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核心素養(yǎng)是當代幼兒教育學關注的重點,早期科學閱讀對提高幼兒核心素養(yǎng)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本課題基于幼兒核心素養(yǎng)的相關理論,對早期科學閱讀方法的運用有了初步的實踐與研究。本課題不僅對早期科學閱讀的理論進行了梳理,還提煉了早期科學閱讀的指導要點,并結合幼兒教育教學特點,開發(fā)了小、中、大班各年齡段的相關內容,如科學童話、科學故事、科學詩、科學謎語等。為今后幼兒教育中的科學閱讀教育提供更多理論支撐,具有很高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早期科學閱讀,幼兒教育活動,核心素養(yǎng)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一)科技教育理念和滲透式科技啟蒙教育理念的提出
陶行知先生說:“想要造就一個科學的民族,必須培植造就科學的幼兒,由此才有科學的中國?!泵鎸?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和民族素質競爭更加激烈的趨勢;面對“科教興國”戰(zhàn)略全面展開,急需億萬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的實際,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幼兒的科學素質,包括科學意識、“熱愛科學”的情感、科學的態(tài)度、和學習、運用科學知識、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綜合品質等等,它不僅是實現“三個面向”、“科教興國”之基,造就億萬人才之源,更是實施素質教育之本。
國內對滲透式科技啟蒙教育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教師對小實驗、觀察、測量等科學方法運用的比較多,而早期科學閱讀的方法是較少運用的,表現在教師在教學中,雖然也使用科普畫冊、科學故事等方法,但并不知道這是一種科學閱讀的方法。因此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對幼兒科學探究能力、科學人文精神,培養(yǎng)教師科學方法運用的能力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人的個體發(fā)展的需要和終身學習的需要,我們認為在幼兒園進行早期科學閱讀是可行的、有利的,能進行嘗試和研究的,開展早期科學閱讀方法運用的實踐與研究也有助于豐富幼兒園科技啟蒙教育的方法。
(二)幼兒核心素養(yǎng)的相關概念
幼兒核心素養(yǎng)是當代幼兒教育學關注的重點。二期課改對幼兒核心素質能力發(fā)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終身學習、自我學習能力,教師應當培養(yǎng)幼兒運用各種手段獲取多元信息的能力,并使幼兒能進行獨立思考。幼兒核心素養(yǎng)是通過一系列科學的教學方法后,使得幼兒可以達到的綜合素質能力的標準要求。教師對幼兒的培養(yǎng)教育應該遵從幼兒核心素養(yǎng)的指導,任何教學活動要以培養(yǎng)幼兒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從而幫助幼兒順利具備基本的社會意識,并對社會規(guī)則有個初步的了解。幼兒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領要緊跟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即使得幼兒最終能長大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的核心目標。
(三)幼兒發(fā)展中閱讀能力的要求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的最終目的是為閱讀和書寫做準備。這要求幼兒教育最終達到兩個目標,一是讓幼兒喜歡聽故事、看圖書,二是讓幼兒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
首先,應該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條件,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還要注意引導幼兒體會標識、文字符合的用途。在閱讀環(huán)境和條件方面,應該提供一定數量、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富有童趣的圖畫書,并提供相對安靜的地方,盡量減少干擾,保證幼兒自主閱讀。在培養(yǎng)閱讀習慣方面,可以經常抽時間與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提供童謠、故事和詩歌等不同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讓幼兒自主選擇和閱讀。當幼兒遇到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時,要和他一起查閱圖書資料,讓他感受圖書的作用,體會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的樂趣。在標識和文字符合方面,可以向幼兒介紹醫(yī)院、公用電話等生活中的常見標識,讓他知道標識可以代表具體事物,還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幼兒體會文字的用途。如:買來新玩具時,把說明書上的文字念給幼兒聽,了解玩具的玩法。
其次,要經常和幼兒一起閱讀,引導他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理解圖書的內容,如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結合畫面討論故事內容,學習建立畫面與故事內容的聯系;和幼兒一起討論或回憶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引導他有條理地說出故事的大致內容;在給幼兒讀書或講故事時,可先不告訴名字,讓幼兒聽完后自己命名,并說出這樣命名的理由;鼓勵幼兒自主閱讀,并與他人討論自己在閱讀中的發(fā)現、體會和想法。還要在閱讀中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如鼓勵幼兒依據畫面線索講述故事,大膽推測、想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改編故事部分情節(jié)或續(xù)編故事結尾;也要引導幼兒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如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欣賞或模仿文學作品的語言節(jié)奏和韻律;給幼兒讀書時,通過表情、動作和抑揚頓挫的聲音傳達書中的情緒情感,讓幼兒體會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四)早期科學閱讀的重要意義
早期科學閱讀有利于擴展和豐富幼兒的科學經驗,激發(fā)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引導幼兒學習科學,幫助幼兒理解科學概念。早期科學閱讀還能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在已有科學經驗的基礎上,產生豐富的科學幻想,從而提高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力。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一)研究的目的
本課題希望通過對基于幼兒核心素養(yǎng)下的“科學閱讀”在幼兒教育活動實踐研究,明確早期科學閱讀的類型,開發(fā)幼兒園小、中、大班不同年齡的早期科學閱讀內容。并通過課堂實踐、共同研討、反思等形式,提高教師運用早期科學閱讀方法的能力。此外,還希望探索早期科學閱讀的途徑、活動形式,提煉早期科學閱讀的指導要點。
(二)研究的意義
早期科學閱讀對培養(yǎng)幼兒核心素養(yǎng)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培養(yǎng)幼兒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也可以使幼兒通過豐富的閱讀形式和閱讀材料對世界形成一個良好的認識,全面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因此,本文在基于幼兒核心素養(yǎng)理論體系的支撐下,對幼兒科學閱讀的一系列具體措施和內容題材進行了研究,旨在為今后幼兒教育在的科學閱讀教育提供更多理論支撐,具有很高的實踐意義。
三、課題研究的成果
(一)明確早期科學閱讀的概念與要領
1.早期科學閱讀的概念
早期科學閱讀是一種科學教育的方法,是指幼兒閱讀寓有科學知識的作品,包括故事、兒歌、謎語等,例如《幼兒百科知識》。
2.早期科學閱讀和早期閱讀兩者的差別在于“科學”兩字
早期科學閱讀和早期閱讀兩者的差別在于“科學”兩字。早期科學閱讀突出的是其具有的科學性,它的內容必須要體現科學,而早期閱讀只是符合幼兒的閱讀需要和其年齡特點即可。
(二)提煉針對不同年級階段的早期科學閱讀指導要點
1.小班的指導要點
通過單面單幅圖書的閱讀,例如幼兒成長圖畫書系列、小熊寶寶繪本系列、童話繪本系列。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指導幼兒學習觀察每幅畫面上的形象,理解畫面中形象的相互關系和具體畫面包含的內容。指導幼兒從畫面上的主體物形象動作,神態(tài)變化的背景轉化中,想象故事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和語言,從而連接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嘗試用語言表現自己的理解。
另外,可以將教學游戲化,在游戲過程中要圍繞閱讀重點開展相關活動,在生動活潑的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閱讀能力?;顒永?,“我最喜歡的一本書”讀書分享活動、“圖書漂流”書籍交流活動、“小小畫作家”模仿圖書繪畫活動等。
2.中班的指導要點
對于中班的孩子,可以適當的開展一些親子閱讀活動,讓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共同參與到閱讀中來,充分起到父母的言傳身教作用。還可以定期組織家長交流會,分享經驗與心得。
還可以開展早期的“寫作”活動,讓幼兒嘗試做個“寫家”:這里的“寫”,是指讓幼兒嘗試寫下自己的心里話或者知道的事情,比如寫便條、寫信,或者是寫一本故事書??梢宰層變河脠D文并用的方式來“寫”,也可以讓寶寶畫畫、說說、寫寫。
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計算機的介入幫幼兒學習書面語言,例如語音繪本、多媒體課件、背景音樂、特殊音效、動畫模擬等。值得注意的是,計算機輔助學習書面語言有助于幼兒對于多樣化閱讀途徑的認識。
3.大班的指導要點
大班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可以適應單頁多幅的圖書活動,例如《看圖編故事系列圖書》。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指導幼兒按順序觀察小畫面,理解一頁多幅畫面與完整故事構成的關系。要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與角色心理有關的畫面情節(jié),讓幼兒分析想象故事中角色表情與心理,性格的關系。還要有意培養(yǎng)幼兒對內容整合(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的整合;語言和其他學習內容的整合)、動靜交替的能力。
此外,還可以開展拼字組詞活動,讓孩子通過活動充分感受閱讀文字的魅力,對閱讀產生更大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幼兒對閱讀的愛好。
(二)開發(fā)針對不同年級階段的早期科學閱讀的內容
1.內容開發(fā)的依據
以早期科學閱讀各種類型的概念為依據,進行內容的開發(fā)。如科學詩是以向幼兒普及科學知識為主要目的,是科學內容與詩歌形式相結合的產物。它把科學知識用形象思維、擬人化手法,通俗、生動、有趣地表現出來,具有藝術的形象性和科學的知識性,是普及科學知識的工具。科學童話是用童話的藝術形式向幼兒傳授科學知識,達到童話性和科學性相統(tǒng)一的一種方法。
對于小班的學生來說,科學閱讀內容應當情節(jié)簡單,篇幅短小。角色要少,且形象鮮明。語言方面簡單易懂,如象聲詞、疊詞等。還要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經驗水平選擇的內容貼近生活。
對于中大班的學生來說,科學閱讀內容可以有一定情節(jié),角色較多。要注重語言優(yōu)美,詞匯豐富。主題要明確,內容有一定連貫性。并結合中大班幼兒年齡特點、經驗水平選擇的內容貼近中大班幼兒生活。
2.內容開發(fā)的分類
根據早期科學閱讀各種類型的概念,我們將收集的童話、故事、詩歌、謎語等,結合小、中、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之進行分類劃分。謎語可以分成小班和中大班,而科學故事和科學詩則分成小中班和大班。
3.內容與主題的結合
我們將科學童話、科學故事等與我們開展的主題活動相結合,豐富了主題活動的素材。如根據主題活動《春天來了》,我們將科學童話《小蝌蚪找媽媽》,科學詩《春雨》、《迎春花》、《柳樹的頭發(fā)》等融入到其中。
(三)活動開展的形式
開展形式有集體、小組、個別等多種形式,我們還利用幼兒園專用活動室,開展低結構的活動,通過早期科學閱讀的開展,讓幼兒積累相關的科學經驗。
案例:羿羿和堯堯在一起看一本“秋天里”的圖書,羿羿說:“我找到了,你看樹葉都掉下來了,樹葉變成黃色了,小動物在玩樹葉?!薄拔铱吹胶枚嗟挠衩缀偷咀?,我知道它們成熟了?!?堯堯說,“你記嗎?我要記錄了。” 羿羿一邊說一邊記錄,只見他畫了許多的落葉,堯堯看見羿羿在記錄,他也記了起來,他畫了玉米……
從案例中可見,幼兒在低結構活動中對科學經驗的積累是自由的、自主的構建的,有助于幼兒自主地獲得一些科學概念。
(四)科學閱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幼兒進行科學閱讀需要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我們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方面主要選擇了三種環(huán)境,來充分調動幼兒的視覺和聽覺感官。第一個環(huán)境是窗臺,第二個環(huán)境是將圖書懸掛起來,第三個環(huán)境是書櫥。
案例:書櫥是孩子們最愛的小天地,仔細一看,發(fā)現有艷艷、小澤、安安、曉娟等,很多小朋友都在這里。艷艷有一個長大要當科學家的夢想,她看的是《生活中的科學知識》叢書。小澤喜歡吃蔬菜,她在看蔬菜圖書,邊看邊想著不知道今天晚上媽媽會給她炒什么蔬菜呢。安安從小就喜歡飛機高鐵,他正拿著交通工具圖書翻得津津有味。曉娟在看四季圖書,當看到冬天的時候,她想起去年冬天下的最大的一場雪,她和爸爸媽媽出門去堆了一個雪人,還用樹枝給雪人做了一雙手。孩子們在這片小天地中,徜徉在書海中,充分享受著閱讀的樂趣。
從案例中可見,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可以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閱讀的小天地,保證幼兒科學閱讀的質量,而巧妙的將閱讀環(huán)境設置在可以增加幼兒閱讀的興趣。
關于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應當注重以下幾點:
(1)選擇適合其年齡特點的圖書;
(2)學游戲化、重點突出、生動活潑;
(3)文體的多樣化;
(4)多元閱讀途徑的嘗試。
上海市松江區(qū)永豐幼兒園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