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潔
摘 要:發(fā)展幼兒的運動能力,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自主開發(fā)、研制體育器械,并運用到幼兒體育課堂上,是發(fā)展幼兒運動能力的有效方法。幼兒教師應科學合理地投放使用自制器械,創(chuàng)新挖掘自制體育器械的多種玩法,開發(fā)器械組合功能,提高體育器械制作水平,提高幼兒體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體育教學;自制體育器械;幼兒教育;運動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1;G61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6-0064-02
體育運動對幼兒來說是一天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動,也是幼兒健康成長的保證。合理利用體育器械,可以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的發(fā)展。與購制的幼兒體育器械相比,自制器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激發(fā)幼兒的體育運動興趣,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從而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因此,合理制作、運用體育器械,改變一成不變的課堂,是應該大力推廣的做法。本文對如何合理利用自制體育器械發(fā)展幼兒的運動能力進行論述。
一、自制體育器械的原則
1.安全、衛(wèi)生、耐用的原則
體育器械在應用過程中,與幼兒是有身體接觸的。所以教師應用的材料一定要符合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保證自制體育器械安全、衛(wèi)生和耐用,確保幼兒在參與體育活動時的安全。教師還要根據幼兒園的場地制作尺寸合適的體育器械,在放置時也要選擇合適的場地,避免留下安全隱患。
2.針對性、適宜性原則
自制體育器械的運用,主要是起著填補購置器械無法完成的空白的作用,所以制作時一定要有針對性和適宜性。教師要把握好幼兒的年齡特點,有選擇性、有針對性地制作出適宜的體育器械,還要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制作符合其年齡特點的體育器械,使自制體育器械得到最大化利用。
3.充分利用材料原則
作為幼兒行為的引導者,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善于運用各種資源,根據課堂教學進程和幼兒的學習狀態(tài),合理、充分地利用各種材料制作體育器械,讓幼兒在運動中體會快樂,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對于已經使用過一段時間的自制器械,教師要定時進行更新,通過一些新型的體育器械的制作方法,增加自制器械的種類和數量,豐富幼兒的體育生活。
二、自制體育器械的開發(fā)策略
1.加入創(chuàng)新元素
加入創(chuàng)新元素是自制體育器械的制作理念,幼兒園應做到教職員工全員參與,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在自制體育器械之前,應對幼兒喜歡的體育器械進行詢問和記錄。在制作體育器械后,一定要反復實驗,保證創(chuàng)新元素加入得合情合理,從而保證器械在課堂上的應用效果。
2.發(fā)動家長參與
發(fā)動幼兒家長參與到自制體育器械的活動中,不僅能夠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還能讓家長對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有更多的了解。此外,家長在自制體育器械的過程中也能產生一些新鮮想法,能給器械的制作帶來大量的創(chuàng)新元素。有了父母在一旁的支持和陪伴,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也會更加開心和愉悅。
3.引入傳統(tǒng)文化
我國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教師可以追逐古人的足跡,把探尋的目光放到自制幼兒體育器械上。古時孩童的游戲器具多是手工制作,教師可以在古籍、歷史小說、影視作品中找到它們的影子,把它們應用到現代幼兒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做到傳承和創(chuàng)新。此外,教師還可以對一些自制傳統(tǒng)體育器械進行合理的搭配,衍生出多種玩法,如既可以單人轉呼啦圈,也可以兩三人一組把呼啦圈當小河跳躍。在體育活動中,自制體育器械可以兩兩組合,讓幼兒在玩耍中活躍思維。
三、合理使用自制體育器械,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
教師作為幼兒的引導者,應遵循合理使用自制體育器械的原則,努力做到物盡其用,一物多用,使幼兒運動教學能夠從實際出發(fā),激發(fā)幼兒的體育運動興趣,使幼兒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從而發(fā)展幼兒的運動能力。
1.科學合理地投放使用自制器械
在自制體育器械的具體應用中,使用的合理性非常重要。教師應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科學地、有計劃地對室內外活動場地進行設計、規(guī)劃。教師可結合幼兒的年齡和行為發(fā)展特點,按照運動能力和參與興趣,將活動場地劃區(qū)設置成鉆爬、跳躍、平衡、攀爬、投擲等不同的區(qū)域。在放置自制體育器械時,還要考慮到運動幅度大小的問題、上肢運動和下肢運動相間的問題、基本動作和綜合動作相間的問題等,保持各個區(qū)域的有機聯系,為課堂教學提供助力。教師還應對體育器械投放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及時糾正,不足之處要及時提出修正方案,以便于進行下一階段自制體育器械的投放,并對幼兒使用自制體育器械的種類和頻率進行統(tǒng)計,適當加投幼兒較為喜歡的體育器械,提高自制體育器械的應用效率。
2.創(chuàng)新挖掘自制體育器械的多種玩法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應用自制體育器械時,教師仍然需要挖掘多種玩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其中,利用幼兒獨特的思維方式開發(fā)新的玩法。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幼兒主動探索的精神,而且能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在玩自制布袋的課堂上,經過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幼兒們有的鉆進去學袋鼠,蹦蹦跳跳,有的鉆進去學毛毛蟲,扭來扭去地往前爬,有的兩兩一組,用布袋來拋接球,有的把布袋當拖車,一人坐在上面另一人拖。一物多玩讓單一的體育器械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幼兒的體育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極大地豐富了課堂內容,使幼兒們獲得更多成就感。幼兒之間彼此分享自己新發(fā)現的有趣玩法,也能夠加深友誼,結交新的朋友。
3.開發(fā)器械組合功能
幼兒園所開展的體育活動,必須是能夠促進幼兒身體均衡發(fā)展的,并且能保證幼兒運動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所以,為避免單一性訓練的出現,就必須對體育器械進行科學的組合。教師應在提高自制體育器械課堂使用率的同時,通過合理的排序,保證自制體育器械給予幼兒新鮮感,并通過設置障礙,增加運動難度,培養(yǎng)幼兒的挑戰(zhàn)精神,以達到發(fā)展幼兒身體素質及其心理綜合素質的目的。在逐步提高運動難度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性,如果發(fā)現幼兒有摔倒或者出現其他問題的傾向時應及時制止,將幼兒的身體安全放在首位,在適度的活動中讓幼兒的身體得到鍛煉。
4.提高體育器械制作水平
體育器械的制作是否符合幼兒的身體發(fā)展規(guī)律,決定了自制體育器械在幼兒園中的應用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樹立自制體育器械的意識,能夠根據相關操作步驟進行簡單的體育器械的制作。此外,幼兒園應定期開展體育器械制作的專業(yè)培訓,通過講解體育器械制作步驟、在投放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案,讓教師的器械制作能力得到提升。在活動結束之后,可以根據教師在體育器械方面取得的成就進行評比。這樣,能夠調動教師學習器械制作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體育器械制作水平,加大自制體育器械的使用頻率,使自制體育器械在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四、結語
總之,開展自制體育器械活動,可以加深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情感,加強幼兒家長與教師的情感溝通,是提高幼兒園辦學質量的一項新的舉措。教師應科學合理地投放使用自制器械,創(chuàng)新挖掘自制體育器械的多種玩法,開發(fā)器械組合功能,提高體育器械制作水平,從而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
參考文獻:
[1]柴晶晶.幼兒戶外活動中自制體育器械的運用[J].甘肅教育,2017(13).
[2]李華.自制體育器械在幼兒體育活動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17(07).
[3]李麗英.試論戶外體育器械游戲活動中幼兒的行為與教師的指導[J].幼兒教育研究,2016(01).
[4]董愛玲.自制體育器械在幼兒晨間活動中的應用[J].黑河教育,2012(12).
[5]姚躍霞.幼兒園自制體育器械投放的有效性研究[J].內蒙古教育,2020(02).
[6]葛存紅.自制體育器械在體育活動中的運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