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樹春
【摘要】思維導圖就是通過較為形象的圖像對思維的路徑進行描述。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解決寫作問題,即“寫什么—為什么寫—如何寫”。本文將從打開學生寫作思維、豐富學生作文情感、潤色學生寫作語言三個方面,對如何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策略進行分析,希望能夠使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激發(fā)思維、激活感悟,寫出高質(zhì)量、有生氣的作文。
【關(guān)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質(zhì)量提升
思維導圖也被稱為心智圖,是具體方法的分歧思想。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思維導圖是一種幫助學生梳理想法、提高記憶力及學習效率的工具。它總是從一個中心思想出發(fā),根據(jù)相關(guān)的詞語進行不斷延伸后又回到一個共同中心。學生在寫作時運用思維導圖不僅能有效分解較為復雜的問題,還能在原來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有效拓展,從而提高寫作質(zhì)量。初中階段的學生形象思維較為成熟,而運用思維導圖能幫助他們逐漸形成并發(fā)展理性邏輯思維,促使他們在動筆前明確“寫什么—為什么寫—如何寫”的問題。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重視思維導圖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幫助學生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寫作水平。下面,筆者就從三個方面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應用思維導圖進行探討。
一、巧借思維導圖提取素材,打開學生寫作思維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有的學生因生活閱歷或知識積累有限,在某個范圍內(nèi)無法確定寫作的內(nèi)容。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想有序開展寫作教學,就需要先幫助學生突破“寫什么”這一問題,即寫作時取材、選材的問題。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認為,要想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重點關(guān)注學生的思維訓練與文章寫作兩部分內(nèi)容。首先,思維訓練是由較為客觀的事物逐漸上升到學生主觀認知的訓練;而文章寫作就是讓學生將自己的主觀認知用語言文字進行描述。所以,學生寫作時的思維對整個寫作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打開寫作的思維,進而提取寫作素材。綜上所述,文章寫作是學生抒發(fā)主觀情感的一種途徑,是一種極富個人色彩的精神活動[1]。
例如,教師可以以“緊扣主旨,精心選材”為教學主題,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圍繞主題中心精準選材。在課堂伊始,教師先根據(jù)“緊扣主旨,精心選材”這一課題為學生展示思維導圖(見圖1)。
接下來,教師給學生傳授一些構(gòu)建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寫作時思路設計的重要性,并掌握設計思路。七年級學生剛剛步入初中,往往會對如何表達思維走向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疑問。因此,教師需要通過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作文題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讓他們以典型例文為切入點,對思維導圖的應用進行具體的練習。
例如,在七年級的作文教學中,筆者先讓學生圍繞“初入學?!边@一主題繪制一個思維導圖,再讓學生圍繞“初入學校”進行寫作。學校作為學生生活的重要空間,是學生除了家以外最為熟悉的地方。但是,正是因為學生對學校太過熟悉,就會覺得這個主題沒有什么內(nèi)容可以寫,從而不知從何下筆。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腦海中繪制一幅思維導圖,使學生在寫作時利用思維導圖不斷進行“客觀事物—主觀認知—語言文字”的層級拓展。通過教師的思維導圖的示范,學生對思維導圖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開始利用思維導圖圍繞寫作中心進行選材,從而解決“寫什么”的問題,打開了寫作思維。
二、巧借思維導圖激活感悟,豐富學生的作文情感
生命現(xiàn)象不是既定的結(jié)論,而是我們思考的起點和終點。就事論事、就事論理的思想能夠指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因此,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構(gòu)思所要敘述的內(nèi)容,促使學生對所要描寫的人、事、物進行較為深入的思考。教師借助思維導圖,能夠使學生對事物的意義與價值、事物的本質(zhì)內(nèi)容、人物的行為舉止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從而引導他們對所需寫作內(nèi)容體現(xiàn)的精神內(nèi)核進行探討[2]。因此,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思維導圖的應用,不斷激活學生的感悟能力,豐富學生寫作時的情感內(nèi)涵。
例如,教師選擇“本地特色美食節(jié)”作為寫作的主題,讓學生圍繞“美食節(jié)”這一主題進行寫作。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選取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讓學生參考。比如,同樣是以“本地特色美食節(jié)”為主題的優(yōu)秀作文《讓美食不再奔忙》,該文敘述了小作者一家參加美食節(jié),對美食進行品嘗的過程,然后得出“美食節(jié)真讓人難忘”的感悟。“難忘”一詞是學生對某件事、某個物品或某個人的真實情感,也是學生在生活經(jīng)歷中所能夠得到的最初體驗。作家魯迅對“月夜吃羅漢豆”這件事情就有難忘的感悟。這種感悟是需要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是在歲月中不斷沉淀卻不能復制的真實體驗。但是,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會因為自己的機械思維導致“難忘”一詞變得敷衍又淺顯,對事物、人物的感悟較為片面,使文章失去中心思想。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在作文教學中落實思維導圖的應用,讓學生在寫作時借助思維導圖激活自身的感悟能力,從而不斷豐富自身的情感,進而在寫作時流露出真情實感。通過思維導圖,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對所要寫作的主題進行思考。比如,優(yōu)秀作文《讓美食不再奔忙》中,小作者是根據(jù)思維導圖來進行創(chuàng)作的(見圖2)。
文章將“一般美食節(jié)”與“特色美食節(jié)”進行了比較,對獨特的口味及熟悉的味道進行了分析,從而圍繞“美食節(jié)”進行具體的創(chuàng)作。文中從媽媽和舅媽的角度對美食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說明了人的身份不同,對美食的感觸也大不相同,這就將文章的立意從美食描寫延伸到了記憶中的美食與游子的鄉(xiāng)愁。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合理運用思維導圖,使學生從更全面、更立體的角度看待事物,對所要寫作的主題有深刻的感悟,進而從自身的情感出發(fā),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文章中,使文章飽含豐富的情感,以解決“為什么寫”的問題。
三、巧借思維導圖培養(yǎng)語感,潤色學生寫作語言
寫作過程中,最關(guān)鍵的就是解決“怎么寫、如何寫”這一問題。從寫作技巧來說,學生需要具備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能力,這樣才能使寫出來的文章更深入人心。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培養(yǎng)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和寫作語感作為教學重點,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能自主潤色作文中的語言。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主題為“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的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當學生參加完活動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文字寫下心中最真實的感受。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優(yōu)秀作文《聚攏您的微笑》講解思維導圖的具體運用。該作者在落筆前先對文章進行了整體分析,以時間為線索,敘寫了自己在學校廣播聲的熏染下逐漸愛上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這篇作文的標題新穎,盤活了文章的語言,并且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以“聚攏微笑”為主線,用“邂逅”“重逢”“銘記”等詞貫穿全文,使文章的語言表述“搖曳多姿”。因此,要想讓學生在寫作時精準用詞,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訓練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使學生借助思維導圖積累經(jīng)驗、養(yǎng)成習慣、形成語感,進而解決“如何寫”的問題。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一種順應大腦思維方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寫作時思路不清晰的問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他們快速確定寫作主題、選擇寫作題材、豐富寫作內(nèi)容,并完善文章布局,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思維導圖不僅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還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重視思維導圖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對學生的寫作思維與靈感進行有效引導,使他們掌握在寫作時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
【參考文獻】
薛迎鋒.巧借思維導圖打通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7(20):82.
黃丹花.運用思維導圖助力寫作教學探研[J].成才之路,2019(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