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麗胡馬爾·阿得力
摘要:自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加入了口語交際的內容后,如何做好口語交際教學工作便成為了教學研究的新課題。時至今日,語文教師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口語交際教學經(jīng)驗,也總結了一些基本方法,但還有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的空間。本文分享了一些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可供教師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
引言:
語文教學工作的目標之一就在于增強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指導學生將學習的文字、詞匯利用起來,提升語言組織的規(guī)范性和表達的豐富性??谡Z交際是語文課堂上為數(shù)不多的帶有實踐性特色的教學活動,巧妙設計將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發(fā)揮重要作用。
1.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教學情境
口語交際離不開情境。我們日常的溝通都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和事件背景下進行的,要想讓學生有目標、有條理的組織語言,必須為他們設定出具體的情境。教材中給出的口語交際任務還不足以稱之為情境,教師需要圍繞任務內容,利用必要的工具、手段,使情境更加的逼真,具有帶入性,這樣學生在其中才能更加自如的交流。
比如,教師在教學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身邊的小事”相關內容時,就可應用“情境教學法”。在課前,教師可先將與小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以視頻、圖片等形式進行整理,制作成PPT教案帶往課堂中,如:“在馬路邊撿到5塊錢”“去海洋館時有人插隊”“在公交車上有老奶奶”等等。在課上,教師可先將多種情境資料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對情境有輪廓性認知。然后,教師再隨機播放一段情景故事,并邀請2~3名同學根據(jù)情境內容進行口語交際練習。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聆聽,但對學生的實際表達內容和表達方式不做過分干涉,同時將其中的偏差部分或遺漏部分進行整理和記錄,等到該組學生完成情境練習后進行二次剖析。一種情境練習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其余學生對該事件進行評論,教師將其余學生的闡述內容以樹狀圖的形式記錄在黑板中,同時教師要及時反饋學生提出的問題,但不以消極、負面的態(tài)度評判學生提出問題的難易程度[1]。
2.采用多元的口語交際教學方式
口語交際訓練固然離不開表達、對話這種基本形式,但在此基礎上可以有多種教學組織方法,滿足這一特征,小學生才不會漸漸對口語交際訓練失去興趣。教師不僅要保持口語交際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特征,還要盡量突出趣味性,讓學生們愉快、主動、積極的參與。
比如,教師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講民間故事”相關內容時,就可應用“游戲教學法”。在課前,教師可先將口語交際訓練的相關主題發(fā)布到班級交流群中,引導學生收集自己感興趣的民間故事,并在父母的幫助下,將與自己收集內容相關的音頻、圖片等資料進行整理,作為輔助展示手段帶入課堂中。在課上,教師可就此開展“民間故事講述擂臺賽”,首先邀請一名同學講述自己整理的民間故事,在該同學展示過程中,其余同學可對展示內容提出疑問,該展示同學通過音頻或圖片資料進行深入分析。在該同學講述完畢后,其余同學可根據(jù)講述內容和表達效果為其“打勾”,教師在一旁做好裁判、計數(shù)和計時工作。接著,該展示同學隨機邀請第2名“參賽者”以同樣的方式進行講述。在該同學講述完成后,其余同學再次為其“打勾”,兩名同學中得勾數(shù)最多者則為第1輪活動的“優(yōu)勝者”,并接受其余同學以同樣的方式進行挑戰(zhàn),直至競選出班級中得票數(shù)最高者,該名同學則為該次口語交際競賽的“大擂主”。在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將該次活動中的精彩部分和重要部分進行二次整理,并制作成相關課件發(fā)布到班級交流群中,引導學生在課后對該內容進行深入討論[2]。
3.開展口語交際差異化評價
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不同,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不同,在口語交際訓練中自然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故而教師不應該帶有色眼鏡去看待那些表現(xiàn)不佳的學生,試著采用差異化的評價模式,也許更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促進每個個體的進步。
比如,教師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下冊“我是小小講解員”相關內容時,就可進行“差異化評價”。在學生根據(jù)自己熟知的歷史信息、地理知識、新鮮資訊等等內容進行口語表達和分享時,教師要有意識地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口語表達情況將學生分為多個層次。對于表達能力、講述意識相對較強的學生而言,教師要注重該層次學生的整體性和全面性,在對該層次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要引導該層次學生往更深遠的方向發(fā)展,讓學生的表達內容更具條理性、邏輯性、準確性。如:“事件發(fā)生始末”、“事件對現(xiàn)代社會的影響”等等,力求學生的表達內容更有大愛大義。針對表達能力、講述意識相對較弱的學生而言,教師就要注重該層次學生的基礎性內容,如:“字音的標準度”、“內容的完整度”等等。在該層次學生進行反饋時,教師要給予該層次學生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讓學生逐步突破自身局限,讓表達內容更充分、更豐富[3]。對這一層次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給出有價值的建議,避免盲目的批評和否定。
4.結語
口語交際能力的優(yōu)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是否正向發(fā)展,這既是素質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全新要求,又是語文學科特性的集中體現(xiàn)。因此,語文教師應努力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口語交際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得到語言組織規(guī)范性、完整性的提升,最終實現(xiàn)學生溝通文明、交流規(guī)范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肖金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板塊教學的有效方法[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27):26.
[2]趙青.找尋自我,保持本色——芻議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課堂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06).:87-88
[3]劉乃艷.低年級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練習設計有效性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01).:121-123.
(新疆喀什市帕哈太克里鄉(xiāng)中心小學 新疆 喀什 8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