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霞
[摘 要]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的深入學習、成長發(fā)展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英語課堂中,教師可通過“詞匯深度加工,系統(tǒng)闡述想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解決實際問題”“注重主動閱讀,強調多維視角”等策略,引導學生理解與掌握英語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關鍵詞]英語教學;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15-0050-02
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實施,對我國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勢下,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也就更加深入人心。批判性思維作為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構成部分,是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師重點研討的對象。然而,就以往小學英語教學的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都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從而影響整體的教學效果。因此,要想更好地滿足當下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教師就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采取有效的措施將其落實到位。
一、批判性思維概述
所謂批判性思維,指發(fā)現某種事物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能夠結合自身的思維進行判斷。也就是說,不管碰到任何事情或者發(fā)現任何現象,都不能盲目地跟隨他人的想法、相信他人的言論,而是應當端正態(tài)度,以批判的角度來看待和分析這些事情或現象,從而感悟事物的真諦。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應當找出教學內容與批判性思維的契合點,在講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為學生綜合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英語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
1.詞匯深度加工,系統(tǒng)闡述想法
就小學英語的詞匯教學而言,內容主要為詞匯的音義、形以及用。因此,教師可根據具體的英語教學內容,為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例如,教學《Ways to go to school》這一內容時,在講解Part A中的“Lets learn”部分時,教師應當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by plane、by taxi以及by ship等詞匯,并且讓學生學會運用課堂所學的知識來探討關于選擇交通方式的話題。以往的課堂教學,教師通常都是這樣設計教案:首先,通過教材中的插圖來展示本節(jié)課的詞匯,在講解中引導學生說出以往學習過的詞匯,如foot、bus等,而對于ship等詞匯,則讓學生試著采用拼讀的方式進行學習。在學生對新知形成初步認識后,教師給學生播放相應的錄音,讓學生跟讀本節(jié)課的詞匯。其次,將學生合理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展開積極的交流、探討,列舉出Mrs Smith等人不會使用的交通方式,同時陳述理由。最后,開展語篇聽力活動,并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幫助學生加深對詞匯的理解和掌握。
進行詞匯教學時,教師應當在保證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運用。同時,相關學者認為:“只有當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探索,并且展開細致聯想后就能夠將其記憶得更加深刻,而只對知識進行表象理解,那么記憶時間則是相對較短的?!比欢?,就上述教學來看,學生的學習大多停留在表面,雖然最后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相應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記憶,但依舊是相對淺顯的,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忘記課堂所學的知識。
對此,教師可以在上述教學中增設一個環(huán)節(jié),即讓各個小組積極探討,按照快慢順序對交通工具進行排序,隨后與其他小組進行比對、分析,展開深入的探討。雖然這個環(huán)節(jié)看上去十分簡單,但是卻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通常來說,飛機能夠最快到達目的地,然而假設考慮到出發(fā)地和目的地之間的距離,火車并非一定比飛機慢。那么,坐船和走路,哪種方式更快呢?這也是需要全方位考慮的。這樣設計教學并非必須要學生給出答案,而是讓學生親身參與到探討過程中,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詞匯進行深度梳理,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這樣教學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思維、分析、判斷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此一來,傳統(tǒng)意義上的詞匯教學就不再停留在簡單理解、記憶的層面上,學生能夠從中獲得別樣的學習體驗,習得更多的知識。另外,對于詞匯的加工和處理,能深化學生的記憶,使其運用得更加靈活、生動。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解決實際問題
對話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能夠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起到重要作用。就現階段的小學英語對話教學而言,教師通常都是根據相應的情境或通過語篇進行教學。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聽懂、讀懂對話內容,可以規(guī)范地朗讀對話內容,并能夠在相應的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際。就交際來說,可以為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例如,教學《How do you feel?》這一內容,在講解“Part B”部分時,涉及這樣的場景:“母親告訴Sarah與Sam,由于父親生病了,要去醫(yī)院,所以不能帶他們去動物園了?!蓖瑫r,教師設置以下問題:“這個時候,Sam是何感覺?Sam要怎么辦?”最后,教材中還設計了一個交際模塊,即讓學生結合情境,完成相應的交際任務?;诖?,教師這樣開展交際活動:首先,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并且邀請學生參與其中:“What about the picture on above?What is the problem?What do you think made the boy angry?”隨后,教師對學生予以相應的引導和鼓勵,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并且與已有的知識經驗有機整合起來,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學生思考完畢后,教師再將建議板書在黑板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提示學生,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任務。緊接著,教師讓學生進行探討,探討出相應的措施,說出自己的想法并且闡明理由。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予以適當的提示:“I think the boy should...”“because...”最后,教師結合學生的闡述,引導學生將自己認為最恰當的方法寫到相應的位置上,同時告訴學生“該方法并不一定是唯一正確的”,讓學生再通過上述方法來完成接下來的任務。
需要說明的是,在對話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應當大膽地突破教材,充分理解、感知對話,將其作為著手點,為學生設計切實有效的交際任務,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以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分析以及解決問題,學會如何理性看待問題、理性思考問題以及理性表達想法。
3.注重主動閱讀,強調多維視角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處于成長發(fā)展的初始階段,他們的知識經驗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小學英語教材中的課文相對來說都是較短的。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通常都是找出本節(jié)課的生字詞和陌生的語言架構,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呈現,隨后設置相應的疑問,讓學生結合文本內容給出答案,最后讓學生跟讀文本,當學生能夠熟讀文本時,閱讀教學也就完成了。雖然這樣教學無可厚非,但是卻難以真正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閱讀教學中,就任務設計來說,主要有兩種任務,即主動式閱讀任務和被動式閱讀任務。前者指學生對文本內容展開深入的探索、挖掘,把握文本內涵;后者則是學生結合文本答題,包括選擇題、判斷題等。就被動式閱讀任務來說,很容易誤導學生,讓學生產生錯誤的認知,即閱讀理解實際上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找出問題的答案。此外,這樣的閱讀任務不會過多關注學生有沒有真正理解文本內容,只需要大致閱讀文本即可,很容易讓學生形成不良的學習習慣??上攵胪ㄟ^這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不太可能的;相反,主動式閱讀任務則可以為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例如,教學《Last weekend》這一內容,在講解“Read and write”部分時,教師要求學生細致閱讀Wu Yi Fan寫的一封信。在此之前,教師給學生展示自己給酒店顧客的意見,讓學生自由探討,并且為學生安排相應的任務:“Wu Yi Fan and his family stayed in a hotel yesterday.But it was not a good time.Work in the pairs and make a list of at least 3 questions to predict what happened.”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定會聯想現實生活,全方位考慮該信的內容,同時積極參與其中。另外,由于問題是由學生提出的,所以會十分在意問題有沒有涉及接下來要閱讀的信,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這樣就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進行了相應的培養(yǎng):提供小組探討的機會,讓學生聯想到其他的角度,通過合作共同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在闡述自己想法時,學生不會過于依賴教材,甚至勇于提出質疑;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以更加廣泛的視角參與到閱讀當中,從而對文本形成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
總而言之,在實際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為此,教師就必須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找出教學內容與批判性思維的契合點,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明確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習得英語知識的同時,不斷促進自身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玉琳.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7(12).
[2] 儲霞.如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J].英語教師,2018 (04).
[3] 孫慧琦.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6 (07).
[4] 惠橋熠,孟海蓉.基于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課例分析[J]. 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 2019(01).
[5] 肖小花,陳柏華. 基于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小學英語游戲教學設計[J]. 基礎外語教育,2018(02).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