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培山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過目前看來,部分初中語文教師依然利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也就是通過教師的領讀以及學生的跟讀完成整個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該過程學生的閱讀體驗較差,容易失去閱讀興趣。要給學生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幫助學生構建單元知識體系,教師可以利用群文閱讀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語文是初中的必修學科同時也是基礎性學科,所涵蓋的知識范圍十分廣泛,對于學生日常生活以及學習當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閱讀是初中語文學習中的重難點部分,學生只有堅持長期努力不斷拓寬自身的知識面,提升邏輯思維能力、閱讀理解力、閱讀速度等方面,才能夠實現閱讀能力的進階。群文閱讀的出現成為初中語文教師進行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幫助教師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1群文閱讀對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獲取豐富的素材。初中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可以為學生之后的語文學習打好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對學生的成績有過多的重視,應該把教學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性,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在開展群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自主分析,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文章或者主題,讓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也能夠得到鍛煉。學生閱讀能力提高以后,語文綜合素質也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2初中語文課堂中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2.1掌握選文技巧,做好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在初中語文群文閱讀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閱讀喜好選擇閱讀題材,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激發(fā)其閱讀興趣,并且注重閱讀素材的多向性以及開放性,把握好選文大方向。多向性主要指的是根據一個或者多個議題展開閱讀;開放性主要指的是閱讀素材除了是教材內容之外,還可以選擇課外閱讀內容。同時,群文閱讀素材還應與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情況保持一致,不能夠脫離教學實際,保證達到相應的教育預期。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這一文章時,教師可以準備兩篇至三篇課外童話故事,《豌豆上的公主》《一個天才雜技演員》,保證群文閱讀主題的統(tǒng)一。在群文閱讀過程中,讓學生找出文中夸張的內容,并以小組的方式進行交流,探討夸張手法的作用,感受童話故事中人物以及情節(jié)刻畫上設置夸張的效果,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理解闡述繪本中的內容、表達自己的觀點。在《皇帝的新裝》中,使用夸張的手法突出了皇帝的虛榮和荒唐、大臣們的阿諛奉承、騙子的貪得無厭以及百姓們的膽小從眾;在《豌豆上的公主》中,使用夸張的手法突出了公主皮膚嬌嫩和享樂的形象、諷刺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荒唐;在《一個天才雜技演員》中,突出了臺焦傲懶惰驕傲以及鄭用功勤奮好學的形象,情節(jié)既新奇又幽默。最終通過總結,得出童話中夸張手法的作用主要是突出人物形象、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使故事情節(jié)更具趣味性。
2.2創(chuàng)新閱讀模式,引導學生思考
教師不僅要選擇好閱讀的篇目,還需要對群文閱讀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好安排,進而幫助學生有計劃地閱讀。相較于其他閱讀教學方法,群文閱讀的一大特點在于學生的閱讀量顯著增加,不過整體閱讀時間有限,所以更加需要教師對閱讀環(huán)節(jié)進行科學安排,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閱讀任務。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激發(fā)學生通過素材獲取信息,讓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培養(yǎng)。比如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讓學生在思考與交流中分析文章主題寫作特色,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2.3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很多教師都過于突出自身在教學中的主體性,讓學生一直處于了一個被動的地位,所以教學始終沒有一個較高的質量,教師在學生心中也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自己面對什么問題的時候也不敢去告訴教師,從而這些問題越積越多,最后影響到自己的學習。在閱讀過程中,很多學生雖然有了閱讀技巧,但是沒有一個深入的認識,所以依舊是存在很多的問題,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及時地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夠有效地提升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以學生為主展開教學,才能讓學生得到一個有效的提升。而且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性,教師應該給學生提出問題,從而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閱讀的過程中才會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的閱讀有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加強閱讀總結,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結環(huán)節(jié)在群文閱讀中很容易被忽略,導致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提高對閱讀總結的重視程度,改善群文閱讀體系,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例如,在教學《中國石拱橋》這一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入《橋》《橋之美》等文章,通過對散文、說明文等各種文章類型進行對比之后,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方式。在群文閱讀教學中,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將石拱橋的特點、說明文的語言風格、文章順序等作為關鍵詞,引導學生回憶文章的內容,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并且在補充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使學生了解自身的閱讀弱項,優(yōu)化群文閱讀策略。在組織學生進行閱讀總結的時候,教師還應注重教學反思,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完善育人模式,使群文閱讀教學更具發(fā)展性。
3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群文閱讀這種方法已經是現代教學的必然趨勢,教師應該及時跟上時代的步伐,采用全新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有一個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白曉明.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探究--以部編初中語文教材為例[J].吉林教育,202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