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中專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專英語課堂教學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英語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用情境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完成主題任務,為就業(yè)做好準備。
關鍵詞:新課改;中專英語;教學改革;情境教學法;任務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6-0068-02
新課程改革以來,中專英語教材始終秉承中專英語“為了能用而學,學的一定能用”的教學目標,充分結合中專階段學生的學情和教學實際,在傳統(tǒng)英語教材的基礎上加入了英語語言學習流程化、語境化的設計,對教學模塊進行了簡化,讓中專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更強。本文結合中專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實際狀況,對當前中專英語學科的教學提出意見,以期能夠為中專英語教學改革提供思路。
一、結合學情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學習能力、興趣愛好都不盡相同。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之前,教師不僅要充分了解該年齡段學生的總體特征,還需要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全面的了解。中專學生大多數(shù)來自不同的地區(qū),由于每個地區(qū)的教學存在差異性,再加上個體差異,中專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計劃的制訂時,要綜合考慮課程和學生各方面的因素,在總目標之下還要制定分類目標。例如,中專英語學科的課程要求對英語詞匯量的整體目標是300個,而學期目標就可以設定為200個或者150個。這樣的教學計劃安排,能夠使中專英語教師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有目的、有計劃性地制訂該學期的教學計劃,而不是像傳統(tǒng)教學模式那樣搞“一刀切”,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知識制定教學目標。分類目標設定的方式還能夠使每個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得到滿足,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和自己賽跑、和自己競爭、和自己比較,通過與自身“較勁”的方式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
結合新課程改革相關政策的新版中專英語教材,更加側重于對中專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進行培養(yǎng)。因此,中專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活動時也需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多讀多練,還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練習或小組對話等方式進行,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富有興趣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以下兩種教學方法對于調動中專英語課堂的氣氛有極大的幫助。
1.情境教學法
在中專英語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可通過不同情境、情節(jié)的設計讓教學內容的語境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情境教學法的關鍵在于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讓學生愿意學習英語知識,主動學習英語知識。在使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英語教師應當有目的地設置帶有感情色彩的、以所學內容為主體的、形象生動的具體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能夠獲得更貼近生活的體驗,從而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幫助學生獲得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
例如,在“What for dinner?”一課的聽力部分、對話部分,教師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一個小型舞臺,擺上幾張空桌椅,營造近似餐廳的環(huán)境,再讓學生進行情境對話。首先,教師可在班上選出兩名愿意飾演Customer和Waiter的學生,然后對課文中的對話進行范讀,帶領學生多讀幾遍,也可以在范讀幾次后,讓學生自由讀課本中的對話。其次,教師可要求扮演Customer和Waiter的學生脫稿進行模擬對話演示,讓參與的學生都能夠感受到接近真實的語境。再次,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輪流進行情境對話,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幫助學生在游戲中、情境中完成知識點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在教學中滲透“用語言做事”的觀念,而不是過多關注語言形式本身,忽略語言的實用功能。
2.任務教學法
在中專英語教學中應用任務教學法時,教師應引導學生以完成任務為學習目標進行課堂學習,并用該教學方法設計語英語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任務教學法非常重視學習者的個人經驗,因此教師應把目光聚集在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本身,并積極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在中專英語教材的職業(yè)模塊中有相關的主題活動設置,英語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主題活動安排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英語教學活動,在主題獲得過程中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學生真正地做到“用語言做事”,而不僅僅是學會讀這些單詞和句子。久而久之,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就會得到大幅度提升,英語素養(yǎng)就會得到顯著提高。
例如,在“Online service”的聽說部分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采用任務教學法進行教學設計。教師可以簡單地對本章節(jié)需要學習的生詞和句型進行講解,然后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要求學生扮演購物網站的客服人員接聽顧客的詢問電話,并通過電話溝通的方式指導該顧客進行個人賬戶的開設,填寫注冊表格,告知該顧客將想要購買的商品放到購物車中,最后指導顧客完成在線支付。這樣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十分貼近,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可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對話練習中。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且給了學生一定的自由發(fā)揮空間,讓學生能夠依據(jù)自身想法進行對話,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留下深刻的印象。組織這種類型的活動,學生還能夠從中體會到“為用而學,學而能用”的樂趣和成就感,從而逐漸提高英語素養(yǎng)。
三、英語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和任務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在中專英語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和任務教學法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必須徹底摒棄傳統(tǒng)英語課堂中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徹底改變以往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方法,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職場英語應用能力。第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新版英語教材都有配套的課件,并且這些課件的質量都非常高,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英語教師要對這一資源加以充分利用。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利用業(yè)余時間收集與課程相關的教學資料,制作數(shù)字化課件,并將其靈活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教師親自制作的課件更有針對性,既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又能夠適時進行修改,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總之,在中專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拓寬教學思路,積極整改中專英語課堂教學結構與模式,引入創(chuàng)新性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專英語教師雖然面臨著更多的挑戰(zhàn),但是只要不畏艱苦、敢于創(chuàng)新、勤于實踐,就一定能夠克服這些困難,探索出更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讓中專英語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更加愿意參與其中。
參考文獻:
[1]李娟.課堂教學中活動教學法在中專英語的運用研究[J].校園英語,2020(03).
[2]王敏華.職場應用情境教學在中專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9(17).
[3]汪佳.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形勢下中專英語教學探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7(34).
[4]耿麗秋.激活中專英語教材,深化英語課堂教學[J].校園英語,2018(43).
[5]王元.任務型教學模式在中專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賾[J].成才之路,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