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統(tǒng)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例,闡述單元總結課教學設計的策略:以問題引領,讓學生回顧學習過的課型;以問題驅動,引導學生梳理學習內容;通過回歸整體課文,總結學習內容,學會知識梳理與歸納的方法。
【關鍵詞】統(tǒng)編語文教材 總結課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45-0068-02
單元總結課教學設計就是從一章或一單元的角度出發(fā),根據(jù)章節(jié)或單元中的不同知識點,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形式和教學策略,通過對某一個階段的學習,使學生完成對相對完整的一個知識單元的學習。下面,以統(tǒng)編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例,談談單元總結課的教學設計策略。
一、問題引領,總體回顧
(一)出示問題1:這個單元我們進行了幾個課型的學習?
師生共同回顧學習的課型:預備課、閱讀課的精讀課和略讀課、習作實踐課。
(二)出示問題2:結合幾類課型的學習,想想本單元習作主要的學習目標是什么。
1.師生交流、歸納:怎樣圍繞中心意思寫。
2.師:今天這節(jié)總結課,讓我們一起共同總結與梳理單元學習的要點。
【設計意圖】以問題引領課型及單元學習目標的回顧,將本次總結課與前面的課型有機聯(lián)系起來,從單元整體上把握本節(jié)總結課的主要學習內容。
二、問題驅動,引導梳理、歸納
(一)出示問題1:緊扣“圍繞中心意思寫”的學習目標,想一想這個單元我們學了些什么。
1.聚焦單元學習整體,緊扣單元“圍繞中心意思寫”這個主要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梳理學習內容。
2.學生每4人小組交流自己對本單元學習內容的梳理。
3.小組匯報交流,教師肯定學生的梳理方式,重點引導學生用表格及思維導圖梳理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形成單元學習內容的梳理圖。
4.教師引導學生用表格的形式梳理單元內容(如圖1)。
5.教師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單元內容(如圖2、圖3)。
6.根據(jù)單元學習內容梳理圖表總結:這個單元緊扣“圍繞中心意思寫”這個目標,學習了《夏天里的成長》《盼》兩篇精讀課文,還學習了“交流平臺”“初試身手”以及“習作例文”中《爸爸的計劃》《小站》兩篇例文,最后進行了單元的習作練習。同時,用表格或思維導圖等形式梳理學習內容,可以厘清思路。
【設計意圖】為了完成總結課任務一“對單元基礎知識回顧,緊扣單元教學目標直入總結學習的主題,全面回顧單元學習任務”,用圖表形式整理歸納學習內容,將學習內容由“厚”變“薄”,使所學內容條理化、系統(tǒng)化。因此,教師引導學生用圖表的方式整理歸納知識,既使得學習內容系統(tǒng)化、整體化,又是學生形成知識整理、歸納的能力的過程。
7.學習效果檢測(基礎檢測)。從“我會讀”“我會用”“我會品”三個角度,檢測學生單元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即字、詞、句的學習效果。
(1)出示“我會讀”兩組詞語。第一組詞語以小組開火車的形式讀,第二組詞語隨機指名讀。
(2)出示“我會用”練習題,用小組比賽搶答的形式進行練習抽查。
(3)出示“我會品——品詞、品句”練習題。先獨立思考做題,再進行集體交流,小結提升,深化學生的理解。
【設計理念】以練習檢測學生單元學習的效果,查漏補缺,進一步鞏固所學,練習設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字到詞到句,由讀、品、悟到寫,將本單元的知識與能力有機結合起來。
(二)出示問題2:緊扣“圍繞中心意思寫”,每個板塊的學習重點是什么?
1.引導學生在原來梳理學習內容的圖表上,梳理各個板塊功能。
教師引導提示:從精讀課文中我們學到了什么,從交流平臺我們學到了什么(即每個板塊的功能是什么)?
2.學生同桌交流并梳理。
3.展示學生的梳理,師生共同交流、梳理學習內容。
4.結合圖表總結:在精讀課文中學習寫作方法,從交流平臺中梳理、總結寫作方法;在“初試身手”中運用方法進行初步習作嘗試;在習作例文中繼續(xù)體會寫法,而習作練習是運用學到的方法進行實踐,這是由學方法到遷移運用形成能力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出示課件配合梳理,如圖4。)
【設計意圖】了解單元板塊的功能,進一步明確每個板塊的學習重點,為今后習作單元的學習提供學習思路借鑒。
(三)問題3:怎樣“圍繞中心意思寫”?回顧精讀課文和習作例文的寫作特點進行梳理。
1.出示“我會寫1”。學生每4人小組選擇其中一篇課文,選擇喜歡的方式進行梳理。
2.學生每4人小組梳理、交流。
3.展示小組的梳理情況,學生代表進行說明。師生共同交流,總結、歸納“圍繞中心意思寫”的方法。(以兩篇精讀課文的梳理為例,如圖5、圖6。)
【設計意圖】總結課任務二是“單元語文要素的歸納與概括,突出習作單元課文‘例子的作用”,教師引領學生對兩篇課文及習作例文進行回顧,再次總結“怎樣圍繞中心意思寫”的方法,強化對方法的習得。
(四)出示問題4:你是怎樣進行本單元習作訓練的?
1.師生梳理本單元習作的思路:確定中心(選字)—提綱列出事例(或不同方面)—確定詳寫事例—寫習作—學習伙伴交流修改習作。
2.以學生實踐課的習作為例,說說怎樣圍繞中心意思寫;出示“我會寫2”練習題,引導學生用圖表梳理習作。
3.師(總結):圍繞中心意思,選取最能表現(xiàn)中心的材料,確定好重要材料并具體寫,次要材料略寫,即圍繞中心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來寫,還要注意詳略得當。
【設計理念】總結課的任務三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本單元是習作單元,會寫才是本單元教學的最終目標,因此從“會寫”的角度設計練習,應先厘清課文如何寫,再回顧自己的習作如何寫,這是將寫作方法內化形成能力的一個重要過程,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回歸整體,總結學習
1.說說你在這節(jié)總結課上的收獲。
2.總結:會梳理、會總結,使學習更有意義。
【設計理念】“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設計思路,給學生建構單元整體的學習體系。
統(tǒng)編語文教材單元總結課的教學目標,在于鞏固單元基礎知識、加強對單元文本內容的理解。本教學設計回顧了單元學習內容及習作實踐,梳理、歸納圍繞中心意思選擇材料、將重要部分寫具體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知識梳理與歸納的方法。
注:本文系2021年度廣西教育科學規(guī)劃立項課題“統(tǒng)編教材語文要素視閾下小學高年級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1C62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曉婷(1979— ),女,漢族,廣西賓陽人,大學本科學歷,副高級教師,現(xiàn)就職于南寧市賓陽縣思隴鎮(zhèn)中心學校,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