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順
摘 要:說話能力是一個人思維,語言,智力,閱歷的綜合體現(xiàn)。中學生處于提升說話能力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候加強對學生說話能力的引導和培養(yǎng),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交際能力以及未來發(fā)展。本文的主旨在于通過切實可行的培養(yǎng)策略,幫助教師找到契合中學生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學生 ; 說話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培養(yǎng)中學生的說話能力,要從語文基礎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說話意識,強化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同時創(chuàng)造多種說話場景來鍛煉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并且切實加強教師的說話引導作用,提升教師的說話魅力。中學生對于說話有著強烈的學習欲望,教師要樹立人本意識,秉持科學方法,培育學生的說話自信,促進學生說話能力的顯著提升。
一、夯實中學生的語文基礎
說話需要調動語言詞匯,需要對字詞語句進行組織和安排,說話的基礎才能得到保障。對此,教師要注重語文基礎學科的教學,引導學生多讀,多說,多聽,多寫,積累說話語匯,提升說話魅力。教師可以經常向中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書籍,可以是名人名著,可以是傳統(tǒng)經典,潛移默化中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優(yōu)秀的語言文字能夠提升學生的說話品味,糾正庸俗化的語用習慣,很多中學生的語言大白話居多,甚至經常性的使用網絡用語,乃至不時爆出一些臟話,降低了說話的魅力,教師要認識到提升中學生說話能力的緊迫性,借助于優(yōu)秀語言文本,涵養(yǎng)學生的精神品質,對學生的語言使用行為進行切實的引導。
二、務必鼓勵學生多說多練
當前,很多中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嬉戲和網絡小說的閱讀之中,開口說話的機會少,加之很多中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身邊缺少說話和交流的同齡伙伴,說話能力受到限制。教師應該多給學生營造一些主動說話的機會,在課堂上多一些提問和交流,在課間多一些互動,在課后多組織一些說話活動,通過說話頻次的增多,使學生的說話能力建立在穩(wěn)固的基礎之上。與此同時,對于那些不愛說話的學生,教師要多一些鼓勵,使學生借助于說話能力的提升,感受到說話和交往的快樂,打開學生的封閉心理。此外,教師還可創(chuàng)新,比如讓喜歡說話的學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組成同桌,帶動性格內向的學生主動說話,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受制于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都會有意無意的壓制學生說話,比如讓學生安靜聽講,對于學生的主動思考也會采取漠視的態(tài)度,這樣的教學行為需要改進,才能釋放學生的說話潛能。
三、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說話場景
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需要加強實踐,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說話場景。比如可以開展演講會或者辯論會,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如“中學生應該不應該參與社會實踐?”“學習好就意味著未來一定會成功嗎?”“中學生應該不應該攀比和追星?”等等,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辯論,鍛煉學生的思維敏捷度和語言組織能力。此外教師也可以借助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語言類節(jié)目,如《脫口秀大會》,《圓桌派》,《老梁故事匯》,《開講啦》等,通過現(xiàn)場說話情景的展示,帶動學生進行說話練習,必要時候模擬節(jié)目內容進行班級活動,讓學生也感受一些脫口秀和講故事的語言魅力,激發(fā)學生對優(yōu)秀表達能力的向往。而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教師也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代替老師,參與一日班級管理活動,借此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素養(yǎng)和管理素養(yǎng)。
四、拓展說話能力培養(yǎng)思路
提升中學生的說話能力,要在不斷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不斷嘗試更加新穎的方法,契合中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比如教師可以借助于微信等平臺開展故事接龍大賽,教師起頭,學生每人一句或者一段進行續(xù)寫,可以是語音,可以是文字,借此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再比如教師可以開展短視頻大賽,學生在課外借助于手機錄制生活說話場景,然后真人出鏡進行生活場景的描述或者生活感悟的抒發(fā),這種方法利用了時下流行的短視頻,既能增加學生的參與興趣,也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此外,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還需要結合家庭生活和社會活動進行,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家長在家庭生活里鼓勵孩子多說,不要刻意壓制孩子,而教師也可以經常帶領學生參與一些社區(qū)活動,如植樹和敬老愛老活動等,通過真實的對話場景,來激發(fā)學生的說話動力??傊f話能力的培養(yǎng)在創(chuàng)新意識的引導下一定會變得更加順暢。
五、循序漸進,積極評價,科學指導
說話能力的提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需要教師有耐心,有恒心,切忌求全責備,要在相信中學生說話潛能的基礎上,循序漸進,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一些學生會在說話能力的提升過程中感受到壓力,甚至妄自菲薄,承認自己沒有說話天賦,這是不對的,需要教師積極評價,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一絲成長要及時贊美,使學生不斷獲得進步的動力。為了改善學生的自卑心理,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講演說家的成長故事,從沉默寡言到口才了得,增強學生的自信。此外,說話需要技巧,因此教師還應該教給學生一些說話的方法,比如不吝贊美,激發(fā)對方的說話欲望;善于傾聽;把握說話的分寸和場合;增加幽默語言,化解緊張心理;用自己的真誠感動對方;不說別人的缺點,等等,讓學生在摸索中體會這些技巧的用處,定期開展說話技巧分享活動,使學生的說話技能逐漸得到改善。
六、教師要提升自身的說話魅力
教師在和學生的接觸中,主要是通過對話進行的。因此教師的語言魅力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說話能力。如果教師的說話風格幽默風趣,充滿情感力量,語言多變,形式靈活,待人接物充滿真誠友善的態(tài)度,勢必會激發(fā)學生向老師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要積極提升自身的說話素養(yǎng),在和學生的對話交流中注重語氣的適宜和語言的豐富,以優(yōu)秀的說話能力去感染學生。教師要多向說話能力突出的同事學習,了解和分析他們的說話技巧,同時借助于網絡課程來增強說話能力,向語言大師學習,也向身邊說話能力強的學生學習,本著平等交流的態(tài)度,才能不斷進步和成長。
總之,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持之以恒,不斷強化學生對說話能力的重視,鼓勵學生勇敢表達,通過聽說讀寫的有效結合,鞏固學生的語匯,培養(yǎng)學生的素養(yǎng)。教師也要認識到自身的價值,提升說話水平,形成導向力量,為學生說話能力的高效提升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昌勇.淺論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J].中華辭賦,2019(04):7.
[2]尹大力.淺談中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J].中華少年,201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