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燕
摘 要:怎樣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興趣,通過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進一步讓教學方式生活化、教學內容生活化,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如何讓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充滿生活味提升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途徑進行探索,對優(yōu)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提出可行性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味;策略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學生的個性已經(jīng)慢慢顯露出來,叛逆心理也比較強,對于當前信息時代蜂擁而至的各種思潮,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判斷,明確是與非、辨別真與假,以及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則成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一個重要任務。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主陣地,就更要圍繞學生做好文章,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法,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p>
一、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需遵循一定原則
1.遵循開放性原則
道德與法治課作為一門德育課程,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作為教師,要摒棄固步自封的教學方式,持開放的態(tài)度,從家庭、社會中自然擷取更多的教學資源,進一步開發(fā)完善課程資源,增加一些與學科知識相關的課外知識,如此也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學內容富有生活氣息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2.遵循主體性原則
這一原則就是要教師尊重學生,盡最大可能圍繞學生這一主體設計教學活動。在日常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差異,也尊重學生的實際需求,多列舉與生活相關的實際例子,使學生認識到道德與法治課程所學知識可用來指導自己的實際生活,幫助自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一言一行有規(guī)可循,從而使學生更加重視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
3.遵循實踐性原則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理論講解最終都要落腳于實踐,因此要引導學生知行合一,使其將課堂所學落實到具體的生活中。通過具體生活素材的引進,讓學生真正理解這一門課的知識總歸要在實踐中運用,指導自己的生活以及思想觀念,讓自己的品行經(jīng)得住實踐的考驗。
二、道德與法治課堂充滿生活味的具體策略
1.教學目標要生活化
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教師一方面要結合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要結合初中生的實際,把教學目標與生活目標緊密結合,使學生易于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理解與掌握,受到啟迪,浸潤思想,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如在教學“做更好的自己”一課時,這一課確立的知識目標是掌握做自己的方法,以及如何發(fā)揮自身潛力,更好地了解、發(fā)現(xiàn)自己。而價值觀目標就是與學生的實際相貼近,充分對學生的差異與潛能加以挖掘,讓每一名學生都反觀自身,積極地悅納自己,從而做更好的自己。這一教學目標的設計,實際上一方面是聯(lián)系了社會實際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通過對自己的客觀認知來欣賞自己,找準促進自我發(fā)展的有效方法,做到知情行意。
2.教學素材充滿生活味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需要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易于接受的與生活相契合的內容,這時候,就需要把一些活生生的現(xiàn)實的典型事例融入課堂教學中,由此進一步豐富教學資源,增強授課的感染力、說服力。比如,在引入模范人物事例作為教學案例時,可以從身邊的一些瑣事中提取典型事例,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會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比如,在“獨立”的講解中,讓學生進行正反方的辯論,從而使學生懂得個人獨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教學方法生活化
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運用的具體方法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因此,無論是導入環(huán)節(jié)還是具體的授課階段,以及課后作業(yè)的布置,教師都可以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注入生活的源頭活水。比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就以生活實際舉例引入正題,以事實導入、講故事導入、歌曲導入等情境創(chuàng)設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參加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又比如,通過創(chuàng)設再現(xiàn)真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進一步根據(jù)所學對生活中發(fā)生的具體事例進行分析、辨別、思考。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視頻、圖像、小品等方式,進一步讓生活情境真實而富有內涵。比如說,在“善用法律保護自己”一課中,通過利用多媒體播放未成年人被傷害的短視頻個例,借此向學生發(fā)問,“當你遇到類似事件的傷害時,該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問題情境的設計下,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由此也縮短了學生與道德與法治教材之間的距離,有助于學生融情入境,深入理解。此外,教師嘗試布置一些行為類、實踐類的練習,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實地調查,收集數(shù)據(jù)、記錄過程、歸納總結以及形成小論文,真正把所學轉化為具體的認知,并且在經(jīng)歷中增強社會責任意識。
總之,要想讓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充滿生活氣息,教師需要巧妙地把生活元素融入課堂,拉近教材與學生的距離,使道德與法治課更具有生活味。
參考文獻:
柳銀生.再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學周刊,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