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齊現(xiàn)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各個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成為了當下的重點關(guān)注對象。高中教育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也是整個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課,是高考需要進行考察的課程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打造一個高效的歷史課堂教學,對學生歷史成績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近些年來,生本理念正在逐漸進入到高中歷史課堂中,所謂生本理念就是讓學生成為學習過程中真正的主人。
關(guān)鍵詞:生本理念;高中歷史;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5-0054
一、引言
在生本理念下,學生才是教學的重點與主體,因此在進行實際教學時,教師應該要充分地尊重其主體地位,有效地激發(fā)起主動學習的興趣?,F(xiàn)階段,生本理念在各個階段、各個科目的課堂教學中有著不錯的實際教學效果,因此得到教育者的青睞與推廣。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理念,生本管理理念下的教學與其有著明顯的差異,其主要是體現(xiàn)教學過程中是不是將學生作為課堂的核心與主體。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原先的課堂教學主要是老師為中心,而學生只要跟著老師做筆記、劃重點即可,導致學生的學習過于壓迫和被動,而在生本理念下,學生與老師的地位有著明顯的反轉(zhuǎn),學生才是課堂的核心與主體,這樣才能有有利于打造高效的課堂學習氛圍。
二、生本理念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的特點
(1)平等性。這里所謂的平等指的是不同學生之間能夠得到老師的公平對待,且老師與學生之間也不應該有差異,而是一種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在生本理念下的課堂中,不論是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都應該是公平、平等的。
(2)開放性。這里所謂的開放性,指的是由于在歷史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其課程性質(zhì)與其他科目之間存在差異,因此學生能夠?qū)⒆约旱膯栴}和見解發(fā)表出來,大家能夠在課堂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開放性的討論。
(3)自主性。對于生本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在進行問題的提問過程中,需要由學生來提問,并且也需要學生自主地去尋找答案并解決問題,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是完全建立在學生求知需求的基礎上,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并且對未知知識充滿好奇心的學生,這才是生本理念下的教學主體 。
(4)合作性。對于合作性,其主要是表現(xiàn)在日常的分組合作中,對于小組成員,在每個歷史課堂中都會有探究、討論、等互動,因此為了使學習進程更好地開展,各小組成員之間要能夠更好地協(xié)作發(fā)展。
(5)生成性。生成性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與回答上,即使這些問題是錯的,也能夠讓教師了解到學生的思考方向以及存在的誤區(qū),這些都會成為教師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資源。
三、生本理念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對策
1.轉(zhuǎn)變教學觀念
生本理念中最核心的內(nèi)容就是平等的生生關(guān)系以及師生關(guān)系,因此要想落實生本理念,首先教師要能夠盡可能地提高自身的認識。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一直是課堂的主人,這就使得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畏懼心理,對于歷史課堂并沒有足夠的尊重與熱愛,這就導致課堂的教學效果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在生本理念下,教師要能夠從自身開始轉(zhuǎn)變觀念,要敢于放低姿態(tài),并且意識到不管在什么時候,自己充當?shù)亩际且龑д叩淖饔谩T诟咧袑W習中,由于學習科目較多,面對著高考的壓力,也有著非常大的學習負擔,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后及時的與學生進行溝通。
2.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中階段的學習,不管是在知識點的數(shù)量或者難度上,相比于初中階段的學習,都有著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很多學生在高中學習的最初階段,會感覺的非常的不適應,并且沒有一個科學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老師需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促使學生能夠有著良好的習慣,而在該過程中,首先需要為學生制定一個科學有效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白只要自己努力學習,就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其次,需要將一些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與模式詳細地介紹給學生,讓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最后就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習習慣,要鼓勵學生能夠有著自己的理解。
例如,在講解完新民主主義革命、辛亥革命以及太平天國運動知識點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表格的形式將三次革命的性質(zhì)、領袖以及革命的結(jié)果表示出來,并進行對比,通過對比,就能使較為混亂的知識點變得更加的清晰,并且也能促進學生對知識難點的理解,還能夠傳授給學生一個科學的學習手段。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提醒學生,在后期的學習中或者是其他科目的學習中,也可以對該方法進行靈活的運用。
3.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生本理念下,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因此在歷史教學中,老師要能夠?qū)W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在課程設計階段,盡量設置一些能夠讓學生參與進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例如小組合作、小組討論以及知識競賽等,每個班級都會有幾個比較極端的學生,而平等性就是意味著這些學生也有得到老師重視的權(quán)力,教師要盡可能的平等對待,不能在對待學生上存在差異性,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只要能夠吸引這些學生,加入到課堂學習中,就一定能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解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guān)知識點時,可以組織開展辯論活動,組織學生對洪秀全個人的正面影響以及負面影響進行辯論,這樣就可以組織學生加入到討論學習中,不僅營造了積極的探討氛圍,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zhì)量。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生本理念作為新型的教育理念,對其進行科學、深入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氛圍和教學質(zhì)量,同時還可以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得到提升。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工作開展中,老師要能夠深刻地認識到生本理念的內(nèi)涵,將其落實到位,這樣才能推動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
參考文獻:
[1]顧 瑋.以生本理念打造高中歷史高效課堂[J].新課程(下), 2016(8).
[2]王文娟. 生本理念構(gòu)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探索[J]. 新課程(下), 2016(3).
[3]楊小勇.新課程理念下農(nóng)村高中歷史教學高效課堂的有效構(gòu)建[J]. 文教資料, 2014(34):181-182.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市惠陽高級中學實驗學校 5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