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摘? 要? 學習材料是學生建構知識的原料和載體,科學課上的學習材料,不僅涉及實驗器材,還涉及資源性的閱讀文本等。優(yōu)秀的繪本內(nèi)容是基于生活、來源于生活的,風格不同的科學繪本會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選擇優(yōu)秀的科學繪本并采用有效的指導策力量能幫助學生把科學內(nèi)容與科學方法內(nèi)化為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
關鍵詞? 科學繪本?? 學習材料?? 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2.036
The Use and Guidance of Scientific Picture Books in Teaching
XU Jie
(Jiangsu Haimen Hainan Primary School, Haimen, Jiangsu 226199)
Abstract: Learning materials are the raw materials and carriers for students to construct knowledge. In science class, learning materials not only involve experimental equipment, but also involve reading texts. Excellent picture books are based on life and come from life. Different styles of science picture books will bring different reading experience. Choosing excellent science picture books and adopting effective guiding strategies can help students internalize scientific contents and methods into their own scientific qualities.
Keywords: scientific picture books; learning material; guidance strategy
學習材料是學生建構知識的原料和載體,科學課上的學習材料,不僅涉及實驗器材,還涉及資源性的閱讀文本等。無論是資訊類的科學繪本,還是故事類、詩歌類、隨筆類的科學繪本,大都圖文并茂,內(nèi)涵豐富,淺顯易懂,精美有趣,以獨特的視角啟迪科學思維,浸潤科學精神,傳達科學的知識觀與價值觀。
選擇優(yōu)秀的科學繪本
優(yōu)秀的繪本內(nèi)容是基于生活、來源于生活的,風格不同的科學繪本會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選擇優(yōu)秀的科學繪本能保證繪本中科學知識的嚴謹性和構圖的合理性、準確性。
安妮·默勒創(chuàng)作繪本《世界上最最溫馨的家》前,首先對象鼻蟲建造卷狀巢穴的全過程進行了長時間的仔細觀察,之后又搜集、研究了各種昆蟲筑巢的資料、筑巢的材料、筑巢的方式以及與人類建筑的相似度。她的這一繪本讓讀者既了解了昆蟲巢穴的建造過程,又感受了自然界無處不在的大愛,德國青少年文學獎科普大獎評審委員會給出了“作者帶著讀者一起觀察自然,并喚起讀者參與研究、刨根問底的濃厚興趣”的頒獎詞。
低年級學生開始由直覺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他們需要學習能拓展其生活經(jīng)驗的書籍。在看完這本書之后,一定會有小讀者嘗試用自己的眼睛等感官去觀察小昆蟲。
科學教師還可以不斷挖掘優(yōu)秀繪本的背景資料,包括作者對世間萬物的獨特發(fā)現(xiàn)、獨立思考、特有觀點,進行整理、分析。例如,繪本中的“作者的叮囑”“作者、畫者與讀者的對話”板塊,有助于深度學習和辨析,使書讀起來更有趣,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實證和反思等科學能力。
采用有效的指導策略
在教學中引入科學繪本時,我們的策略是:把問題前置,沉下去讀和思。
這一策略主要圍繞四個問題展開: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通過閱讀科學繪本知道了什么?會學到什么?通過閱讀科學繪本,我已經(jīng)學到了什么?在繪本閱讀的前期、中期、后期,教師通過問題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促使他們讀懂、讀深、讀透,學習在閱讀中解決科學學習的難題。
閱讀科學繪本《蚯蚓的日記》前,我們讓學生去尋找蚯蚓、挖蚯蚓、養(yǎng)蚯蚓,學生有了豐富的體驗后,再來到課堂和教師一起共讀,既興趣盎然又輕松愉快。
閱讀過程中,我們還在飼養(yǎng)箱里放入土壤、菜葉、果皮、魚頭,并提供放大鏡、皮尺等工具,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畫一畫、說一說,豐富他們對蚯蚓的外形特征和行為習性的認識。為了感知蚯蚓沒有手和腳的特點,我們指導學生模仿表演,讓學生反向體會人類有手和腳的便捷,豐富他們對生物的適應性和多樣性的感知。在指導閱讀“蚯蚓要教蜘蛛鉆地,蜘蛛學得會嗎”時,學生通過對外形的差異進行比較,再閱讀驗證,發(fā)現(xiàn)蜘蛛腳又細又長不適合鉆地,只適合在地上、樹上爬行的科學知識。
在閱讀后,我們鼓勵學生觀察、記錄蚯蚓的生長、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和毅力,鍛煉他們仔細觀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科學繪本的閱讀和探究更加豐滿和多姿多彩。
之后,教師再介紹一些關聯(lián)的科學繪本《蚯蚓救援隊員》《小蚯蚓寬太郎》《蜘蛛的日記》等供學生進行拓展閱讀,為他們提供持續(xù)的學習動力。
教師還可以啟發(fā)學生學習優(yōu)秀科學繪本中準確淺顯、生動形象、風趣幽默的語言。如繪本中“野胡蘿卜花就像停機坪,讓蝴蝶落在上面喝花蜜。蜂鳥懸停在空中,用長長的舌頭去吸食深藏在喇叭形花朵里的花蜜?!蓖ㄟ^比喻等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不同花朵的花序,“喝”“懸停”等詞匯,精準地描摹出不同傳粉者的動態(tài)、姿態(tài),這些也吻合了小學科學要注重與數(shù)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關聯(lián)與互動,幫助學生把科學內(nèi)容與科學方法內(nèi)化為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