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南 程俊韜
摘要: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2020年工作要點中提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統(tǒng)性和協(xié)同性問題。在高校的實際工作中,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校一般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一定的政策、資金支持,但在細節(jié)方面也存在很多的問題,導致高校與前序陣地、高校間的各個部門,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未形成切實有效的聯(lián)動機制,阻礙了思想政教育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本文依托實際工作對以上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說明,并嘗試建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聯(lián)動機制模型,以應用到實處,解決實際問題。
關鍵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聯(lián)動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0年工作要點中提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統(tǒng)性、協(xié)同性還不夠,‘各自為戰(zhàn)、只顧一攤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尚未形成強大合力;工作方式以‘大水漫灌居多,‘精準滴灌不夠,一些活動還存在‘自娛自樂等現(xiàn)象,思想引導的力度、深度和效度都存在不小差距。”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從家庭出發(fā),上高中、上大學,就像從一個獨立的房間A走出,穿過獨立的房間B,走向另一個獨立的房間C,而在大學這個獨立的房間C中又分隔成若干個小的獨立房間a、b、c、d……各個房間之間沒有溝通、沒有配合。那么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既不能從房間A和房間B中獲取足夠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又不能從房間abcd中收到合力的效果,這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起到一定的阻礙效果。本文將著重分析此問題并探討建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聯(lián)動機制模型。
一、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現(xiàn)狀與存在的問題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靠:學校、家庭、個人、前序陣地。其中,學校方面主要包括領導、黨團活動部門、學生管理部門、輔導員等,前序陣地方面主要指學生高中階段就讀學校。
(一)學校領導較為重視,但一線教師認識有待提高
近年來,在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倡議和要求下,在全國范圍內(nèi)掀起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熱潮。其中,高校作為“三全育人”的重要基地,成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在此形勢下,各高校領導切實加強了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程度,主要包括校領導直接負責、加強科研和課改支持、堅持貫徹“課程思政”和“領導”進課堂等等。但是很多一線專業(yè)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識度不夠,將學校要求當作任務對待,應付了事;一線輔導員因瑣事繁多經(jīng)常無暇顧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線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堅持奮戰(zhàn)在課堂上。但是,只依靠一線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要聯(lián)合所有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的部門和成員,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
(二)相關部門設置較為合理,分工有重復,獎懲措施帶動效果不佳
首先,除了專職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部門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輔導員、學生管理部門和黨團活動部門進行。其中,輔導員作為直接近距離接觸學生的管理者,本應著重進行學生的思想建設和心理疏導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常被各個職能部門要求的瑣事捆綁,無暇顧及主要工作;學生管理部門(如學生處)一般負責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獎懲、資助等方面進行管理,有的高校學生管理部門下設了學生組織,以將日常管理滲透到學生生活中去,但是學生管理部門很少直接接觸大部分學生,甚至完全不接觸學生,只是在有行政工作時聯(lián)系相關輔導員,并由輔導員提供相關資料,這樣不走學生路線,對于學生管理工作來說是有弊無利的;一些高校的黨團活動部門,往往熱衷于搞“高、大、上”的演出、活動:有的將“藝術節(jié)”分割成若干獨立的小塊,將藝術展示變成了完成任務,有的將社團活動存在的意義變成了社團匯演,而忽視了這些活動在日常開展時對大多數(shù)學生起到的引導、熏陶和灌輸作用。
其次,黨的活動部門、團的活動部門、學生管理部門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部門都有一定的組織學生活動的職能,因為在83%以上的高校,這些部門在活動籌備期不會進行溝通和協(xié)調(diào),所以在活動開展時會出現(xiàn)“冗”的現(xiàn)象,讓本來應該享受大學精彩生活的學生背負了一個比較沉重的負擔。
再次,92%的高校將輔導員劃歸各個院系管理,有的考核歸學生管理部門所有,有的考核歸院系自己所有。不論歸誰所有,輔導員的考核都比較流于形式。而學校對于部門和個人的考核往往都是分割開的,對于聯(lián)動機制沒有獎懲措施,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各掃門前雪”的情況,忽視聯(lián)動工作的重要性。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非獨立存在的,而是有前序陣地的,那就是學生就讀的高中和家庭。學生的三觀形成往往與其過去經(jīng)歷的家庭環(huán)境、氛圍,學校的學習經(jīng)歷有關。在實際工作中,有少數(shù)輔導員會建立家長群,但目的往往是通知事情,更多的輔導員不會與學生的家長、學生之前就讀的學校產(chǎn)生任何聯(lián)系。對于學校其他部門來說,更不會與其產(chǎn)生聯(lián)系。這就忽略了前序陣地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影響,將學生的成長過程人為地隔成幾個部分,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難度。
二、建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聯(lián)動機制模型
設學校為A,家庭為B,個人為C,前序陣地為D;學校內(nèi)領導為a,分管領導為b,黨團活動部門為c,學生管理部門為d,輔導員為e。
(一)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聯(lián)動機制模型(宏觀)(以下簡稱“宏觀模型”)
如圖1所示,宏觀模型主要包括學校、家庭、個人、前序陣地四個部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家庭起始,在學生經(jīng)歷家庭教育之后進入前序陣地,再經(jīng)歷過前序陣地的教育之后,進入我們本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高校,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用于學生個人,最后再由個人影響、滲透到家庭,由此循環(huán)往復。在宏觀模型中可以看出,家庭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給學生以最直接、最深刻的引導和教育;前序陣地是家庭教育的接續(xù),往往與家長有較為密切的聯(lián)系和溝通;而學生考入高校之后,應將以往的前序陣地和家庭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情況與高校即將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當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在學生個人身上應有所體現(xiàn);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時,則會達到從學生個人開始滲透家庭的效果,從而形成無裂縫的、閉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環(huán)節(jié)。
(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聯(lián)動機制模型(微觀)(簡稱“微觀模型”)
如圖2所示,微觀模型主要包括學校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部門,主要包括學校領導、分管領導、黨團活動部門、輔導員和學生管理部門。在微觀模型中,體現(xiàn)了以校領導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也就是從校領導開始重視、部署,從分管領導開始抓細節(jié)工作,同時完善獎懲措施。對于黨團活動部門和學生管理部門來說,首先應該摒棄與大部分學生割裂的舊習慣;其次,加強溝通與交流,依照實際需要輪流采取“主抓與協(xié)助”方式;最后,選取學生喜歡的有意義的活動,而不是老師喜歡的。對于學校其他職能部門來說,應充分考慮到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和工作重心,適當采用數(shù)字化等其他辦法處理相關行政事務,鼓勵輔導員更多地參與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建設工作當中去。對于輔導員來說,應保持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充分認識工作的職責和重心,深入到學生當中去,走好學生路線。此外,還可以看出的是,黨團活動部門、輔導員和學生管理部門都是為學生服務的,而輔導員因為是直接管理學生的人員所以成為中心。也就是說,需要黨團活動部門和學生管理部門認清輔導員的重要地位,通過輔導員掌握學生動態(tài),同時通過輔導員掌握活動實效,從而更直接、更有效地開展相關工作。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問題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在學校中實行自上而下的改良、自下而上的重視與參與和平行機構之間的互相聯(lián)動配合,才能讓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穩(wěn)扎穩(wěn)打、卓有成效。通過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聯(lián)動機制的宏觀模型和微觀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相應問題的解決,推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譚霞,郭軍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xié)同性研究;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01期
[2]張文強;新時代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xié)同機制研究;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