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妮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深化改革,農村體育教學中存在問題越發(fā)突出,教學現狀不容樂觀。由于大部分農村地區(qū)都處于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受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師的教學重點都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使學生在體育學習方面產生了一定的認識偏差,教學方法單一,學生運動的積極性不高,教學質量無法顯著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并制定了相關的改進策略,希望能夠為農村初中體育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現狀;改進策略
引言:
農村初中體育教師要立足于體育教學現狀,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這樣才能發(fā)揮體育教學的作用,起到鍛煉學生身體的效果。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農村學校體育教育是體育教學工作的戰(zhàn)略重點,要全面提升農村地區(qū)初中體育教學質量,促進農村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一、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一)體育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農村初中生源數量相對較少,因為忽略了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在體育教師的配備上要求較低,導致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師資力量薄弱,加之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管理者會認為體育不是主要的學科,在課業(yè)緊張的時候,甚至會將體育課設置成為自習課或其他主要學科的課堂,剝奪了學生體育運動的權力,不利于農村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還影響了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這是現階段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二)教學方法單一
有些地區(qū)的農村初中,體育教師缺乏專業(yè)的教學能力,這就導致大部分農村初中體育教學流于表面,在體育課堂上以中考項目為主要的內容,目的是讓學生達到中考對體能的要求,此外教師常常會讓學生自由活動,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能力,在學習中逐漸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單一的教學方法不利于調動學生運動的積極性,會讓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直接影響了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農村初中體育設施較少
農村地區(qū)的教育資源緊缺,由于缺乏教育經費,農村學校的體育硬件設施不夠齊全,相關的體育器械較少。首先,農村學校體育教學場地不能滿足體育教學需要,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體育器材室更是少的可憐,體育器材的使用率較低,無法發(fā)揮實際的作用。其次,對現有的體育器材維護保養(yǎng)不到位,體育器材損失的比較嚴重,尤其是足球、籃球、排球損失率都在50%以上,器材的缺乏嚴重制約著體育教學的正常實施,給體育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制約了農村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無法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1】。
二、改變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現狀的策略
(一)及時更新教學觀念
農村初中學校的領導、教師,以及家長要改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育觀念,提高對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視,讓學生的體育和智育實現同步發(fā)展,從農村實際出發(fā),貫徹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以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為先導,更新學校體育教學觀念,遵循教學規(guī)律,面向全體學生,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健康水平。例如,豐富體育教學內容,落實田徑、體操、球類、武術、舞蹈、健美操等體育教學內容,設置合理的體育課程,同時增加農村體育教學的師資力量,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以學生為主體,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促進農村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充分利用校園中的教學資源
考慮到農村初中體育教學資源有限,教師要懂得充分利用校園中的一切資源,確保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加強宣傳教育,采用靈活多樣的組織措施,上好體育理論課,兼顧體育實踐課,組織室內小組活動和室外的相關運動,營造良好的學校體育氛圍,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鍛煉的習慣,在調動學生運動積極性的基礎上,普及相關的運動技巧,增強學生健身意識,讓學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達到強健體魄的教學目的【2】。例如,在“科學鍛煉的基本原則”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開展室內的理論教學,借助教室中的多媒體,將教材中涉及的科學鍛煉的基本原則展示給學生,同時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拓展相關的運動技巧,讓學生在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同時,強化學生的運動技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鍛煉,確保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推動力,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能夠積極的配合教師,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學也是如此,當具備運動興趣后,學生會大大提高對運動的熱情,在運動中緩解學習壓力,鍛煉體質、放松身心,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育,因此教師可以開展游戲教學,通過游戲活動激發(fā)初中生的體育興趣,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身心得到放松,實現體育課堂的預期教學效果。例如,在“足球”的教學中,以“單腳顛球”為例,教師在講解完基本的顛球技巧和注意事項后,可以以游戲接力的形式進行顛球練習環(huán)節(jié),根據班級人數進行小組劃分,每個小組五人,分成若干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練習, 然后進行比賽,比賽規(guī)則:小組成員默契配合,第一人顛1球,第二人顛2球,第三人顛3球,以此類推,直到第五人完成后結束,這樣的方式可以使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四)加強對農村初中學校教學設施建設
教學設施是確保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尤其是農村初中學校,在教學條件的限制下,學生的學習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加強對農村校園教學設施的建設,如教學用具、場地器材、音響設備等,適當加大投資力度,為農村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既要確保能夠起到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又要確保學生的生命安全,做好運動設施的維修和保養(yǎng),避免因為教學器材問題,對學生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3】。學??梢院侠淼囊?guī)劃體育教學的場地,逐漸增加操場上的輔助設施,如遇到器材少的情況時可以調整教學方式,開展分組教學,也可對現有器械、器材進行多重利用,以此來確保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
結語
綜上所述,要改變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現狀,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貫徹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加大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的師資力量,完善體育教學設施,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師的指導過程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運動習慣,不斷提高農村初中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胡永剛[1],.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及改進策略淺談[J].新一代:理論版,2020,0(3)
[2]楊少義[1],.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及改進方法[J].甘肅教育,2019,0(22)
[3]涂曉明[1],.淺談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J].新作文:教研,2019,0(8)
(陜西省延安市洛川縣老廟中學?陜西?延安?72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