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禹
【摘要】在高中音樂課堂中,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和藝術素養(yǎng)。隨著時代發(fā)展,教師改變教學方式,采用情感教育模式將音樂與情感相連。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音樂中體會情感,將音樂傳遞的感情與生活相聯(lián)系,通過自己的感受來體會音樂的情感,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體會音樂的魅力。本文將從情感教育在高中音樂中的應用策略進行論述。
【關鍵詞】音樂教學;情感教育;激發(fā)情感
引言
在素質教育下,人們對音樂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在音樂課堂中,教師教授學生唱歌、欣賞音樂,讓學生陶冶情操,感受音樂的魅力,讓學生感受多樣的情感。音樂往往滲透著人們的情緒,生活中的情緒在歌曲中得以體現(xiàn),人們往往會產生感觸、產生共鳴。
一、高中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踐價值
音樂情感是指人們對一首樂曲在思想層面上的理解,是通過品讀音樂內容、旋律,從而實現(xiàn)對音樂情感的理解。情感是音樂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教學應以情感為紐帶,使學生在學習音樂中實現(xiàn)情感的理解和把握。音樂情感的學習是學生品鑒優(yōu)秀作品和提升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通過情感方面的音樂教學,讓高中生明確所需情感表達。情感教育作為高中教學的重要紐帶,關系著學生對整個高中知識的學習和興趣的提升。當前的高中教學,應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提升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高中的音樂課堂中,情感教學作為紐帶,不僅能增強學生對音樂的鑒賞水平,更能激發(fā)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熱情。
二、高中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
(一)高中音樂課堂中獲得情感教育的支持
情感并不能通過短時間的學習就形成,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積累與練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情感的練習除了需要堅持之外,對學生的身體也有較高的要求。如在民族樂器古箏、二胡的教學中,還應結合民族的歷史和地理知識,完成情感的教學。學生通過對各種音樂作品以及樂器的情感學習,能體會到其中的成就感,因此也就擁有了濃厚的興趣。教師還必須具備優(yōu)秀的教學能力,只有教師教學情感豐富,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音樂情感教學的教學內容豐富起來,學生對情感的學習興趣自然就提高了。高中生對音樂審美教學往往不夠重視。音樂審美是音樂教學中的重點課程之一,音樂學習的基礎是對音樂具有鑒賞能力。首先,必須建立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才能對器樂演奏課程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音樂鑒賞能力必須通過課堂以及課后的反復練習才能得到提升。課堂上,教師可以選用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進行教學,可以適當加入音樂鑒賞課程,在學習經典曲目的同時,訓練學生對曲目中樂器的辨識能力以及聯(lián)想能力。在一段曲目的學習之后,還應鼓勵學生將欣賞后的感悟記錄下來,這對情感教學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正確的理論知識,及時對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足進行糾正,同時在課堂中增加對學生的教學耐心,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教師在課堂上必須改進傳統(tǒng)音樂課枯燥乏味的內容,增加趣味性與實踐性,通過指導學生學習不同風格的音樂鑒賞,完成高質量的教學。其次,情感教學中對音色和音準的教學也必須加以重視。教師可以對學生音樂鑒賞細節(jié)進行指導與教學,提升學生的音樂情感以及學習的自信心。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游戲進入課堂
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引用帶有一定情緒的或具有一定特色的場景,讓學生進行場景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內容,幫助學生的心理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緒。情境教學是在對日常生活進行一定程度的提取后影響學生的,通過情境幫助學生來體會音樂所表達的情感。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唱《誰料皇榜中狀元》時,可以先給學生簡單地講解一下我國戲曲的類型: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等,不同地區(qū)的戲曲類型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講黃梅戲的特點:唱腔淳樸流暢,表演質樸細致,可以讓學生觀看這首曲子的表演視頻,給學生渲染好這部曲子的學習氛圍。在觀看完視頻后,就可以回歸課本,由教師進行教授,在學生學習時,要提醒學生注意某些地方的音調。因為戲曲有很多角色,可以讓學生分段來唱,更好地感受其中歡快的情感,將戲曲與環(huán)境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將生活與音樂結合在一起。例如,在學習《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這首戲曲時,由于這部戲曲是越劇,可以與前面的黃梅戲《誰料皇榜中狀元》一起學習,可以讓學生來聽聽兩部不同類型的戲曲之間唱腔等方面有什么區(qū)別,分析完可以讓學生跟著曲子唱,學生可能會比較害羞,教師要帶領學生一起學,大家一塊學,就會一起投入課堂中;也可以讓一些比較積極的學生上講臺給大家模仿。教師要把控好課堂,教室不要太吵鬧,要組織好紀律。學生模仿完后,教師就可以播放歌曲了,前面的熱身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使學生更加容易進入歌曲中,可以先聽一遍,然后再讓學生跟著歌曲小聲唱,在唱一遍后,教師帶領著學生一塊唱,這樣學生就成功進入學習狀態(tài)了。
(三)關注歌曲傳唱,做好音樂教學課外延伸
音樂的情感教育不能僅局限在課堂上,還要延伸到課外,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每一節(jié)音樂課,教師都會在課堂中精心設計,用心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特別是每一首歌曲的學習,在學生能夠熟練演唱所學的歌曲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相應的活動,引導學生在平時進行哼唱,做到“曲不離口”,直到形成歌唱習慣。
結束語
情感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地位逐漸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感情的學習應相應地進行提升。教師發(fā)揮著巨大的情感教學主導作用,應善于在學習音樂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通過音樂的體驗、內容及表達,提升其音樂素養(yǎng)。通過對高中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訓以及思想的教育,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音樂之中。同時,音樂情感的學習能使高中生掌握一種新的技能,學生在提高自身音樂修養(yǎng)的同時,也提升了對音樂的認識與理解。
參考文獻
[1]程杰.音樂審美心理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9(23).
[2]范文娟.審美教育中的高中音樂欣賞教學技巧探析[C].2020年第一期華中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武漢,2020.
[3]王樂.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淺析[C].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chuàng)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一).廣西,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