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標
【摘要】一線教師都有這樣的經歷:初中學生進入青春期階段,往往很難聽進教師的教育。其實,學生進入到青春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會發(fā)生較大的改變,他們在成長中需要人文關懷,在挫折中需要心理輔導,以此來度過生理、心理和行為上的突變階段。因此,這個階段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尤為重要。學校作為育人的主陣地,在此階段應當對其加以重視,通過德育活動,將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和學生實際遇到的問題、心理需求融合起來,幫助學生在青春期階段專心學習,形成健康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培養(yǎng)良好的綜合素質。本文主要談論在初中德育中所要關注的人文關懷問題和心理疏導問題,旨在尋找出能夠提高德育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途徑,幫助學生在初中階段順利度過青春期,成為身心健康、品德優(yōu)秀、行為優(yōu)良的學生。
【關鍵詞】初中德育;人文關懷;心理疏導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育質量需要在學生的身上體現。初中學生正邁進青春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行為等方面發(fā)生了變化,很容易影響到教育的效果。針對學生的青春期教育,初中德育必然要通過對學生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來幫助學生以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進行初中階段的學習,學校和教師應重視初中德育中的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構建豐富的德育內容,加強人文關懷,深入學生當中對學生開展心理疏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品德素養(yǎng)。
一、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含義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要求,這不僅對于黨員群眾適用,對于學校教育學生,同樣也適用。
對于學校來說,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屬于德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通過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支持幫助有需求的人獲得尊重,獲得自信,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念以及改進問題心理的德育過程,它能幫助有需求的人在人生、文明、道德品質、思想意識等方面獲得一個新的認知,是促進文明社會建設和發(fā)展的必要措施之一。人文關懷主要指的是對“人”重視,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以人為本”,尊重人的主體性,尊重人的個性特點和文明素養(yǎng),關注人的生活和生存與未來的發(fā)展,在不違反社會道德和法律的基礎上積極開放人對權利自由的追求,對個性發(fā)展的需求。
心理疏導主要指的是對于心理有問題或是有需求的人以“人性化、道德化、科學化”的方法進行疏泄和引導,幫助其走出心理困境,改變其自我認知,提高其行為能力和改善自我發(fā)展,讓其感受到來自于人文的關懷和人們的溫暖。心理疏導的方法主要是以提高有心理問題人的認知、引導其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采取同情心勸說、專業(yè)性解釋、認可欣賞和鼓勵等方式進行 “梳理、泄壓、引導”。具體操作可以選擇用語言交流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活動交流的方式,以及其他方式開展。其方法靈活豐富,目的是要讓有心理需求的人感受到幫助者的真摯情感、熱誠態(tài)度,從而減少心理的抵觸,打開心窗聽從別人的疏導。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相互結合,便是德育中針對青春期特殊教育的重要實施手段,目的是幫助處在青春期有需求的青少年能夠重新樹立自信心,解決實際問題需求,獲得人生價值觀念。
二、新時代下初中生的特點
新時代下初中生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家庭有父母的關心,學校有教師的愛護,他們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物資保障,有信息技術的支持可以通過網絡拓展視野和學習文化知識,無論是生活、物質還是文明道德方面都有一個飛躍性的提升。但也正是這些優(yōu)越的條件,導致部分的初中學生心理承受壓力不強,或是缺乏基本的社交關系,出現了攀比、缺乏責任感、不尊重父母師長等不良行為。部分學生還沉迷于網絡世界,造成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缺乏,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技能較差等。
盡管當下新時代初中生存在著諸多問題,但其優(yōu)勢和特點也較為顯著。比如,新時代初中生因為從小接觸網絡或通過它渠道對世界的認知較為完善,總體上具有較好的行為意識和道德品質,大部分學生在小學教育中已經養(yǎng)成了比較規(guī)范的行為習慣。他們在這個開放多元的社會里,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耳濡目染,自身也不自覺地吸收了多元文化,從而使他們的個性明顯和特點顯著。雖然豐富的物質生活、良莠不齊的娛樂文化以及青春期叛逆、自我等因素影響了一部分學生的個性和人格,但大部分學生還是比較好地處理了這些因素對自己成長和發(fā)展的影響,學習上依然取得顯著的進步。據筆者連續(xù)多年的調查,實際上在初中階段出現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還是極少數的,大約只有0.1%-0.2%左右,然而,有輕度或中度心理障礙的學生就稍為多了些,特別是“00后”的一代,尤其是去年因為新冠疫情采取線上教學以來,有輕度或中度心理障礙的學生大有增長的趨勢。據筆者剛調查出來的結果,大約有6%的學生出現性格或行為需要進一步改善的情況,比以往4%左右的比例明顯升高。然而,學生總體上的學習成績卻有所提高,中考的平均分每年都略有提升,也說明大部分學生的思想認識、學習態(tài)度和行為習慣還是良好的。
三、加強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必要性
雖然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只占少數,但如果不加以正確疏導,可能也會影響到身邊的其他人,影響到學校的德育效果。事實上,初中學生還處于知識層面不高、人生價值觀念還未成熟階段,且因為青春期的原因,個性特點強烈,心理需求和想法諸多,如若沒有一個正確的引導很容易在此時鉆了牛角尖,走了彎路,甚至會誤入歧途毀了自己的一生。部分學生由于性格等原因,與家長和教師缺乏基本的溝通,加上經歷少,心智不夠成熟,缺乏辨別對錯的意識等,容易影響學習和生活。另外學生此時的個性非常強烈,很容易產生偏激行為,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哪怕是成績好的學生,也很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自信。一旦出現不健康的心理,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正確的引導,不管哪一種類型的學生,思想品德、學習成績以及生活質量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學生一旦離正能量的康莊大道愈來愈遠,最終毀掉的必然是自己的身心發(fā)展和前途命運。
因此,在初中學生時期,學校的德育工作至關重要,作為教師要重視德育工作,加強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讓學生能夠在青春期時期安心學習,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念和人生目標,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加強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教師要深入學生群體中,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狀況,嘗試靈活多變的方式與學生溝通,增進情感交流,發(fā)現學生的問題和需求,以引導和滿足學生正確需求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