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深入落實素質(zhì)教育的教育目標,增強中小學學生身體素質(zhì),體育教師一直致力于研究快樂教學法和游戲教學法。足球作為三大球類運動之一,成為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重點教學項目。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足球運動興趣,促進足球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將游戲教學法創(chuàng)新應用于足球課堂之中。本篇文章主要圍繞“游戲教學法在中小學足球課堂中的創(chuàng)新運用”展開探索,旨在尋找到增強小學足球運動教學效果的可靠途徑,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下學習和成長。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 中小學? 足球課堂?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4-0164-02
游戲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體育教學手段,尤其是在足球課堂中,教師從教育目標和足球運動的特點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設計各種足球游戲,能夠使足球運動教學取得十分顯著的成效[1]。本文從身體素質(zhì)游戲、合作與競賽游戲、運球游戲、踢球游戲四個方面出發(fā),詳細論述游戲教學法在足球課堂中的創(chuàng)新運用策略,旨在發(fā)揮出游戲教學法的價值,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促進學生個人素質(zhì)、合作能力、競爭意識、身心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
一、開展素質(zhì)游戲,發(fā)展運動能力
開展素質(zhì)類游戲,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在運動時的對抗能力,使學生掌握更加豐富的足球運動對抗技能[2]。與此同時又能增強學生下肢力量,促進學生平衡能力的不斷提升,讓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教師依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和運動能力,設計趣味性的素質(zhì)游戲,可以使學生在掌握一定足球技術的同時,提升學生身體素質(zhì)水平。
(一)推人出局游戲
教師在操場上畫許多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小方框,每個方框內(nèi)站兩名學生,學生相對站立,夾住一個墊子,在教師口哨聲響起后,互相推擠對方,中途墊子不能掉,不可以用手推對方,也不可以用腳絆倒對方,只能利用肩膀推擠,整個身體最先被推出方框外的學生輸?shù)舯荣?,這一游戲可以讓學生掌握較好的對抗能力,使學生能夠在足球運動場上,使用對抗技術與對方進行對抗。
(二)小島逃生游戲
教師在地上畫出一個直徑為9.15米的大圓圈,大圓圈內(nèi)再畫上一個直徑為3米的小圓圈,小圓圈是一座小島,小圓圈和大圓圈之間的范圍是有鯊魚出沒的危險區(qū)域,大圓圈外面是安全區(qū)域,小島也是安全的,教師請幾名學生扮演鯊魚,在危險區(qū)域來回巡游,其余學生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大圓外的安全區(qū),一部分在小圓內(nèi)的安全島,大圓外的學生要穿過鯊魚海洋跑到小島上,小島上的學生也要穿過鯊魚海洋跑到安全區(qū)。在穿越的過程中,時間不能超過5秒,且任何部位都不能被鯊魚碰到,否則身份互換。在學生熟悉這一游戲玩法后,教師再將大圓范圍擴大至直徑11米。在這一游戲中,教師融入了罰點球和任意球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讓學生了解罰點球和任意球的距離分別是11米和9.15米,學生在來回穿越的過程中,也能熟練掌握使用假動作的運動技巧。
二、開展運球游戲,提升耐力素質(zhì)
有效的足球運球游戲,可以讓學生的運球能力、耐力素質(zhì)、下肢靈活性、團隊協(xié)作能力都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3]。教師可以結合體育教學大綱的內(nèi)容要求,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設計形式多樣的運球游戲,對學生的上述運動能力進行充分鍛煉。
(一)運球追捕游戲
在開展這一游戲前,教師首先傳授學生有效的運球技巧,包括腳背內(nèi)側和腳背外側兩種運球技能,并請學生自行練習[4]。在學生熟練掌握這兩種運球方法后,教師將學生平均分成兩組,每組穿上不同顏色的運動背心,每個學生分配一個足球,一方為追抓捕方,另一方為躲避方。隨后教師請所有學生進入畫好的區(qū)域之中,每個學生都用腳背內(nèi)側或者腳背外側運球,追逐的一方要邊運球邊抓捕躲避的一方,躲避的一方同樣需要邊運球邊躲避抓捕。當追捕方抓到所有躲避方或者將躲避方驅(qū)逐到區(qū)域外,游戲結束,然后雙方互換身份。這一游戲使學生的下肢靈活性得到了更好的發(fā)展,同時又促進了學生在行動過程中運球能力的有效提升,學生的耐力素質(zhì)也得以不斷強化。
(二)人盯人運球游戲
在學生熟練掌握對抗中的運球技巧后,教師就可以開展人盯人運球的游戲,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在實戰(zhàn)中使用對抗運球技巧,提升學生對抗運球能力,促進學生力量素質(zhì)的提升。教師根據(jù)足球中場的范圍和大小,畫兩個相同大小的大圓圈,再把班級學生平均分成四個小組,每兩個小組進入一個圓圈內(nèi),每個組又再挑選一名運球人和一名防守員,運球人需要堅持運球10秒,在這一時間段內(nèi),不能失球,也不能被對方逼迫出界,成功則本小組獲得2分,反之則對方組獲得2分。每個小組的成員輪流擔任運球人和防守者,最后得分多的一方為勝利方。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對抗能力,在搶球的過程中,允許進行合規(guī)的身體對抗,可以進行倒地搶球。
三、開展踢球游戲,提升速度素質(zhì)
在足球課堂中開展踢球游戲,可以使學生準確控制足球方向,提升學生運動速度和反應能力,訓練學生的傳球技能和接球技能,增強學生對足球的控制能力,讓學生能夠在足球比賽的過程中,靈活控制自己的足球,并與隊員默契配合。
(一)圍點打援游戲
在學生學會腳背正面踢球這一動作技巧后,教師就可以開展圍點打援游戲,對學生的足球控制力和爆發(fā)力進行有效訓練。游戲開始前,教師在地上畫兩條相距10米的平行線,再將班級學生平均分成兩組,一組為踢球方,一組為躲避方,踢球的組員分兩列站在兩條線外圍,躲避方組員全體站在平行線以內(nèi),在教師哨聲吹響后,踢球組學生瞄準躲避組組員,以腳背正面踢球的方式踢中區(qū)域內(nèi)學生,如果躲避組學生被踢中則出局。在踢球的過程中,只能用球踢打?qū)W生腳部,躲避組學生不能隨意跑出。在學生熟練掌握這一游戲后,教師可以將區(qū)域范圍擴大,不斷增加游戲難度,使學生的控球能力和爆發(fā)力得到更好的鍛煉。
(二)技巧傳球游戲
在學習完腳內(nèi)側傳球知識后,教師可以開展技巧傳球的游戲,對學生的腳內(nèi)側傳球和接球技巧進行有效訓練。在游戲中,教師畫一個直徑15米的圓圈,圓圈內(nèi)放置一個標志筒,再把班級學生平均分成A、B兩個組,所有學生均以A\B\A\B的排列方式隔排列在圓圈外圍,請每個學生牢牢記住與自己相對的同組組員,每組一半的學生有球,隨后教師請學生繞著圓圈開始慢跑,在跑步的過程中,挑選時機,以腳內(nèi)側傳球的方式將球傳給與自己相對的組員,傳球的過程中,球不可以碰觸到圓圈內(nèi)的標志筒,只允許使用腳內(nèi)側傳球和腳內(nèi)側接球的方式進行,成功傳球接球的小組獲得一分,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成功傳球接球次數(shù)最多的組員即為獲勝。
四、開展競賽游戲,提高合作能力
競賽類游戲可以對學生的合作能力與競爭意識進行有效培養(yǎng),教師要注重開展競賽類游戲,在訓練學生足球技巧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隊意識與合作能力,讓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和性格品質(zhì)得到更好的鍛煉。
(一)投擲接力游戲
投擲接力游戲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靈敏素質(zhì)與合作能力,與此同時,學生投擲界外的運動技巧也能得到有效培養(yǎng)。在學生熟練掌握各種投擲界外球的運動技能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投擲接力游戲,游戲過程中,教師現(xiàn)將學生平均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排在首位的學生持球,持球?qū)W生與其他小組成員相對站立,并保持五米距離,把球快速投擲給本組成員,接球的學生則要利用學過的停球技能,用頭部、胸部或腳部技術進行停球,再用手將球拿起,成功拿到球后,前面投擲的同學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小組隊伍末尾,拿到球的同學則站在投擲的區(qū)域,向下一名同學傳球,最快完成全組隊員投擲球和接球的小組獲勝。在游戲的過程中,投擲學生只能利用投擲界外球的姿勢進行足球投擲,接球的學生也能通過頭部、胸部、腳部技術進行停球和接球。通過開展這種游戲,學生的投擲球技術得到有效鍛煉,同學之間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也得到了更好的培養(yǎng)。
(二)傳球射門游戲
在學生掌握各項基本的足球運動技能后,教師可以開展傳球射門的比賽游戲,對學生的足球綜合能力與合作競爭能力進行有效鍛煉。游戲中,教師利用標槍當成球門,在一個半場內(nèi)隨意設置四個球門,班級學生平均分為四組,每組再分成兩隊,穿上不同顏色的隊服,五個隊員成為一隊,游戲開始后,一隊為防守方,一隊為進攻方,防守的學生先開球,并需要對進攻方學生的射門進行有效防守,在防守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使用學過的各種運球技術、停球技術和踢球技術進行防守,成功搶斷,就轉(zhuǎn)守為攻。在比賽過程中,射門成功一次獲得一分,得分多的小組獲勝。通過開展這一游戲,學生能夠?qū)W到的足球運動技巧進行綜合運用,不斷提升學生的足球運動能力,也使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團隊意識得到有效培養(yǎng)。
總而言之,將游戲教學法創(chuàng)新性地應用于中小學足球課堂中,極大提升了足球運動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如此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各種足球運動技巧,也讓學生感受到了足球運動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積極性,全面均衡地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使學生形成更強的足球運動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春祥.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快樂足球”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20(28):65-66.
[2]徐清富.游戲法在中小學足球教學中運用的調(diào)查與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213.
[3]曹玉杰.將足球訓練游戲應用于中小學足球教學課堂中的思考[J].中華少年,2016(17):181-182..
[4]張津森.足球游戲在中小學足球教學中的合理運用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0(5):60.
作者簡介:
汪鵬飛(1995年2月1日-),男,漢族,江蘇泰州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小學足球課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