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軍
摘 要:“育才造士,為國之本”,思政教育在“立德樹人”方面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體育運動學校要瞄準自身發(fā)展需求,堅持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遵循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教書育人的規(guī)律、思政工作規(guī)律,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耕好學生意識形態(tài)這塊田,標定正能量的“新引擎”,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夯實良好基礎。
關鍵詞:思政教育 體育學校 路徑
“蓮發(fā)藕生,必定有根”,“大國復興,必定有魂”。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文件中關于立德樹人、加強學生思政教育、德育教育的要求,在新時期下各類學生都要正本清源,守正創(chuàng)新,更新思政教育理念,探索教育新模式,這對體育運行學校而言也不例外。據(jù)此,體育運行學校要認識到自身的特殊性,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采用有效方式,幫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以學促知、以知促行,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
1 分析體育運行學校學生思政工作的特殊性
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較普通學校的學生而言,其在個性特征、文化水平、生活習慣,思想狀況以及生活經歷方面存在的較大的差異性,如此就賦予了體育運動學校思政工作的特殊性。第一,絕大多數(shù)學生文化課成績較差,缺乏學習自主性,加上受多種因素的掣肘,學校重心放置在體育運動訓練方面,如此一來,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學習需求或是學習動機也司空見慣,時間一長學生對文化學習就產生了抵觸情緒,自然思政教育也就不盡人意[1];第二,學生思想活躍,行為規(guī)范缺乏束縛性,自制力水平有待提升,加之在各種文化思潮的影響下,非常容易侵蝕他們的思想;第三,很多學生在年齡較小的時候,就進入體育運動學校鍛煉,家長缺位,不能對他們進行實時約束,導致部分學生存在堅持以自我為中心,是非觀念淡薄等問題;第三,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各種信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導致部分學生在網絡的充斥下,沉迷網絡,受到紛雜而至信息的不良影響,并出現(xiàn)思想誤區(qū),比如,功利主義、拜金主義,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學生思政工作的難度系數(shù)[2]。
2 新時期體育運動學校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路徑
2.1 營造良好校園氛圍,潛移默化熏染學生
著名教育家墨子曾言:“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認為人性如素絲,充分詮釋了教育環(huán)境與教育作用的關系?!敖煺叱?,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等充分說明了環(huán)境與教育的重要性。在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和思想道德品質形成過程中環(huán)境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環(huán)境是學生健康情緒狀態(tài)和情感的基礎,相應地學生心理感受和情緒狀態(tài)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因此,體育運動學校要思想上正本清源,革故鼎新,認識到環(huán)境對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為學生構建一個和諧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營造良好地學習風氣,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基地的作用,讓學生在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風氣中形成良好的風氣,在奮發(fā)向上、齊心協(xié)力的環(huán)境中最大限度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進取,樹立正確的三觀,并將其內化成實際心動,夯實自身的思想政治形態(tài)。
2.2 豐富思政教育內容,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為做好體育運動學校思政教育工作,第一,學校要立足于實際重點加強學生日常規(guī)范教育、法制教育,并將這些潛移默化地滲透其學習環(huán)節(jié)或是日常訓練中,通過這樣的舉措,促進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和法制觀念的提升;第二,從學校層面來說,要重視心理輔導工作的開展,由于體育運動學校的特殊性,學生處在“拔節(jié)孕穗期”,在這個時期他們的身心快速發(fā)展,但是其心理素質或是身體素質還存在不穩(wěn)定或是不成熟,還有部分學生存在心理障礙問題。據(jù)此學校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時候,要加強對他們的心理輔導,依托心理咨詢、講座的方式,針對性的為其提供心理輔導,促使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或是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提升,為更好地養(yǎng)成良好人格品質或是自我意識夯實良好的基礎;第三,結合學生的特征,守正創(chuàng)新,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內容,在思政教育中引入學生感興趣或是結合時政熱點的信息,進行重點剖析,還可以依托信息技術,采用微課、微視頻、小組討論的方式,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
2.3 拓寬思政教育載體,寓教于樂陶冶情操
一是要開辟豐富的思政教育渠道,借助課堂、訓練場等場景,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始終,打造全新的思政教育陣地。體育運動學校在側重主業(yè)的同時,更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自信、體驗尊重、加強養(yǎng)成,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真正為教育渠道的建立提供支撐。一方面要最大限度發(fā)揮教師對學生行為舉止的熏陶作用,另一方面在訓練場上教練員還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格;第二,體育運動學校要結合自己特則,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借此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載體。比如,學??梢越M織各類知識競賽、體育競賽、社會實踐活動,同時還可以將體育運動學校與賽會志愿服務有機融合的教育模式,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思政教育寓教于樂,潛移默化的熏陶學生的情操,把牢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以學促知、以知促行,全面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
3 結語
一言以蔽之,“少年強則國強”為提高體育運動學校學生的思政教育,在新時期,我們要堅持與時俱進,革故鼎新,著眼長遠,把握大勢,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并根據(jù)體育生的的特征,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夯實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錢錫琴. 淺談新時期加強中等體育運動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J]. 才智, 2012(12):232.
[2] 尚飛翔. 將思政教育寓于體育運動學校教育中的策略[J]. 體育風尚, 2020, (3):129.
湛江市體育學校 (廣東省湛江市 524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