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潤媚
【摘要】如今,信息技術的應用滲透在生活、學習、工作的方方面面,學校教學亦不例外。微課以其短小精悍、方便使用的特點,在信息技術的諸多應用中脫穎而出,成為教學界的“寵兒”。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后,學生居家學習期間,微課更被廣泛使用,成為小學數學教師進行課堂輔助教學的重要工具之一。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必須意識到微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選擇微課或制作微課時,進行合理地選材,以創(chuàng)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選材
新課程改革倡導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構建高效的課堂模式。尤其在小學階段,倡導學生減負的大環(huán)境下,更要從課堂40分鐘要質量。而微課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無疑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對人才提出了時代的要求。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學習的途徑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學生獲取信息的來源不再滿足于教授者的話語、書本上的知識。對教師而言,課堂的教學內容要豐富;于學生而言,學習的視角要開闊。而微課的使用,正好打破了教材和課堂的限制。
微課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之一,不是每一節(jié)數學課都要使用微課。教師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合理使用微課。
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微課選材的一般思路
根據課堂的教學內容,微課可以制作成不同的類型,放到課堂教學的某一環(huán)節(jié)中或者多個環(huán)節(jié)中。
1.課堂的引入環(huán)節(jié)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為迅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引入環(huán)節(jié)中使用微課。微課在課堂引入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的作用主要是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盡快進入課堂的學習狀態(tài),了解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境。因此,在選材方面,應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具體的、生動有趣的、能吸引學生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圓》的第一課時“圓的認識”時,可以選擇一些圓在生活中的應用視頻,如“森林運動會”的自行車比賽,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車輪是圓的選手騎得最快?或者生活中的車輪,為什么選擇圓形而不是其他形狀?!苯處熆衫谜n件或者flash等軟件模擬出其他形狀的車輪與圓輪作比較,進行錄屏制作,給予學生直觀的生活感受:圓與其他直線圖形有什么區(qū)別?為什么車輪要用圓形?這樣在激發(fā)學生好奇的初始狀態(tài)的同時,種下了思考的種子。
2.課堂的探究環(huán)節(jié)
在課堂探究環(huán)節(jié)中,微課能詮釋分解學習內容的重難點,模擬數學實驗,虛擬現實情境,使學生化抽象為具體,抓住關鍵,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圓柱與圓錐》中“圓柱的體積”時,采取的是轉化的思想,即把圓柱的體積通過割補的方法轉化成求長方體的體積。此時,使用微課進行模擬數學實驗,更能讓學生體會深刻??梢允褂胒lash或者幾何畫板等工具,模擬出轉化的動態(tài)過程,錄屏制作成小視頻;可以自行制作圓柱體,并人工演示轉化的過程,用錄像機或手機記錄下來;甚至利用網絡資源和錄屏軟件,把實驗過程記錄下來,供學生學習。例如,在二年級下冊《數據收集與整理》中,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有多種方式,怎樣才能讓學生體會表格和“正字”記錄法的優(yōu)勢呢?在微課的選材上,教師可以對經過學校附近的車輛情況進行錄像,在課堂上供學生觀察。由于車輛的通行是動態(tài)的,除了要對車輛進行分類,數據的記錄也要迅速,從而讓學生親身體會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利用微課模擬數學實驗或者現實情境,能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數學知識的動態(tài)美,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也能讓學生體會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3.課堂的總結環(huán)節(jié)
在課堂的總結環(huán)節(jié)中,微課的選材根據總結的目的不同,選擇的內容也不相同。例如,四年級上冊《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第一課時需要鞏固計算方法的,應選擇把演算過程制作成微課,供學生反復觀看。又如,學習圓周率時需要學生感受我國古代數學的成就,可以選擇祖沖之和《周髀算經》的科普視頻作為微課內容,以增加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yǎng)。若需要對整個單元的知識進行總結,可以制作知識整理或者思維導圖視頻,供學生學習觀看。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選材的注意事項
第一,時長的控制。一節(jié)課的教學時間是固定不變的,微課是作為課堂輔助教學的手段之一,時長應該控制在合理的范圍,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不破壞正常的課堂節(jié)奏。尤其是小學生的課堂專注力的維持時間較短,因此教師在進行微課制作或選材時,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個體特征,合理地分配時間。
第二,容量的控制。微課是以短視頻的方式呈現的,因此微課制作或者選擇時,視頻的容量不宜過大,否則不利于傳播。但也不宜因為追求小容量而損耗畫面的質量。
第三,內容的選擇。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微課的對象是學生,這就要求微課的內容必須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選擇的內容應當健康向上,語言簡單易懂,形式多樣,多采用動畫或者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
第四,形式的選擇。微課的形式不止一種,切忌單一。微課打開了教學的空間,讓學生們了解了學習途徑的多樣性。教師不應當止步于此,應思考微課選材的多樣性,嘗試把一些App與當前的現代教育技術結合起來,創(chuàng)建出學生喜聞樂見的微課新模式,讓學生在微課課堂上體驗學習的樂趣,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的意識與能力。
微課作為課堂輔助教學的手段,能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微課的選材上,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微課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開展數學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陳磊.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信息技術教育,2020(49):232.
[2]高瑩.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導入方法探究[J].新智慧,2019(28):97.
[3]陸虹.小學數學這樣教:一名數學特級教師的修煉之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68.
[4]王云燕.互聯網時代小學數學課的微課模式應用分析[J].科技資訊,2020(28):42-46.
[5]王玲.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探究[J].信息技術教育,2020(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