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幼花
【摘 要】 語文課堂提問是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課文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師開啟學生思維的鑰匙和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的杠桿。西方學者德加默曾說過:“提問得好即教得好?!庇纱丝梢?,有效的語文課堂提問對提高語文教學水平,特別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提出了結(jié)合日常教學,對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深入研究,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提問? 有效性
從古至今,課堂提問向來必不可少。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學中常常用一些巧妙的提問,引導學生進入“憤”、“ 悱”的境界。這時,他們的注意力是集中的, 思維是敏銳的, 想象是活躍的, 老師略加點撥就可豁然開朗,教學成效很大。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活動很多時候是由教師引導的,課堂提問,是教師引導的重要方式。以課堂提問的存在問題為抓手,深入研究提問與導答,更有效地指導學生學習,從而達到有效教學,全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一、遵循編排特點,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統(tǒng)編教材從三年級開始,每個單元都設有單元導語。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導語點明了主動提問在閱讀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的基本要求。這個單元由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組成。精讀課文具有示范和指導作用,略讀課文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策略展開閱讀。這幾篇課文內(nèi)容之間聯(lián)系非常緊密,按照從“全文內(nèi)容和部分內(nèi)容提問——從不同角度提問——學會篩選問題——遷移運用策略”的順序進行提問訓練,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是這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這篇童話故事的閱讀導語提出了“讀課文,積極思考,看看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的要求?!厄鸷屠走_》和《呼風喚雨的世紀》是兩篇說明文,同樣也是要求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提出相關問題。散文《蝴蝶的家》要求學生能夠?qū)μ岢龅膯栴}進行分類,并對最有價值的問題試著解決。從這幾篇課文的教學要求來看,從開始提出問題到和同學交流提出的問題,然后就提出的問題進行分類,最后試著解決問題,教材對提問的要求是逐步提升的。教學時,教師要遵循教材的編排規(guī)律,以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策略內(nèi)容融合,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在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把策略教學與教學內(nèi)容結(jié)合起來,以避免閱讀策略與單元內(nèi)容割裂開來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把學生提出問題與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深入理解文本;同時,使學生不僅理解了超聲波與無線電波的特點,而且也掌握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例如,《蝙蝠和雷達》一課的教學,怎樣處理好閱讀策略與課文內(nèi)容之間的關系呢?教師可讓學生先進行閱讀,自主提出問題;然后,再把學生的問題清單通過課件展示出來,讓學生讀讀清單,說說自己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最后,教師再引領學生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理解課文問題時,首先,讓學生回答“無線電波和超聲波一樣嗎?這個問題是就課文哪一部分提出的?”這一問題。其次,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的相關段落,并畫出相關語句,讀后交流匯報。其三,找出文中描寫無線電波的語句,感受作比較這種說明方法的特點。
三、依托課后習題,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在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的閱讀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他們更加關注的是自己的體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注重對學生進行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豌豆》一課的教學中,許多教師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提問方法的教學上,而忽視對學生提問意識的培養(yǎng)。那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呢?教師可以以課后習題為依托,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如,習題一“讀完課文,把你的問題寫下來”,重在激發(fā)學生的提問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提問的習慣;習題二“小組交流,仿照下面的問題清單整理大家提出的問題,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旨在讓學生明白:既可以針對部分提問,也可以針對全文提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還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提問的策略進行提問。
四、合理激勵,提高積極性
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提高效率,就必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
首先要信任、尊重學生,以“朋友和共同學習者”的身份與學生相處,創(chuàng)設一個融洽、和睦、協(xié)調(diào)的課堂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其次要賞識激勵每個學生。人需要賞識,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更不例外。當學生得到賞識時,就信心十足,增強了學習的動力。教師要在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xiàn)中多發(fā)現(xiàn)可以肯定的東西,對學生的答案,加以贊賞。即使錯誤的也可以從思維方式、答題方式或態(tài)度上加以肯定。至于答錯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用多種手段讓其自己認識并糾正,只要糾正對了還要贊賞,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成績,以利再學。學生答題正確了,教師可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樣”、“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語言予以贊賞。
總之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階段,閱讀教學是課程的核心組成部分,閱讀策略單元是一個有機的、系統(tǒng)的整體,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途徑和重要手段。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提問閱讀策略不始于語文教材,也不終于語文教材,應該延伸出去,發(fā)展于學生接觸到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書。
參考文獻
[1] 林云萍.小學語文基于提問教學的技巧[J].小學生作文輔導(三四年級版),2019(000),006.
[2] 龔潔.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