閱讀中,問題的設計顯得十分重要。我們應立足橫向聯(lián)系,整體設計問題,對群文共同發(fā)問,讓群文成為一個有機的閱讀整體。教師設計的問題最好能牽引整組群文,數(shù)量不要過多,既要有一定的難度還要有一定的廣度。有經(jīng)驗的教師會根據(jù)群文議題或內(nèi)容設計一個或幾個解答域寬,以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作為抓手。這些問題整體性強,往往具有比較性、沖突性和遷移性的特點,能撥動群文閱讀聯(lián)合之弦。
3.指導速讀———策略是否有厚度
一堂課要完成三至五篇文章甚至更多的閱讀量必須速讀。速讀,就是從文章中迅速獲取有用信息的讀書方法,它不同于簡單的瀏覽,而是一個積極的、有思考和理解的閱讀過程。它是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最基本的方法。群文閱讀不僅要讓學生從多篇文章中獲得豐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快速閱讀、整合信息、質(zhì)疑討論等群文閱讀的策略。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速讀能力,教給學生速讀方法,逐步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
4.關注學生———課堂是否有溫度
在當前提倡課堂教學評價由經(jīng)驗型評課向課堂觀察思考型評課轉變的大背景下,課堂觀察的結果成為教師評價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內(nèi)容和要素。對群文閱讀課堂教學而言,評課的重點更要轉向關注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和學習結果,要看學生書讀了多少、思考了多少、說了多少、寫了多少、收獲了多少。我們的群文閱讀課要留下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靜心讀書思考,教師的作用重在點撥指導,不宜講得過多過細。同時,評價群文閱讀教學的教師還應該關注學生參與的面廣不廣,分享讀書收獲的人數(shù)多不多,學生的讀書感悟深不深,教師對學生讀書習慣的培養(yǎng)和閱讀方法的指導重視不重視,有沒有對那些讀書能力較弱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幫助,讓群文閱讀教學成為學生真正靜下心來讀書,老師真正潛下心來指導的有溫度的課堂。
三、教師自我評價反饋
1.是否激起語文教師專業(yè)自覺性
語文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那只無形的指揮著教師該如何去操作的手便對教師失去了作用,他們對教參的依賴感也會減弱。
語文教師需要自己去面對諸如“什么樣的議題是學生感興趣的?”“通過對議題的探究可以促進學生哪方面的發(fā)展,達到什么樣的教學效果?”“如何選擇、組織文本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引發(fā)學生的討論?”“以什么樣的教學形式能夠更好地營造集體建構的氛圍?”等問題。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組織一堂精彩的群文閱讀課,語文教師是沒有教學參考模板可以拿來就用,而必須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深入地研究學生、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式等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問題。伴隨著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解決,語文教師就能夠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去理解課程和教學,他們的研究意識將會不斷地得到增強,專業(yè)自覺也將會漸漸覺醒。
2.是否內(nèi)化專業(yè)知識
群文閱讀文章組合的線索是非常多的,且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內(nèi)涵和文化內(nèi)涵。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對自身已具備的知識有著較為深刻的認識,并需要對這些知識進行查漏補缺、融會貫通,從而才能夠更好地對多文本進行解讀、串聯(lián)和組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會不斷得到內(nèi)化。群文閱讀教學實踐過程也為語文教師進行研究指明了方向。語文教師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才能解決好群文課堂開展出現(xiàn)的問題,群文閱讀教學才能變得更加有效。
3.能否引發(fā)語文教師反思性實踐
群文閱讀議題選擇與探討是教師深入到“復雜性、模糊性、不穩(wěn)定性、獨特性和價值沖突”的過程,是一種師生、生生、人與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這導致群文閱讀課堂具有很強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所以,語文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主體的具體表現(xiàn)不斷地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發(fā)現(xiàn)學生在此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理解沖突、謬誤和閃光點,進而將之和自己的預設進行比較,并不斷根據(jù)具體的課堂情況調(diào)整自身的教學行為。
群文閱讀是一種極具實踐性的探究,語文教師就必須深入地參與到實踐研究當中。語文教師要經(jīng)歷一個從不成熟到相對成熟的專業(yè)發(fā)展歷程,開展研究、進行反思性實踐是實現(xiàn)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途徑。
四、總結
為了不讓群文閱讀流于形式,評價反饋也是教師研究群文課堂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學生的自我評價可以表現(xiàn)出學生的課堂生成與成就感;從課堂建構評價中可以認識到課堂設置的合理性與調(diào)整角度;從教師角度可以意識到在群文教學中的教學相長與自我提升。及時的反饋讓群文閱讀課堂的研究更加有力、有度、有效。
參考文獻:
[1]辛燕子.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群文閱讀教學評價策略[J].高考,2021(06):125-126.
[2]王興慧.淺談高中語文群文閱讀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考試周刊,2020(74):47-48.
(作者單位: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學 3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