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雪艷
摘 要:在部分中職院校的學前教育舞蹈課程實施中,存在學生的基礎差異較大,舞蹈課時不足的問題。新課程改革對中職學前教育舞蹈課程的設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部分中職學前教育舞蹈專業(yè)教師在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師應該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有效改善舞蹈課程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中職院校;學前教育;舞蹈課;一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0-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0.006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的目的在于向社會輸入大量高質量的幼兒教師,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中職學前教育舞蹈課程教學任務非常繁重,教師要花大量的時間備課,還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通過課外活動的延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動作要領,確保學生在舞蹈練習中樹立自信心。通過一體化教學的方式,學生可以提升自身的舞蹈核心素養(yǎng),為將來的教師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強化中職學前教育舞蹈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意義重大。
一、中職學前教育舞蹈課中一體化教學的意義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的目標在于為社會輸入大量的人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專業(yè)教學時應該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挖掘,在學習中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主觀能動性,更好地培養(yǎng)復合型的幼兒教師人才。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中,舞蹈課程是一門重要的課程,這門課程既具有藝術性也具有技術性特征,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存在理論和實踐脫節(jié)的問題。通過一體化教學的應用,可以將理論與實踐融合起來,使學生在掌握舞蹈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升舞蹈練習的效果,對基礎知識進行轉化與吸收,在舞蹈練習中對舞蹈動作進行創(chuàng)新,提升自身的舞蹈核心素養(yǎng)。
二、中職學前教育舞蹈課中的一體化教學實踐
(一)完善備課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中,這門專業(yè)與其他的專業(yè)課程存在很大的差異,所涉及的每個動作要領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都有重要的影響。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主要以幼兒舞蹈的學習為主,通過幼兒舞蹈的編創(chuàng)使教學更加新穎。學前教育專業(yè)很多學生都沒有舞蹈基礎,因此教師在實施舞蹈教學的中,應該通過有效的備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有效地引入課程,才能幫助學生進行基本動作的訓練,為學生今后的舞蹈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教師不斷完善自己,提升教學自信心
教師在舞蹈課程應用之前應該完善備課,在每一個階段都要掌握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舞蹈基礎進行深入的分析,確定好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進行教案的編寫。作為舞蹈教師,在課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在課堂教學中顯示出充足的自信,教師自信的舞蹈狀態(tài)可以使學生的模仿能力得到充分激發(fā),調動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可以形成活躍的氣氛。因此教師要對每節(jié)課程的內容都非常熟悉,在整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對舞蹈課程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編排。
2.融入快樂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
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很多都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舞蹈,因此學生在舞蹈這門課程學習中會感到困難。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鞏固學生的舞蹈基礎,提升學生在舞蹈練習中的協(xié)調性。教師在課堂組織中,應該對學生的舞蹈基礎進行實際的分析,采用由淺入深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快樂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游戲中練習舞蹈,體會舞蹈學習的樂趣。例如,在東北秧歌學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通過一系的活動編排的方式,讓學生提前準備好手絹花,學生借助手絹花就可以積極地進行舞蹈,在舞蹈動作的練習中提升自信心。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入一些小游戲,如擊鼓傳花等。當學生擊鼓時,其他的學生進行花朵的傳遞,當鼓聲停止時,手里拿著花的學生應該為其他的學生表演一個舞蹈節(jié)目,通過游戲的方式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可以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內學習舞蹈。
(二)課內外教學結合
1.課內設計情境,引入學習狀態(tài)
在舞蹈課程教學實施時,教師可以結合舞蹈知識,通過良好的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使學生投入到舞蹈學習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在民族舞蹈學習中可以用多媒體播放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使學生對各民族舞蹈的旋律更加熟悉。在觀察不同民族風土人情和服裝特征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從視覺上獲得良好的認知,培養(yǎng)民族舞蹈學習的興趣。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民族舞蹈使用的道具,在民間舞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將扇子、絲巾等道具準備好,使學生在民族舞蹈的練習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道具,提升學生的積極性。當學生看到這些道具時,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要去使用它們,當學生擁有了這些道具,生內心深處就非常想進行舞蹈的練習,從而為課程的實施奠定良好基礎。
2.課外走進生活,指導舞蹈練習
在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進行舞蹈課程教學時,教師很難在短短的45分鐘之內使學生掌握所有的舞蹈要領。因此,教師在制定完善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可以充分利用課外時間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主動地進行舞蹈練習。教師在舞蹈教學中應該融入知識、技能和情感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帶領學生進行各類舞蹈的細節(jié)化練習。例如,在學習藏族舞蹈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課下的時間,組織學生在校園內部進行各項活動,在進行踢踏舞的學習中,使學生掌握動作的規(guī)律,通過各種節(jié)奏表達自身的情感。在課堂學習中,學生不僅會受到時間的限制,也會受到空間的限制,導致學生不能在舞蹈練習中進行大量的實踐。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在操場上一起練習舞蹈,學生手拉著手,提升了合作能力。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內的學生分別進行舞蹈,其他的學生進行欣賞與評價。學生在操場上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在愉快的心境下完成舞蹈練習。
(三)課內外小組訓練
在舞蹈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中一般都是學生自己練習為主,在教師進行動作示范后,學生再進行模仿,這種教學方式下,導致學生的肢體不夠協(xié)調,很難實現(xiàn)學習目標,學生在自己學習時也很難形成良好的動作要領。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分組訓練的方式有效解決這個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生通過討論、示范與協(xié)商的方式,在小組內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很大的提升。通過分組練習的方式,學生可以在課內進行舞蹈練習,也可以在課下進行各項動作的整體練習。每個小組安排一名小組長來監(jiān)督其他組員的訓練,從而使學生較好地完成課下自主訓練,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知識的學習,還能進行課外延伸,使學生對舞蹈動作要領更好地掌握。
(四)知識積累與素材收集
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要掌握一定的舞蹈技能,在教學中要對幼兒舞蹈進行編排。因此,教師應該融入創(chuàng)新理念,指導學生進行舞蹈的編創(chuàng),引導學生正確地采用各類舞蹈知識進行舞蹈動作的創(chuàng)新。在舞蹈編創(chuàng)中,教師可以采用命題編創(chuàng)的方式,結合具體的音樂形式,提升學生的編創(chuàng)能力。在舞蹈編創(chuàng)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內外資料的收集,才能使舞蹈的內容形式更加多元化。例如,在編創(chuàng)具有生活節(jié)奏的作品時,學生應該掌握各類生活狀態(tài)。比如,在《打蚊子》這類作品編創(chuàng)環(huán)節(jié)時,學生應該了解文字的動作和人們煩躁的心情,在不同空間拍打文字的動作等,從而在舞蹈節(jié)奏和空間形式的編創(chuàng)中,才能使舞蹈動作更加逼真,并且融入舞蹈者的情緒,在演出時才能更加生動。學生進行細節(jié)化作品的編創(chuàng),教師應該給予科學的指導,及時糾正不科學的地方,鼓勵學生在舞蹈編創(chuàng)中積極思考。
(五)完善課外網絡教學
如今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發(fā)展非常迅速,在中職學前教育舞蹈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就要充分發(fā)掘網絡的先進性,通過網絡學習的方式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掌握自己的節(jié)奏,自主地去完成學習練習。在舞蹈學習中學生通過網絡學習,有效地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當學生在舞蹈練習中遇到困難時,可以通過網絡及時進行提問,與其他專業(yè)的學生互相交流,也可以及時查找各類資料。在舞蹈相關問題的探究中,也會更加投入,自覺地解決各類疑惑。在學習中,教師融入網絡背景,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方式,學生在多元化知識獲取的基礎上,可以對各類知識進行對比,通過集思廣益的方式取長補短,使舞蹈教學形式更加靈活。學生在課下進行舞蹈學習中,隨時可以通過網絡聯(lián)系舞蹈教師通過微信等社交軟件,使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拉近,通過語言和視頻的交流,教師可以隨時為學生進行指導,提升學生的舞蹈練習效果。
(六)尋求校內外活動的鍛煉機會
學生在舞蹈課上學習到的知識,要通過大量的實踐才能獲得個性化的體驗。例如,學校可以組織文娛晚會,校內外可以組織各類大型的舞蹈比賽,讓學生參與到其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在舞蹈學習中獲得更加深入的見解。學生通過參加各類活動,可以使自身的舞蹈技能得到充分的提升,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心理素質可以得到極大的完善,在實踐中獲得大量的經驗,激發(fā)自身的求知欲望。
(七)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
在舞蹈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以身作則的作用,在舞蹈練習中發(fā)揮帶頭作用,通過各類練習的方式,使學生主動地投入舞蹈練習中。教師應該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舞蹈學習情況進行科學的分析,在考核時要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和考試成績,將知識、技能和情感要素等融入其中,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經常鼓勵學生,肯定學生在舞蹈練習中的進步,從而提升學生在舞蹈練習中的自信心。針對那些刻苦練習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加投入地進行舞蹈練習。
三、結語
在中職學前教育舞蹈課程一體化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舞蹈基礎有充分的了解。通過教學創(chuàng)新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實踐方式,才能提升學生舞蹈練習的效果。通過客觀評價的方式,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穩(wěn)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姜小麗.五年制高師學前專業(yè)舞蹈教學中的做、學、教一體化模式分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21).
[2]張利.學做教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北京宣武紅旗業(yè)余大學學報,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