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要:所謂的“研究性學習”其實就是培養(yǎng)學生永不止步、追求進步的精神和品質,讓學生擁有質疑的能力,并且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仍舊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們不能完全地沿襲小學數(shù)學的那套教學方式,而是根據(jù)課程標準和課程計劃,結合學生具體學情,做出新的嘗試和思考。本文以筆者的教學經驗出發(fā),闡述幾點關于初中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的思考和實踐辦法。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實踐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6-0187-02
Constructing a wonderful paradise of mathematics life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Inquiry Lear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ZHANG Yan? (No.1 middle school,Suzhou Industrial Park,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fact,the so-called "never stop questioning" and "making students study hard" is to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to study and solve problems. In the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cess,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 is still self-evident. However,we can not completely follow the set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methods,but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curriculum plan,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learning situation of students,make new attempts and thinking. Based on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this paper expounds some thinking and practical methods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Research-based Learn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Research study;Practice and thinking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變化,適應新時代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就需要適時做出更新。新課程標準強調在教授學生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之外,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具體到數(shù)學學科上面,老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包括發(fā)散性思維、抽象性思維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質疑和提出問題;從生活中生發(fā)靈感的能力等等。
1.“研究性學習”的意義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意義何在
老師的教學計劃并不是空穴來風的,而是根據(jù)國家的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來制定的。在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老師應該重視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并且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性和發(fā)展性。初中階段屬于義務教育的一部分,老師要根據(jù)這一階段學生的身心特征調整教學方式和模式。數(shù)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為學生此后的發(fā)展起到奠定基礎的作用?!把芯啃詫W習”的理念運用于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當中,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他們的發(fā)展起到一個良好開端的作用。
2.初中數(shù)學當中的“研究性學習”有哪些特征
(1)學習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內容比較單一,主要是以教材上面的內容為主,課外的延伸知識比較少。但是研究性學習的開放性特征就改變了這樣的狀況,使得學生學習的知識范圍擴大了,融入了社會知識和熱點問題等,并且還有一些課題性的設置,讓初中數(shù)學教學更加豐富、立體、多樣。
(2)學習過程注重實踐與體驗
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當中,老師作為主導的角色,教學方式上面也比較趨向單一化,主要是采用老師教、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而研究性學習的特點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入實踐的部分,是注重學生的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中數(shù)學教學研究性學習的實踐策略
(1)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初中數(shù)學教學實際當中,實施研究性學習出現(xiàn)障礙,一般是因為任課老師囿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沒有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做出適當?shù)恼{整。因此,如果想要使研究性學習被廣泛運用于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當中,并且還能有所成效,就需要任課老師改變思路,改革自己的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比如,在《圖形的旋轉》這一節(jié)的內容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和制定學習目標,通過資料的搜集和信息的整合,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實踐應用水平。讓學生自己制作一個鐘面,其中包含三個指針,根據(jù)三個指針的旋轉來理解旋轉這一運動,以及旋轉的幾個要素。整個過程都是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去認識、發(fā)現(xiàn)新的知識,完全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老師只是起到啟發(fā)和輔助的作用,而不能夠代替學生去進行具體的實踐工作。
(2)“活用”教材,并且整合課內課外知識
教材是老師展開教學工作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也是學生學習必不可少的學習資料。但是教學活動中,不能夠完全囿于教材,這樣學生的視野就受到了限制,繼而使得學生的思維無法發(fā)散,會落入僵化的結局。而在研究性學習當中,老師需要“活用”教材,并且能夠整合課內課外知識,使得課堂的內容更加豐滿,讓學生的思維可以完全活躍起來。
比如,在“二次函數(shù)”這一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先從一些拋物線的圖形開始講起,然后引導大家一起來舉更多的例子,然后順其自然地聯(lián)系到函數(shù)圖像上面。老師可以先給學生一些資料,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自主地探究,然后集思廣益,一起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推導和總結出y=a(x-h)2+k的圖像以及性質。接著,我們以具體的數(shù)字去進行驗證。這一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而且通過大家共同討論推導和總結出相關的原理,還經過了驗證,因此能夠讓學生的印象更為深刻,掌握這一知識也更加牢固。
(3)研究性學習需要一定的管理和組織
研究性學習貫穿于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全過程,所以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和組織經驗。老師在不斷摸索前進的道路上,首先,應該形成刻意的管理和組織的意識,其次,要在制定教學計劃、準備上課的內容、安排內容課時等每一項工作中滲入這樣的意識,最后預期完成計劃的教學目標。
比如,老師在教學“二次函數(shù)”這一節(jié)內容的時候,應該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就做好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如在學習完二次函數(shù)y=a(x-h)2+k的圖像和性質后,以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去研究二次函數(shù)y=2x2-4x+5的圖像和性質。這就要求學生要能夠轉化該二次函數(shù)的形式,使其能夠成為y=a(x-h)2+k的形式,然后再利用已經學習到的知識去探究、分析這個二次函數(shù)的圖形及性質。在這個過程當中就包括了小組討論、課前預習、實訓等幾個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一定的組織性。
(4)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教學
有一句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那么在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中能否適用呢?無疑是可以通用的。而且在研究性學習的施行過程中也同樣是兼容的。根據(jù)科學的教學方法,可以得知學生的興趣、情緒可以有效影響學生的注意力,繼而影響學生的思維水平以及想象力等。由此可見,興趣是教學最好的老師。老師不妨借鑒陶行知先生著名的“生活化教學”理念展開教學。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學“軸對稱”這一內容的時候,老師完全可以采用上述的教學方式。第一步,老師用一個有趣的課程導入進入課堂教學,靈活借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關于軸對稱的生活圖形。如各種各樣的臉譜、蜜蜂、蝴蝶等昆蟲的俯視圖、風箏等等,視覺上面的刺激能夠提起學生的無意識注意,繼而快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時候老師可以在旁邊啟發(fā)學生觀察這些圖形的相同之處,隨即引出“軸對稱”的概念。第二步,讓學生自己動手,當堂操作。通過剪紙的方式,折一折、剪一剪,對比一下,就能夠有效鞏固上一步當中提出的概念了。游戲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他們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而且能夠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第三步,為了使得知識得到進一步地強化和鞏固,老師可以隨機提問學生,讓學生溫故知新。如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有哪些?三角形的角可以算是軸對稱圖形嗎?軸對稱圖形在實際生活中有沒有什么具體的生活意義呢?如美觀、穩(wěn)固等。能不能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加以說明?
4.結束語
運用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方式,對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而言,不僅僅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而且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單獨思考、質疑精神、合作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能夠讓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得到提升,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顧彩梅.挖掘旋轉本質 再探最值隱蹤—初中數(shù)學深度學習的一次實踐與思考[J].上海中學數(shù)學,2019(12):8-9+19
[2]吳廣盛.研究性學習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踐和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03):103-104+119
[3]李洪娟.初中數(shù)學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