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靜
【摘要】高中階段的德育教育對學生未來各階段的健康成長與持續(xù)發(fā)展有深遠影響,學生必須先成人再成才。在高中教育中,教師應對德育教育工作開展做到進一步重視,對基礎知識進行精準傳遞的同時融入德育內容,幫助學生正確處理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的事情,掌握處事原則與方法,有利于其綜合能力全面提升,為日后長遠發(fā)展夯實基礎。基于此,本文對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教育德育工作開展策略進行深入分析,力求將德育教育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中;德育教育;策略
立德樹人一直是教育工作開展的核心所在,是一項必須完成的根本任務。在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大力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以立德樹人為中心,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案進行針對性改革,確保學生在人生轉折這一關鍵階段形成極高的道德品質,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在“五育并舉”下獲得最為健康與全面的發(fā)展。高中教師要站在高中生成長角度,對德育教育工作方案進行針對性優(yōu)化,滿足學生成長的個性化需要,學生德育素養(yǎng)水平將邁向新高。
一、組織多元德育活動,創(chuàng)設優(yōu)質教育環(huán)境
在立德樹人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對高中德育教育模式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使得立德樹人落實途徑得到科學拓展,學生能夠在新穎的教育模式下積極參與豐富與多彩的德育活動,營造出優(yōu)質與溫馨的德育教育環(huán)境[1]。因此,教師應注意德育活動內容的豐富與形式的變化,將被動方式的德育教育成功轉換為主動教育與學習。例如,教師考慮到新時期下外界文化等多種因素易給高中生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意識地組織“毛澤東詩詞朗誦比賽”,鼓勵學生調動自身信息能力對毛澤東詩詞有進一步了解,深入詩詞創(chuàng)作歷史背景,產生更為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能夠在面對西方文化時去其糟粕,避免受到不利因素影響。在朗誦比賽中,班主任、歷史、語文等教育共同構建專業(yè)評審小組,對學生朗誦情況進行評分,其中班主任從德育角度入手完成評分,歷史老師將給出專業(yè)的歷史評分,語文教師則是以文學評分方式對學生朗誦效果進行評價,通過平均分計算與對比將比賽最終名次做到科學確定。在內涵豐富的德育主題教育活動組織與開展中,學生能夠對課外時間加以利用,對德育學習范圍進行主動拓展,基于革命傳統(tǒng)對我國革命歷史做到積極了解,對老一輩的革命精神有效繼承,學生將有意識地通過自身行為的約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全面踐行。
二、重視學生思想教育,樹立正確價值觀念
在德育教育工作過程中,立德樹人是教師的教育方向,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帶來指引,將思想教育潛在的育人功能及優(yōu)勢全面發(fā)揮,從根本上做到立德樹人,將德育工作實效性有效增強。例如,在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時,教師可以依托現(xiàn)代技術,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出愛國圖片及小視頻,播放出珍貴紀錄片,通過教師引導、師生互動、小組總結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對愛國價值所具有的本質進行充分與徹底了解,學生能夠感到自豪。在我國革命歷史電影片段的剪輯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影看到愛國精神從古至今的傳承,意識到新時代的高中生應帶著極高的愛國素養(yǎng)成長[2]。在總結階段,學生大膽闡述自身對愛國價值觀的認識,通過總結對愛國價值觀進行學習與踐行,掌握愛國精神傳承的必要性。與此同時,教師基于“三個倡導”引導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學習與了解,將其視為指導各階段學習與行為舉止的道德準則,高中德育教育水準將持續(xù)提高。教師通過對高中生的思想教育,在總結階段對學生真實想法及時收集,根據(jù)學生個性特點與喜好運用學生易于接受的引導方式讓學生對自身優(yōu)缺點做到正視,引導學生不盲目、不迷信,不隨意聽從他人意見,學生將帶著足夠的洞察力與判斷力適應社會,在不斷變化的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當中獲得緊跟時代發(fā)展的綜合能力,成長為新時代下具有正確價值觀的全能人才。
三、培養(yǎng)德育工作助手,發(fā)揮德育主體優(yōu)勢
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不僅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學生同樣應參與德育建設,將學生主體建設優(yōu)勢進行全面釋放,確保班級德育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落實。在具體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對班干部、課代表進行針對性培養(yǎng),將其所具有的榜樣作用有效發(fā)揮,鼓勵全體學生參與德育工作開展,培養(yǎng)出多名德育教育小助手,構建出自主管理的新型德育教育模式,將核心德育力量不斷增強。例如,教師在班會或者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圍繞立德樹人進行師生互動,學生能夠將德育發(fā)展需要、管理工作改進、協(xié)助方案等內容做到大膽分享,肩負起德育教育小助手的責任,獲得榮耀感有效發(fā)展,帶著自信心與主人翁意識成為德育工作當中的核心力量。教師在高中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應站在朋友角度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引導,提出具有可行性與合理性的德育發(fā)展建議,學生將感受到教師對自身的尊重與呵護,樂于悉心溝通,化解遇到的各種德育問題。教師與學生之間原有的距離感在德育工作中得到有效消除,學生在教師的影響與感召下發(fā)揮出自身的主體優(yōu)勢,充當合格的德育工作助手。
結束語:
在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教師將德育教育工作應有作用充分發(fā)揮,培養(yǎng)德育工作小助手,將高中生所具有的德育建設主動性全面激發(fā),將學生推送到課堂的主體位置,學生將自主參與德育實踐活動,將自身所應具有的道德品質做到極大程度提升,在良好德育環(huán)境中獲得全方位健康成長。因此,高中教育對德育工作效能創(chuàng)新途徑做到全力探索,為高中生德育素養(yǎng)發(fā)展帶來有力推動。
參考文獻:
[1]何昱.在高中德育教育教學中融入立德樹人理念的措施探究[J].考試周刊,2021(96):127-129.
[2]鄭毅暉.立德樹人與高中德育教育路徑淺談[J].高考,2021(30):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