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摘? ? 要】在社會各界人士更加注重初中生物課程教學工作的現(xiàn)狀下,為培養(yǎng)出全方面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充分革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秉持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以教材內容為核心,打造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通過一系列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同時,也是教師課堂教學工作更具高效性的重要保證。本文將從目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著重闡述了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初中生物? 核心素養(yǎng)? 高效課堂?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2.042
一、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現(xiàn)狀
當前的初中生物課堂,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特征:首先,教師觀念過于陳舊,唯“成績論”的教學思維根深蒂固。這導致學生難以認識到學習生物的意義,更加無法樹立學生的生物學習意識,進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其次,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學習時間安排不合理、不科學的現(xiàn)象。這使得學生難以加深自己在生物學習中正確的生物學習習慣,導致生物學習積極性下降。第三,在生物教學中,缺少實踐性的課堂,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難以使學生高效掌握抽象化的生物學知識,加大了學生理解生物知識的難度,進而無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對于這些現(xiàn)象,教師可以轉變教學的風格,將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四個方面融于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掌握生物結構知識、理解生物的功能以及社會價值,增加學生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的主體參與性,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
二、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造愉快的課堂氛圍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多媒體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手段被應用在了生物課堂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動畫、PPT等形式來進行教學活動的展開。對于微課教學,教師可以將教學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重點難點內容以一種更加直觀、具體的方式來進行表達,使教學過程更具針對性。而利用動畫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將知識內容以一種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逐漸感受到學習過程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而利用PPT這種形式,教師能夠將復雜繁瑣的知識內容以一種更加系統(tǒng)、有序的方式來進行展現(xiàn),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更具條理的學習思路,明確學習中的重點。
但在利用多媒體的過程中,也具有一些教學難度,教師很難把控應用多媒體的時機和程度??旃?jié)奏、高密度的多媒體教學很容易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分神,使學生逐漸將學習的重點放在教師對多媒體的運用方面,而忽略了真正所要學習的學科知識。因此,教師需要適度的進行多媒體的運用,針對實際的教育情況,合理的調節(jié)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多媒體的運用效果能夠達到最大化。
比如在學習“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這一章的時候,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人體調節(jié)的過程和人體調節(jié)的意義,并要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對于生物學習的能力。在生物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教學視頻,對神經元和細胞體等知識進行生動化的展示,讓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以此增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潛力。
(二)運用小組合作模式,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
想要在生物的教學課堂中體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教學活動,以此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生物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經過較長時間觀察可以看出,如果教師能夠根據(jù)學生學習基礎以及能力劃分小組,引導小組成員進行深入交流與討論,在切實調動每一位成員生物學習欲望的基礎上,也是提高教師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重要保證。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因為教師過分看重教材知識講解,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不能達到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效果?;诖耍@就要求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及時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思路,科學劃分學習團隊,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欲望,引導學生有效溝通,潛移默化地實現(xiàn)學習基礎與思維能力提高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師進行“消化和吸收”內容講解的過程中,該章節(jié)內容就是希望學生能夠了解與學習人體是怎樣消化與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作為與學生自身有著直接關系的學習內容,為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環(huán)境當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熟知的食物入手,適當拉近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然后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等進行小組劃分,每一個小組成員結合自身實力,領取相關的學習任務,在學生能力范圍中掌握教材知識點,為今后生物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的同時,也是教師打造高效生物課堂的重要保證。
(三)落實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在初中生物教材當中,包含了很多具有實踐性的知識,如果教師能夠開展實驗教學活動,在確保學生深度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也是學生學習水平明顯提高的關鍵。更為重要的是,實驗也是學生具備探索精神的重要保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制定實驗教學計劃,從學生現(xiàn)實學習能力出發(fā),然后在符合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實驗當中。同時,如果學生能夠自己動手操作實驗,則他們能夠更容易了解教材內容,然后深度學習與靈活應用。在此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整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分配給每一個小組具有針對性的探究任務,在營造活躍實驗學習環(huán)境的基礎上,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深入發(fā)展,當前社會各界人士關注的不單單是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也關注教師如何做好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工作。在當前初中生物課程教學過程中,站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視角下,教師所開展的高效課堂構建工作,就必須及時拋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教材內容為出發(fā)點與落腳點,通過多媒體以及小組合作等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生物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也能夠確保教師教學更具高效性,為學生今后的學習道路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任曉芳.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2020,(28):187.
[2]高鳳苗.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J].數(shù)碼設計(上),2019,(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