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龍軍
【摘要】德育教育工作是基于學生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引導工作,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發(fā)展意義深遠,是學生成功道路上的引導,使學生成為一名知是非、知榮辱的人。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組織者,其應當切實對學生開展正確的教育引導工作,積極落實德育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德育水平的提升。但是,現(xiàn)階段很多學生德育認知仍不到位,意識不強、能力較弱,亟需廣大班主任不斷挖掘學生的德育意識,使其形成良好的德育思想。在班級管理實踐中,班主任應當不斷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積極開展相關實踐活動,并利用有效的舉措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方法策略
當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不斷涌現(xiàn)在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當中,現(xiàn)階段德育教育工作備受關注,高中班主任不僅擔負著知識傳遞者,同時更肩負著建立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責任。在以往的高中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最為注重的便是學生的考試成績,缺少對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視,但實際上,這種以應試教育為基礎的教學理念影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現(xiàn)階段教育教學體制改革與完善的背景下,我國各地都在推行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德育教育工作也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為此,高中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同樣也要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利用恰當?shù)姆绞酵苿訉W生德育水平的提升,使其成為我國未來發(fā)展的中堅力量。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現(xiàn)狀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即將面臨的高考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學生自身思想道德素養(yǎng)水平同樣重要?;趯鹘y(tǒng)高中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對于即將面臨高考的學生而言,教師更多則是注重對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也往往以學生自身考試成績的高低來評定學生的好壞,這對學生自身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造成了嚴重的阻礙。事實上,將應試教育理念與德育教育模式進行過渡,需要班主任自身不斷優(yōu)化管理思路與管理模式,以往班主任陳舊落后的管理理念難以使班級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難以把握高中生的心理行為特點,同時也與學生自身興趣愛好所背馳,使學生在進行德育學習的過程中參與熱情難以得到增強。再加之部分班主任缺少相關的德育工作經(jīng)驗,對于高中階段學生的德育教育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導致管理模式較為落后,多數(shù)以說教的形式為主,難以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德育學習的過程中逐漸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這對德育教育工作均產(chǎn)生了一定阻礙。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
(一)以身作則,增強自我修養(yǎng)
高中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主要引導者,為此班主任自身更要秉承以身作則的原則,用切實行動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意識。高中生與班主任接觸時間最長,在班主任教學的過程中,其難免要與學生不斷進行互動,高中階段的學生對外界因素具有較強的敏感性,為此班主任應當及時調整自身德育素養(yǎng),并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帶來積極、正面的引導。
比如,在實際教育過程中,班主任可以結合多方面因素引導學生的言行舉止。班主任在班級生活中應當切實注重自身言行,對于班級中經(jīng)常調皮搗蛋的學生,教師應當秉承冷靜、細致的處理理念,及時與學生展開溝通交流,避免打罵體罰學生,保證自身良好的言行舉止,在學生面前塑造為一名積極向上的教師形象。
(二)端正態(tài)度,營造良好氛圍
為了能夠更好地順應新時期素質教育理念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需求,班主任應當不斷擺正教育觀念和思路,及時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和要求,轉變以往陳舊的管理理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德育理念的形成。
比如,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班主任可以結合不同的角度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德育氛圍。利用空白的黑板制作相關宣傳板報,并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每學期設計與更換板報內容,比如在國慶節(jié)就可以以“愛國”為主題設計板報,在“母親節(jié)”可以以“母愛”為主題設計板報內容等,并引導所學學生均參與其中。班主任還可以為學生開設相應的主題班會,在班會上為學生播放一些具有學習價值的視頻內容,同時在觀看結束以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同時,班主任還可以為學生設置相應的“讀書角”,并定期更換“讀書角”中的書籍雜志等。這些方式都是向學生滲透德育理念的重要手段。
(三)強化管理,開展實踐活動
若想切實增強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班主任就不能僅僅依靠思想和學習環(huán)境的緩慢熏陶來實現(xiàn),班主任更要從正面積極著手,利用多樣化的舉措,開展實踐性活動,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德育理念當中,實現(xiàn)學生素質與能力共同提升的教育目標。
例如,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德育實踐活動。對于班級管理工作而言,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才能夠保證班級日常工作的順利進行,班主任可以在采用學生相關建議的前提下,以投票的方式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利用集體性的制度約束學生個人行為。而學生作為班級規(guī)章制度建立的參與者,其自身責任意識定會得到加強,促使學生在日常班級生活的過程中切實遵守相關的班級制度,使其逐漸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另外,班主任也要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他人問題的同時,不斷糾正自身問題,取長補短,使學生積極融入到德育理念的學習當中,進而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簡要而言,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應當切實以新時期的要求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理念,將德育教育工作擺在首要位置。教師不僅僅是課堂教學工作的引導者,同時更要扮演學生的“朋友”角色。教師應當將與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位置上,并積極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切實保障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促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以均衡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謝明春.淺談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實踐[J].時代教育,2018(2):89-90.
[2]黃尚銀.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價值討論[J].華夏教師,2018(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