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超瑩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的老師面臨著眾多的教育問題,所以應該盡快轉(zhuǎn)變教育觀念,及時更新教育方式,重新確定新的教育理念,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德育,以便開創(chuàng)德育工作新局面。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領頭人,更應該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充分起到主心骨的作用,將德育工作貫徹落實,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現(xiàn)有部分學生在思想觀念上、學習方法上有些滯后,暫時處在靠后的位置,作為班主任需要正確引導和幫助這些學生走出困境,給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讓學生有足夠的發(fā)展空間。
【關鍵詞】新課程;班主任;德育管理
班主任是學校與學生鏈接的關鍵人物,是一個班級的參與者、組織者和領導者。這個職務想要做到無可挑剔是有點難度的,作為班主任,不僅要督促全班學生學好習,還要解決學生在生活上所遇到的問題,要時刻關注每一位學生在情緒上的起伏變化。班主任的工作幾乎涉及到學生的方方面面,所以更應該提高德育管理的成效。
一、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現(xiàn)狀
第一,教師素質(zhì)有待提高。學校教師大多會存在偏袒于優(yōu)秀學生的問題,確實在某些方面,優(yōu)秀的學生表現(xiàn)會更加突出,如成績名列前茅,平時認真學習,聽從老師的話。而那些所謂的學困生雖然在學習上有所怠慢,平時也表現(xiàn)得比較調(diào)皮,有時違反課堂紀律,但這些并不是作為教師所厭惡的原因。所以新時代要求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秉承公正、平等的態(tài)度。作為班主任更應注重這類問題,在發(fā)現(xiàn)科任老師有所偏袒時也應及時提醒,一定要避免這類事件的發(fā)生。
第二,素質(zhì)教育流于形式。素質(zhì)教育推行二十幾年,如今形勢仍然令人擔憂。素質(zhì)教育推崇讓學生釋放個性,發(fā)展興趣,多注重社會實踐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然而這樣的教育目標在小學卻很難真正地實現(xiàn),通常因為教育管理、教育設備不足使學生的個性教育、藝術教育被忽視,這就造成了素質(zhì)教育流于形式主義。大多數(shù)地方對學生的應試教育非常重視,很多學校擔心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時會對學習成績有所影響,這就導致了許多學校雖然在表面上大力推行素質(zhì)教育,但事實上仍然不同程度地受到考試和成績的束縛,從而使學生在興趣發(fā)展上受到局限。
第三,教育觀念落后,強制性過強?,F(xiàn)在很多老師的教育觀念沒有隨著教育改革而做出調(diào)整,沒有及時轉(zhuǎn)換教育目標,也沒有轉(zhuǎn)變課堂的教學方式,還是用著老一套的教學方法——“滿堂灌”。學習本來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現(xiàn)在社會條件下,小學生接觸到的東西都是比較新穎的,如果老師還是一味地墨守成規(guī),這樣就很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也很難在教學和管理上取得成效。
二、班主任的德育管理策略和途徑
第一,以身作則是教育的前提。言傳身教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務,身為班主任不僅要管理好整個班級,還要給其他師生做好榜樣。在學生心目中,班主任就是指揮者、組織者和引路人,所以班主任要嚴格要求自己,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認真教學,有目的地教育學生。同時時間觀念要強,如果自己都不能做到按時到校,又怎樣去要求學生一定要準時來上課呢?如果連自己制定的規(guī)矩都不能做到,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別人去做到?所以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先做到,為學生樹立榜樣,正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不能正確判斷是非黑白,身為班主任要正確引導他們,讓他們更好地成長。
第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班主任處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線,身上的責任非常大,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班主任更應該及時調(diào)整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首先,要堅持“育人為本”的思想理念,班主任在發(fā)揮自己的主動作用時,要多給學生的發(fā)展空間,由控制者變?yōu)閹椭?,教育不僅是教書,更在于育人,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其次,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關心每一個學生,注重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給予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增加他們的自信心,不要將學生的興趣扼殺在搖籃里。最后班主任需要化身成為一名心理導師,在學生遇到心理困惑時可以為其排憂解難,加強溝通交流,給予他們關懷和尊重,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第三,要有仁愛之心和責任心。古人云:“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辈灰f是小孩子,就算是成年人也未必做到什么都不犯錯,作為班主任不應該只是一味地指責,更不能認為棍棒教育能解決一切,學生犯了錯,班主任應該正確引導。特別是處于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jīng)能理解很多道理,只要告訴他們錯的地方,不必對著他們窮追猛打、嫉惡如仇。其實,成長路上學生犯錯誤是難免的,班主任應該學會包容,把學生看作是自己的子女,允許他們犯錯,更允許他們積極改正錯誤。雖說“嚴師出高徒”,但這里的“嚴”不應該是拒絕或是抵制學生犯錯,而是包容和仁愛并不是放任自由,要對他們負責,讓他們得到的教育,終生受益。
第四,要多對自己的教育進行反思。教學反思是一個提高自我修養(yǎng)和豐富自己學識的好機會。為什么要進行教育反思?教育反思是一種有益于教師再學習的方式,它能幫助教育工作者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學和育人上的一些不足,每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都離不開教育反思。如果一個有二十年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都不懂得反思自己,那么他也只是二十年重復做一件事的教育機器罷了,所以教育反思對每個老師都十分重要,對班主任更是有益。在進行教育反思時要記錄下自己的成功和不足,寫下自己的感悟,補充意見,讓反思成為以后教育工作中的借鑒。
總而言之,教育是一個長期而反復的過程,中國現(xiàn)在雖然是教育大國,但教育形式不容樂觀,依然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問題。新課程教學中,教育者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要努力轉(zhuǎn)變舊觀念,貫徹新思想,不斷反思和探索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作為一個班主任,更應在新課程背景下有所適應,調(diào)整方法,教育好每一位學生,事實表明,一個好的班主任能成就學生的一生,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明燈。
參考文獻:
[1]賴春云.基于德育背景下的班主任管理的策略探究途徑[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47):215.
[2]陸智秀.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途徑[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