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嚴
【摘 要】本文就英語創(chuàng)新朗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作探析,圍繞配樂、角色和師生朗讀的方式活化教學引導,讓學生在主動融入語篇和語境的朗讀中體味內涵,有助于激活學生主動學習的激情與動力。探討創(chuàng)新朗讀在英語課堂上運用是活化教學過程和豐富學生認知視野思維的必然需要。
【關鍵詞】小學英語;朗讀;音樂;角色
朗讀作為一種學習英語的實踐活動,通過眼觀、口言、腦思等多種感官來引導學生深入體味文本的內涵意義,主動揣摩其中的表達要點和核心意義。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嘗試以多樣化朗讀方式來體味語篇表達內涵,引導學生加強朗讀,有利于積累語感和豐富感觸。朗讀是英語學習初學者的必由之路,需要教師盡可能多地給學生足夠的自我實踐體驗,需要教師多引導學生在大膽嘗試和主動變換學習認知思維中深入體味感知,讓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的必然發(fā)展需要。
一、配樂朗讀感思:融入語篇
在音樂中學習英語,能喚醒小學生的大膽嘗試意識,給他們帶來不一樣的深刻體驗。配樂朗讀感思能夠讓學生由單純的聽學者向主動嘗試者轉變,有利于讓他們真正參與朗讀中,形成多樣化感思。
教師可結合具體的朗讀內容,選擇相應的音樂,讓學生朗讀體味,大膽想象。這種配樂朗讀的方式能夠給學生帶來深度認知,如,在五年級英語上冊第三單元的“我們的動物朋友”的“Story time”的閱讀,可運用此法進行朗讀。教師可結合學生的整體理解感知,多給他們相應的自我朗讀機會,引導他們針對自己的朗讀感受新的體驗。課堂教學中,圍繞“The animals are our good friends and we are family”的表達主題,不妨播放歌曲《相親相愛》,讓學生在熟悉的弦律中主動朗讀體味,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情感會自然而然地印在學生們的心中。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針對自己的朗讀感悟,圍繞“What should we do for wild animals?”“Why do we need wild animals?”“What else do we do for wild animals?”等話題,主動根據自身的理解感知來進行延伸交流,學生們一定有話要說,一吐為快。
很多同學在此類的配樂朗讀過程中能結合自己的整體理解感知,能夠聚焦文本內容,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的朗讀減少了平時朗讀的單調感和機械感,深受小學生的喜愛。
二、角色朗讀體味:關注素材
現行的小學英語教材更多注重從生活化中探尋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開放化和情境化的學習理解中捕捉豐富的認知思維和方法。角色朗讀作為小學生融入語境和主動體味文本的重要途徑,能喚醒學生的大膽嘗試意識和激情。角色朗讀,就是要在充分尊重學生自我學習認知發(fā)展需要的前提下,多給他們足夠的自我朗讀和體驗的機會,引導他們在主動融入語境中真切體味其中的內涵意義,讓他們獲得深刻認知感悟印象。
角色朗讀作為學生深度體驗和準確把人物內心情感世界的重要表達途徑,需要學生在深入跟進課程教材中能夠準確領悟其中內涵意義。教師可結合語篇的表達內容,如,在五年級英語上冊第一單元的“金發(fā)姑娘和三只熊”的“story time”閱讀指導中,不妨根據“What did Goldilocks meet in the three bears home?”表達話題,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整體理解主動分角色予以朗讀。教師可建議學生圍繞 Goldilocks、bears等不同的角色,針對“If you were Goldilocks,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If you were the three bears,how are you going to do?”“What did you get from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How are you going to understand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ideal?”等話題,建議學生在主動分角色朗讀中深入體味其中的表達內涵意義。在此基礎上,教師可結合學生的整體理解感知,多鼓勵他們針對自己的朗讀發(fā)現來準確體味其中的內涵意義,引導他們針對各自的理解大膽說出自己的設想和意見。很多同學在角色朗讀中能針對自己的朗讀發(fā)現,結合“What should we do in the others' home?”主動交流意見。
分角色朗讀可在師生之間、小組之間、自由選擇好友來進行嘗試,也可一人分擔多個角色。學生在分角色朗讀中會主動體味各自角色的心理活動和說話語氣,能在有效突破個體自我理解局限的基礎上形成多樣化感思認知。教師可針對學生的自我理解差異,多給他們自由選擇的機會,多引導學生在主動融入語境中深入體味其中的內涵意義,幫助他們在真正參與互動交流中把握人物的思想內涵。
三、師生共讀體驗:深度理解
師生共同反復朗讀,不僅能起到調節(jié)課堂教學氛圍的作
用,更能拉近教師與學生彼此之間距離,也有利于學生集體主動融入語境,體味文本深層內涵意義,滿足其多樣化理解探知需求。
如,在六年級英語上冊第七單元的“保護地球”的“story time”閱讀引導中,結合文本表達的“What should we do for our Earth?”主題,可引導學生共讀,要求學生從“The Earth is our mother.”的表達內涵意義中真切體味其中的思想情感。很多同學根據“Don't...”和“Save...”等句式中,紛紛主動朗讀了自己的理解,能夠帶著激情深入其中。教師可在學生朗讀后,提出“What did I find from the text?”“If you were the Earth,what would you like to say with the human?”“How to make the Earth become clean and clean?”“What should we do for the earth?”等話題,激發(fā)學生主動表達的熱情,分享自己的看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我們要多動腦筋,遵循英語學習的規(guī)律,不斷創(chuàng)新多種朗讀形式,多給學生朗讀機會,多在學生朗讀中共同參與,適時給他們引導和啟發(fā),讓他們在喜聞樂見的形式中深化認知,主動融入語篇中體味其中的內涵意義,從而讓英語朗讀富有趣味,讓英語學習變得簡單高效!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扎西拉姆.提高小學英語朗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好家長,2017(59).
[3]鐘銘.小學英語教學中朗讀方法的研究[J].校園英語,20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