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本文對小學英語“三導式”繪本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概述和探索,并結合課例闡述小學英語“三導式”繪本閱讀教學策略的運用,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三導式”;繪本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姚占佳(1982-),女,漢族,廣東東莞人,廣東省東莞市企石鎮(zhèn)東山小學,小學英語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英繪本閱讀教學。
一、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到,合理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符合實際、貼近生活的知識,將教、學、用充分地結合起來,努力將學生的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培養(yǎng)他們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具有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英語繪本閱讀是目前小學生學習語言最方便的方式,也是最重要的途徑,還是一種兒童獨特的學習方法,因為繪本中的語言往往比教材中的語言更真實、更豐富。英語繪本閱讀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促進他們更加全面、健康發(fā)展。在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我嘗試運用小學英語“三導式”繪本閱讀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二、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對英語繪本教學不夠重視。一些英語教師把英語繪本看作中文課外書,把對待中文課外書的方法用于英語繪本,把繪本作為一種課后作業(yè)或學習任務布置給學生。
2.英語繪本的教學方法不當。一些英語老師只要求學生獨立閱讀,或者在課堂上作簡單的講解和翻譯,缺少對學生閱讀情況的評價,這是難以達到有效性的,導致繪本教學只停留在形式。
3.英語繪本教學方式沒有創(chuàng)新。在英語繪本教學上有些英語教師采用的是傳統(tǒng)方式的默讀閱讀,只是提出問題,讓學生默讀后回答問題,沒有加入一些豐富性、多元性的因素,長期這樣就會變?yōu)槔咸资降拈喿x教學,不能有效地調動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小學英語“三導式”繪本閱讀教學策略的概述
小學英語“三導式”繪本閱讀教學策略:閱讀前引導預測,激發(fā)興趣;閱讀中引導理解,發(fā)展思維;閱讀后引導創(chuàng)編,鞏固提升。
閱讀前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片并預測故事內容,引導學生關注封面圖片中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
閱讀中指導學生閱讀,理解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策略。由教師懸念設問引導學生讀圖文,在閱讀中思考和理清故事主題、線索等,對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目的進行深入了解。學生經過反復閱讀,與繪本進行不同方面的深度交流,最終理解繪本中所蘊含的思想和內涵。
閱讀后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故事配音、創(chuàng)編故事、續(xù)編故事等拓展活動;還可以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圖片,并將其制作成mini book;也可以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自己最喜歡的一個人物或動物,并將其制作成一張小書簽;還可以讓學生畫出故事發(fā)展過程圖或思維導圖進行復述故事等。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方式來展示自己對繪本的理解,既有趣又充滿個性。
四、小學英語“三導式”繪本閱讀教學策略的運用
繪本的選擇應該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繪本故事的語言要簡潔,而且故事要有童趣。本文以“Tiger Is Coming”這一教學案例,探討如何運用“三導式”繪本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這一繪本故事是選自《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一級上》,本故事介紹了小動物為了給老虎一個大驚喜,根據自己的身體特征分別躲藏到不同的地方,小動物以特有的方式給老虎過生日,體現了小動物之間的友好情誼。
1.閱讀前引導預測,激發(fā)興趣。在熱身部分,播放與繪本主題有關的歌曲或以頭腦風暴等方式激活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接著利用封面圖畫的信息,巧妙地進行有效提問,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分析、猜測和討論,激發(fā)學生閱讀繪本故事的欲望。通過閱讀封面,讓學生知道每個繪本故事的語言背景,然后學生在這個語言背景的基礎上對故事的主要內容進行預測,幫助學生整體理解故事。這也是符合語言教學規(guī)律的,語言是一個整體,學習語言需要從整體到局部的漸進過程。
(1)學生預測封面。[教學片斷1]View the cover.展示繪本的封面,教師提問: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引出動物的主題,接著引導學生關注封面圖片中的細節(jié),猜測書名:What's the name of the story?
(2)學生預測故事內容。[教學片斷2]View and predict.讓學生帶著問題“Tiger is coming, what happened”瀏覽繪本的圖片,并對故事的主要內容進行預測。
建立信息差,讓學生預測故事發(fā)展的過程和結局,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大家都想馬上開始閱讀故事。從閱讀繪本封面到瀏覽繪本中的圖片,充分利用圖片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視覺素養(yǎng),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閱讀中引導理解,發(fā)展思維。通過圖片環(huán)游學習繪本,注重引導學生關注圖文信息,引導學生以故事的內容和情感這兩條主線多層次地對繪本故事進行內化。教師可以根據繪本故事中的人物或動物的表情,設計一些有懸念的問題或活動,引導學生關注圖片的細節(jié),體驗人物或動物的情緒,有助于理解繪本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內化語言知識,培養(yǎng)英語閱讀素養(yǎng)。
(1)學生自主學習。[教學片斷3]Read and fill.展示繪本第2頁的圖片,教師提問: Where are the animals?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room? 學生回答后,老師繼續(xù)提問:The tiger is coming. What would they do? 并讓學生把圖文相結合嘗試填空:Tiger is coming. Let's .
[教學片斷4]Read and match.教師說:The tiger is coming. The animals want to hide. Where do they hide?讓學生把圖片與相應的句子連起來。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和讀文本,讓他們完成學習任務,培養(yǎng)學生根據圖文捕捉關鍵信息的能力。
(2)學生討論交流。[教學片斷5]Discuss and say.展示繪本第7頁,讓學生兩人一組討論解決問題:There is no time for Zebra to hide.If you were Zebra, where would you hide? 讓學生試著說出Zebra可能躲藏的地方。
[教學片斷6]Think and say.繼續(xù)展示繪本第8頁的圖片,教師提醒學生觀察 Zebra的表情和窗簾,回答問題:Why does Zebra hide near the curtains?引導學生理解Zebra躲藏在窗簾旁邊是因為窗簾和自己的條紋一樣,老虎就認不出它,體現了小動物的聰明才智。
(3)學生對比學習。[教學片斷7]Look and choose.首先展示繪本第9頁,讓學生認真觀察并回答問題:Tiger comes in and roars. How does tiger feel?繼續(xù)用課件展示繪本第11頁的老虎圖片,提問:How does tiger feel at last?
接著教師提問:Why is tiger happy at last? 學生帶著問題獨立閱讀繪本,找到了老虎的心情由憤怒變成快樂的原因: 老虎進入房間后,沒有發(fā)現任何動物,大聲喊叫。結果,所有的小動物都跳了出來,高興地對老虎說:“Happy birthday!”結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4)學生朗讀繪本。[教學片斷8]Listen and imitate.播放繪本的錄音讓學生跟讀,然后同桌兩人一起指讀故事。
(5)學生總結評論。[教學片斷9] Say in group.教師說:I like the giraffe. It's friendly. 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Why? 讓學生4人小組互相交流。接著讓學生說一說: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讓學生感受小動物之間的友愛情誼,培養(yǎng)學生友愛他人、互相關心的良好品質。
除了關注繪本故事的內容主線外,對繪本內涵的情感主線“The tiger is angry”到“The tiger is happy”的挖掘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情感去閱讀,以故事的主角去體驗,讓學生成為故事的一部分。這樣,學生會對繪本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不僅僅停留在文本的表面。在不同層次的輸入與內化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不斷關注圖文信息,讓學生更好地關注故事的內涵,發(fā)展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斷性思維能力。
3.閱讀后引導創(chuàng)編,鞏固提升。閱讀后的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可以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系所學的繪本故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或對繪本故事的情感進行討論和思考,也可以續(xù)編繪本故事、創(chuàng)編新的繪本故事,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思維能力,開闊閱讀視野。
[教學片斷10] Make a story改編故事:假如動物們在教室里,老虎來了,動物們會躲在哪里呢?請同學們8人一組改編故事進行表演。
表演故事和創(chuàng)編故事是鞏固運用中一種高層次的輸出方式,是對繪本故事的拓展、遷移和升華。在表演和創(chuàng)作故事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運用在繪本中所學的語言文化知識,還需要運用一些小策略和小技巧,如小組合作、想象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這樣學生在運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可以提升成就感和自豪感,有利于不斷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五、結語
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能促進學生英語語言的積累、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思維的激活、情感的豐富。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不僅讓學生學會閱讀,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整體發(fā)展,而且讓學生從閱讀中感受到學習、創(chuàng)造和成長的快樂,在繪本閱讀中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琳,王薔,程曉堂.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高晶.感受繪本,享受閱讀——淺談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20(6):76-77.
[3]王慶.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英語課堂運用繪本開展閱讀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116.
[4]王英華.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實用指南[M].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9.
[5]張歆昊.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策略[J].江西教育,2020(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