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初中和高中的基礎階段,小學生的身心發(fā)育并沒有這么健全,需要教師調動他們對學習的熱情,激發(fā)出他們的能力,才能有效提升課堂的效果和教學質量。語文,作為在校階段從始到終貫徹的一門學科,也是積累個人文學素養(yǎng)的一門學科,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語文往往有太多文字的描述,倘若教師只是以單一的教學形式進行授課,難免課堂會枯燥,枯燥的課堂往往會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從而會使學生對待語文的學習熱情并不是那么高漲,尤其是充滿活力的小學生,那往往會對枯燥的事情更加厭煩,從而降低語文課堂的效果。因此面對此情況,教師們需要分析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所存在的問題,利用情境教學讓小學語文課堂生動起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真正“活”起來。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境教學? 增效
【中圖分類號】G623.2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7-0102-02
傳統(tǒng)小學語文課堂往往是教師向學生單向地傳授知識,一味地向學生灌輸各路文人墨客的思想,忽略了學生在課堂的主動性和主體地位,缺少師生間有效的互動,這種授課方式嚴重降低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和積極性,同時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效率,并且也無法滿足現代學生對課堂的需求,因此,這種教學方式急需改變。情景教學法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它的出現大大改善了傳統(tǒng)小學語文課堂的現狀。情境教學法通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的各種具有生活色彩的情景,使教學課堂變得鮮活,讓學生們從各種情景中掌握文學知識和生活經驗,不僅讓學生獲得樂趣,教師們的教學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并且這種教學模式也給教育帶來了更多機遇和夢想。
一、現狀分析
(一)課程改革后,教師的教學方法依然沒有太大改變
在課程改革后,教師們無法從以前的教學模式中完全抽離出來,部分教師還是會按照以前的教學方法或者已經改革的教學方法仍然有著之前教學方法的痕跡,無法真正使用新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對于部分教師來說,對新課改的理解并不完全,不能正確處理知識和能力的關系,還是像之前一樣重視知識的傳授,卻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機械地讓學生背誦記憶,這樣只會更加加重學生的負擔。尤其是在比較偏遠的地方,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是過于傳統(tǒng)和機械化的。
(二)教師一味地追求課堂創(chuàng)新的形式,卻忽略了教學的實際效果
很多教師在了解新課改的要求之后,就急于改變課堂的現狀,無限創(chuàng)新課堂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了許多形形色色的教學活動,但是教學效果的提高并不明顯,這是由于這些創(chuàng)新的教學活動對于教師來說并不能很完美地按照自己所預想的情況進行。并且這些教學活動在課堂上進行時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教師并不能提前預想,然后完美解決,這就造成了課堂的混亂。其次,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置了許多創(chuàng)新的教學活動,但是創(chuàng)新活動的數量過多,導致教師在課堂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手忙腳亂,學生們并沒有真正地掌握知識,能力也沒有得到提高,這節(jié)課就只能算是徒有其表,而且還損失了課堂原有的效果,并沒有達到新課改的要求。再者,部分教師思想過于兩極化,從之前的“教師就應該傳授學生知識,不注重學生的提問和反饋”變?yōu)楝F在的“完全讓學生在課堂占據主導地位,而忽略了自己引導學生的重要性”,這種情況也并不符合我們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改革的要求。
(三)教師對教學的硬性指標過于在意,教學方法只改變了形式,并沒有真正落實
每個學校都會給教師設定相應的任務,部分教師會過分在意課標的要求,課本的任務和學校的考核,會認為好的教學成果就是達到以上目標。倘若學生考不好,便會認為這不是真正的好課堂。所以這些教師在對于課程要求中對學生實際能力的訓練時,往往是不重視地一帶而過,導致了小學生們的聽說能力和閱讀聯(lián)系現實生活的能力等并沒有得到顯著提高。
(四)小學語文教師忽略了語文學科的特點
語文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有著固化的理解,那就是“聽、寫、讀、說”,有部分老師也是這樣理解語文的,但其實不然。語文教學不能把知識都框在語文課本里,應該聯(lián)系古今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現實生活瑣碎小事,小學語文教師更是如此,不能讓小學生對語文產生一種固化的理解,認為語文就是語文課本里的一方天地,應讓其明白語文融合在生活的各個角落,聯(lián)系與各個生活小事之中。另外,語文課就是語文課,不能上成其他課,更不應該讓語文課增加附屬于其他學科的任務。
二、策略建議
(一)增加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創(chuàng)建情景新課堂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水平提高的關鍵,只有師生間的良好互動才能讓情景教學法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倘若教師與學生之間零互動或者很少互動,那么教師開展情景教學最大的可能就是課堂冷場。情景教學法的關鍵就是老師給予學生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學生同時給予老師很好的回應,如果二者缺一,這種教學方法就是失敗的。
(二)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在各種情景中互動交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吸引小學生的一大途徑就是教師在授課時使用多媒體設備。多媒體設備對小學生來說存在著巨大的吸引力,所以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認真準備課堂所需的課件,通過此方式來達到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這一目的。而且多媒體設備也可以讓學生對長篇大論的不易理解的文字描述的情景有更直觀的理解。例如教師在講授《白鷺》一文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結合文字更加直觀且清晰地了解到白鷺的特征,豐富課堂內容,讓課堂活躍起來。教師還可以在講述有關地方的介紹或者旅途的經歷相關的課文時,通過多媒體設備的運用,將各個國家有名的旅游景點對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們借此環(huán)境講述自己之前的旅游經歷,從而讓學生們對此類型的文章有更加深刻的自己的理解。既達到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又讓課堂目標高效完成,多媒體設備的運用真的是讓教師開展情景教學法的一大有效方法。
(三)整理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建語文新情景課堂
語文不僅僅是積累文學素養(yǎng)的學科,同時語文也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一門學科,語文的重點也需要學生們進行規(guī)劃和整理才不會顯得雜亂無章。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極度活躍的狀態(tài),而且他們的學習思維習慣尚未定型,這時候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比如畫思維導圖。提起思維導圖,部分語文教師可能并不認同,認為整理思維導圖往往適合一些邏輯思維更加強的一些理科,例如數學。但其實不然,小學語文的學習也需要學生有著較強的思維能力,因為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非常繁雜,教師們的講述并不會讓學生們理清整個小學階段的內容,教師只是幫助學生們理清這一節(jié)課或者這一小階段所學的內容而已。倘若學生們想要獲得一個良好的語文成績,除了必要的背誦記憶訓練以外,整理規(guī)劃所學內容也很重要。畫思維導圖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整理主干和各個分支的過程也是一個復習的過程,它可以完整地反映出學生自身哪方面的知識比較薄弱,方便學生進行查漏補缺,也讓學生明白了各個板塊內容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學生對總體知識的掌握。這一整理的過程,也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四)延伸拓展,拓展情景課堂
語文教師最應該具備的就是文學素養(yǎng),各路文人墨客的代表作待學生問起時,都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自己的理解作為回答。尤其是對于知識和生活經驗都比較匱乏又對權威比較尊重的小學生來說,教師的引導作用和講授的知識顯得尤為重要。小學語文教師如果在授課時一直囿于課本的內容,會導致思維擴散的小學生們的思維也封閉于一個小圈子里,并不利于他們的思維訓練和文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教師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要適當對所講知識進行拓展,這樣不僅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定的崇拜心理,也會對你所講的內容更加信服,從而增加了他們的課堂注意力。拓展的內容也豐富了他們的認知,讓他們對課本的知識和課本以外的知識都有了很好的掌握。所以,延伸拓展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一種認真有效的對待方式,是提升學生綜合文化素養(yǎng)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課堂效果的有效方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合理利用情景教學法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大趨勢,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體現和追求。情景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且新奇的教學環(huán)境,良好的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們更快地掌握教師在課堂上所講授的知識,同時,良好的環(huán)境也有助于學生們對所學內容有更加具體且深刻的印象。此方法通過構建有趣的教學情景從而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們的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效率和有效性,在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豐富了內心,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此方法改善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為小學語文教師開辟了一條新道路,也為小學語文開辟了一條新道路。
參考文獻:
[1]包小紅.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J].課程教育研究,2019
[2]鞠瑞.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現狀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9
[3]張靈,張忠華.改革開放40年我國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研究與反思[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
作者簡介:
郭曉娟(1975年11月-),女,漢族,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