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萍
[摘要]為了提升教育工作的水平及成效,教師需要將勞動教育滲透其中,通過勞動教育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及效率,促使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進而更加優(yōu)質地完成初中階段的各項學習任務。文章探討西北農村初中教學融入勞動教育的必要性及意義,然后根據該項工作的設計思路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學校;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基金項目]2020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專項課題“西北農村初中生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S[2020]GHBZX230)。
教育事業(yè)可以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滿足社會各個領域對人才的迫切需求,所以我們需要充分重視教育事業(yè),加強對教育事業(yè)的精力投入,以此促使教育事業(yè)更加優(yōu)質地發(fā)展。為了提高教育工作的水平及效率,優(yōu)化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成效,教師需要將勞動教育融入教學工作中,以此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意識,積極參與勞動,進而逐漸成長為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勞動教育的意義
勞動教育可以提高初中生對勞動的認知水平,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勞動觀念,并且積極加入勞動中,做到珍視他人勞動成果、明確勞動的價值,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大有裨益。勞動教育也可以使學生體會勞動背后的艱辛,并且掌握一項勞動技能,促使學生更加重視勞動,端正對勞動的態(tài)度,從而在持續(xù)性的勞動過程中形成吃苦耐勞的寶貴精神,這對于西北農村初中教學工作水平的提升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學生在勞動中塑造品格,以不怕受累、不怕吃苦的頑強毅力克服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項艱難學習任務,并且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效,以此確保西北農村初中教學工作更加優(yōu)質地開展。
二、融入勞動教育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腳步持續(xù)向前邁進,各個領域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然而,在當前的學生群體當中出現(xiàn)了一些不和諧的現(xiàn)象,那就是對勞動的重視程度不足,甚至還可能存在部分學生鄙視勞動的情況,這對于學生的成長顯然沒有任何的促進作用,也會降低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水平。部分學生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愿勞動、不會勞動,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導致勞動被當代學生所忽視,同時勞動也正在被教育事業(yè)所淡化與邊緣化?;诖?,對初中生進行勞動教育的必要性便逐漸凸顯。在我國的西北偏遠山區(qū),初中教育工作主要針對的對象便是農村地區(qū)的孩子,受社會風氣的影響,這一部分學生也并未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傳統(tǒng)美德,同樣不愿勞動、排斥勞動,所以,教師應適當融入勞動教育,通過勞動教育強化學生對勞動的思想認知,激發(fā)學生勞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使學生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三、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設計思路
為了有效提升教育工作的水平及成效,教師需要將勞動教育滲透其中,通過勞動教育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及效率,促使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進而更加優(yōu)質地完成初中階段的各項學習任務。所以,在實際教學中為了將勞動教育有效融入實踐活動中,教師要明確實踐活動的設計思路。
(一)科學制訂活動規(guī)劃
在農村初中勞動教育中,為了確保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更加優(yōu)質地開展,且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教師需要科學制訂活動規(guī)劃,確保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過渡銜接的合理性,通過勞動教育,啟迪學生智慧,使學生逐漸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意義,并且愿意參與勞動過程,以此提高教學工作的質量及成效。在開展實踐活動時,教師需要充分考量班級當中學生的具體情況,如興趣愛好、性格特點、活動參與積極性等,確保實踐活動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充分符合學生的思想認知,從而提高教學工作的水平。
(二)營造良好的勞動氛圍
教師需要營造良好的勞動氛圍,確保學生優(yōu)質地完成勞動過程,并且在勞動過后有所感悟,從而提高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質量,確保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向學生介紹勞動的重要性及意義,與學生探討在勞動過程中的技巧,并通過小組評分的方式對學生的勞動過程予以評價,以此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同時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學生在合作與競爭的模式下逐漸形成勞動意識,進而提高教學工作的水平。
四、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策略
(一)注重活動準備工作
在西北農村初中勞動教育中,為了確保勞動過程更加優(yōu)質地完成,提高勞動教育工作的質量及效率,教師需要充分重視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準備工作,以此促使教育過程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首先,教師需要做好勞動教育的各項教學規(guī)劃,確定需要完成的勞動內容,并且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為每個小組布置相應的勞動任務,要求每個小組的學生在相互合作中完成勞動任務,同時在勞動開始之前,各個小組成員還需要系統(tǒng)地了解勞動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避免在勞動期間出現(xiàn)受傷的情況。其次,教師需要帶領學生準備勞動工具,充分準備勞動中所需要用到的各種工具,以此防止在勞動階段出現(xiàn)無工具可用的尷尬情況。再次,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勞動的信心,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加入勞動中,進而高質量地完成勞動任務。最后,在開始勞動之前,教師要給學生做一次示范,使學生掌握在勞動期間的各項技巧及要領,以此確保西北農村初中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高質量地完成。
(二)優(yōu)質完成活動過程
為了確保初中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完成既定的教育目標,教師需要優(yōu)質完成活動過程,從而對學生起到教育作用,塑造學生品格,磨礪學生意志,使學生在勞動過程中養(yǎng)成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實際勞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旁指導,在學生出現(xiàn)困難的時候,教師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并且分析問題的成因,幫助學生在后續(xù)勞動階段規(guī)避相同問題的出現(xiàn)。此外,在勞動過程中,各個小組之間也可以相互討論,由小組長為小組成員進行細致的分工,小組成員以相互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項勞動任務。通過以上勞動過程,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意識,而且可以確保西北農村初中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三)開展活動總結工作
為了確保教育過程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教師還需要帶領學生科學地開展活動總結工作,也就是說在學生完成勞動之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對勞動的過程進行總結與分析,探討各個小組在勞動期間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措施,這樣可以使學生從勞動中獲取知識,并且認真對待勞動教育的過程,產生勞動的興趣,并且在后續(xù)的學習期間主動參與勞動。在總結期間,教師可以通過小組之間相互討論學習及提出問題的方式,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勞動過后有所收獲,進而促使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
綜上所述,在西北農村初中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中,為了確保教育工作更加優(yōu)質地完成,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教師要充分重視教學過程的設計,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開展勞動教育,幫助學生形成吃苦耐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