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
摘要:陶行知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是社會即學校、將生活融入教學之中、實現教學做合一,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全新形勢下,各學科教師都應該將陶行知教學理念視為構建課堂的核心思想,組織多元生活探索、實踐訓練活動,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整體的學習效率與質量?;诖吮疚膶⒕劢褂谛W音樂課堂教學,結合實際案例分析利用陶行知教學理念構建高效音樂課堂的具體方法,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高效課堂;陶行知教學理念;構建策略
引言:
教育即生活、社會即學校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教學理念,在新時期下這一思想仍是廣大教師構建課堂的有效參考,以小學音樂教學為例,教師在授課期間不能單一地講解樂理知識,也不能一味地娛樂教學,需要將所教內容與生活實際之間建立聯系,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陶知行結合學習期間學生在音樂上的思維寬度得到了明顯開拓,他們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也隨之發(fā)展,最終實現整體音樂學習效率與質量的提升。
一、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思維
正所謂興趣是最高的老師,想要構建出高效的音樂教學課堂首先要保證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探索欲望,由此展開深入講解,激發(fā)他們的多元思維,在飽滿熱情的推動下完成各項音樂學習任務[1]。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應合理利用社會素材,以信息技術手段為支撐將多樣化的社會素材展示到同學們的面前,如展示統一曲調下不同樂器的曲風,這樣不僅能強化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同時也能保證他們對社會生活知識認知水平的提高。信息技術的合理利用為課堂教學提供了無限的發(fā)展可能,讓同學們在音樂學習中產生愉快的情緒,最終在多元情境之中受到感染,了解音樂背后的社會故事,促進小學生音樂鑒賞水平的提升。
二、結合生活設置問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音樂是一門藝術類學科,是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之一,而藝術又與人們的實際生活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為此音樂教學的有效展開離不開生活的輔助,在此過程中教師為保證學生音樂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在課上將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設置思考問題,并且保證問題帶有一定趣味性與啟發(fā)性,這樣一來能自然為同學們提供學習探索動機,真正擴散他們的思維,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同學們在解答生活化問題的過程中會處于身心放松的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教師完成問題探索,提升他們的藝術素養(yǎng),為他們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2]。
例如教授《你好!大自然》中“鈴兒響叮當的變”一課時,教師首先結合實際向同學們提問:“大家都知道哪些我們國家的傳統節(jié)日?”在同學們踴躍發(fā)言后自然引出西方的“圣誕節(jié)”并播放本課的歌曲,在同學們進行音樂賞析的過程中繼續(xù)提問:“這首歌曲讓你們聯想出什么樣的生活畫面呢?”、“歌曲又該用什么樣的情緒來演唱呢?”通過這樣的方式展開歡快、活潑的教學,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會被充分調動,最終他們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準確演唱歌曲,也能感受到歌曲所傳達的樂觀、積極、勇往無前的生活態(tài)度。
三、組織小組合作活動,通過實踐構建高效課堂
陶行知教學理念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學生只有在知行合一的前提下才能得到綜合素養(yǎng)的的提升、實現核心素質的發(fā)展,為此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課堂構建的過程中需要堅定生本理念組織多元化的實踐活動,在課堂內部營造出積極且充滿活力的氛圍,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音樂課堂的參與度,進而實現構建高效課堂的理想化目標[3]。在此期間教師同樣要明確合作的重要性,在班級內組建學習小組,這樣既能為所有人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也能讓組內成員在相互合作、相互幫助下實現共同成長,而常見的小組合作活動包括以下幾種:音樂核心思想分析、合作演唱、合作表演等,小組成員能在身心放松的狀態(tài)下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能將所思所想付諸實踐,最終明確歌曲情感、歌曲社會意義,也能提高他們音樂鑒賞與音樂演唱水平,在實踐中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例如教授《小鳥 小鳥》一課時,教師首先通過展示大自然風光來導入課程,呈現花香四溢田野中小鳥、蝴蝶、蜜蜂自由飛翔的畫面,小鳥生動地在枝頭跳躍、展翅高飛,他們同時還“嘰嘰、咕咕、喳喳”地唱著歌,這樣一來教師在自然狀態(tài)下完成了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此基礎上組織分組節(jié)奏練習活動,要求每一個小組根據弱起小節(jié)與八六拍的強弱規(guī)律來進行實踐訓練,同時通過自由討論分析兩種不同節(jié)奏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最終強化全班同學的音樂素養(yǎng),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改革要求廣大教師將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能力視為核心教育目標,因此小學音樂教學重新獲得了重視,教師也積極地對實行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在此期間教師應結合小學時期學生自身的個性特征來進行教學情境的重新創(chuàng)設,以陶行知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進行信息技術引導、生活問題設置、合作活動組織,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師生默契配合實現真正意義上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肖榮.聚焦音樂基礎教育,追求小學音樂高效課堂[J].藝術評鑒,2018,22:125-126.
[2]陶丹紅.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黃河之聲,2019,05:110.
[3]李曉揚.從細節(jié)入手構建高效音樂課堂[J].華夏教師,2020,10:45-46.
黑龍江鶴崗市蘿北縣寶泉嶺中心小學校 15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