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雄
摘 要:古詩詞在我們民族的發(fā)展過程中經過時間的沉淀,經過歲月的淘洗,逐漸凝聚成我國的文化瑰寶,成為聞名海內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我們提倡素質教育,以文化強國、以教育強國,古詩詞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地位可想而知。甚至可以說得上是逐年提升。因此,文章針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中的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古詩詞;小學語文;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9-01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50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若是沒有文化底蘊,想要立足于世界民族強林之中是不可能的。我國具有上下五千年的發(fā)展史,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歷史,留存有豐富的文化史料,這也使得我們具有強大的民族認同感。文化底蘊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很重要,對于一個人來說也很重要,所以,想要了解進而精通我國深厚、悠久、雋永的歷史文化,先要了解并掌握我們文化中的精粹——古詩詞,并要從娃娃抓起。古詩詞在小學階段中的教學極為重要,對于古詩詞教學如何開展,以什么方式開展,是我們接下來重點探討的。
一、情境教學的內涵和意義
(一)情境教學的本質簡述
情境教學其實并不難理解,從字面上看,就是將教學融入一個情境,或者是說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將教學融入其中。總而言之,它與我們以往的教學方式是不同的。在我們的傳統(tǒng)觀念當中,教學就是教與學,教師在教學中將知識和概念灌輸給學生,而被灌輸者、知識的接受者學生只是以聽為主,以學為主,這就形成了傳統(tǒng)的教學機制和教學模式。
情境教學為我們的整個教學設置了一個大的背景,或者是說將內容嵌構在一個具體的環(huán)境當中。其實,這種教學方式算不上是一種非常新穎的教學方式,因為其在歐美國家,特別是在西方國家已使用多年,成果顯著。與之內涵非常相似的就是著名的“浸入式教學法”,它們的相同之處就是為教學提供一種特殊的情境。
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我國雖然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但是到現(xiàn)在不也培養(yǎng)出很多優(yōu)秀的人才嗎?在與時代發(fā)展接軌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與思維更加活躍,社會更加開放,人們生活方式極為不同的時代發(fā)展不相匹配,我們在相同的時間內需要完成的任務更多,時間更加寶貴。我們生活的模塊被劃分為好多種,尤其是對于學生來說,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是時代必須,教育所求。所以,教學課堂中需要更加突出情境式教學。
(二)情境化教學在小學古詩詞課堂應用的意義
首先,情境化的教學對于古詩詞的教學課堂來說,能夠讓學生的參與度提高?,F(xiàn)如今,全國各地興起的多種課堂教學模式都在積極轉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摒棄以往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舊有模式。情境化教學也是如此。在小學古詩詞課堂情境化教學當中,學生可能會作為扮演者,可能會作為聽眾,而教師在授課中也會有效利用多媒體,通過圖片、視頻等實現(xiàn)視聽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加高效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
其次,學生的接受度更高。要想了解學生對于課本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師的教學情況,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進行摸底。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其他教學內容相比,古詩詞晦澀難懂,可以說教學困難程度在語文所有的知識內容當中列于榜首。很多學校進行過一些調查問卷分析,小學古詩詞教學課堂中教師采用情境教學方式,通過展示圖片或者是制作一些教學模具進行教學,學生對于古詩詞內容的理解及接受程度明顯提高。
再次,情境教學應用到小學古詩詞課堂中針對性更強。小學階段的學生基本上在6到12歲左右,年齡較小,思維發(fā)展不太成熟,閱讀理解能力往往較弱。相對于初中及高中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背誦能力以及其他的相應學習能力都處于一個初步發(fā)展階段,如果課堂教學時間過長,即便是在相同的時間內,他們的注意力也不能夠長時間集中。而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往往與學習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呈現(xiàn)一個正相關的關系。情境教學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方式方法。情境教學往往利用視聽結合或者教育模具等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便學生能夠廣泛參與到教學中,讓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在課堂中,使得課堂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教學的過程不再枯燥無趣。
二、情境教學的方式
(一)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較為古板,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般都是采用“填鴨式”教學法,讓學生背誦古詩詞。然而這種教學方法往往忽略了讓學生理解的部分,教師只是讓學生機械性地背誦,并不能將古詩詞中的美好意境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傳遞給學生,學生沒有辦法準確理解古詩詞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課堂教學氣氛很壓抑。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讓教師感覺到教學中的壓力,而且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同樣感覺到壓力,長久下去,學生對于古詩詞學習會產生抵觸情緒。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有意識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運用游戲的方式教學,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就能使學生體驗到學習古詩詞的樂趣與意義,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提高。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課前的導入是非常重要的。成功的課前導入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處于渴望學習的強烈欲望中,以此達到教學目的。
如教學《示兒》這首古詩時,教師先做出寫家書的動作,隨后抬頭仰望天空,并顯示出遺憾和無奈的神情,然后切換到另一個場景。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小道具,比如帽子和假胡子等來區(qū)分人物,在表演兒子的相關場景時可以突出祭奠時念家書告知收復中原的喜訊來呼應主題。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總結一下教師表演的一系列內容,這樣能夠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烘托課堂氣氛。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一起學習古詩,這樣學生才能夠充分理解古詩中的思想內涵。
(二)營造出古詩詞的氛圍,讓學生理解含義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一般都比較短,通過簡短的詩詞句來表現(xiàn)偉大的情感或者雄心壯志。但是小學生并不能輕松地通過這些短短的詩詞內容來充分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而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將文字、圖片、聲音等相結合,讓古詩詞內容更加形象化,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顯示出很大的教學優(yōu)勢。
以《春夜喜雨》為例,教師可以先制作出視頻或者動畫素材:夜晚,江水蕩漾,蜿蜒而去;江邊的漁船上燈火獨明,這與周邊的黑色背景形成鮮明的對比;地面的石路上濕漉漉的,顯示出昨夜下過小雨。也可以通過時間軸的方式呈現(xiàn)FLASH動畫,這樣更具畫面感,能夠幫助學生感受到古詩所呈現(xiàn)的意境。多媒體的方式能讓學生感受到靜態(tài)的詩詞想要表達的內容,以活靈活現(xiàn)的呈現(xiàn)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詩詞內容,能夠讓學生快速進入古詩詞的意境中。
三、情境教學在小學古詩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和存在問題及解決建議
(一)教師對情境教學法研究不深入
教師需要加強信息技術運用水平。情境教學方式與信息技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盡管“新課標”明確要求加強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但是就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教師所面對的學生年齡較小,語言表達能力不強,教學仍然存在一定難度。雖然教師在小學古詩詞課程教學中應用了情境教學方式,但是對于這種教學方法認識并不全面,同時沒有進行深入研究,認為情境教學法就是圖片、視頻等的展示,教學內容與多媒體課件并沒有很好地進行結合,沒有仔細分析教學的實際需求和應該運用的教學形式等,以至于無法發(fā)揮情境教學法真正的作用,只是停留在較淺層次的認知上。所以,教師還應該改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二)教師本身對于情境化教學的積極性不足
教師層面上,缺乏對于情境教學的本質認知。一方面,從理論認知上,很多教師基本上是從字面意思上理解所謂的情境教學,給人的感覺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于情境教學的方式在課堂的實踐中往往是浮于表面,不能夠更加深層次本質化地將情境教學法與課堂內容結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對于情境教學法教師的使用自主性不足,不是自發(fā)地進行創(chuàng)意課堂的呈現(xiàn),對于新式教學法的應用不能呈現(xiàn)出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往往更加愿意沿用以往的經驗,以“填鴨式”教學方式去教學。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由內而外、由表及里地層層解決,可以將情境教學的創(chuàng)意課堂數(shù)量和質量與獎金和評級職稱掛鉤,激發(fā)教師創(chuàng)意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學??梢砸蠊潭ㄇ榫痴n堂的最少數(shù)量,讓教師有任務,有壓力;教育部可以牽頭組織微課和慕課的比賽,激發(fā)教師的教學動力。
(三)教師過分依賴教育輔助工具
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對于PPT或者其他教具依賴性過強,將情境化教學與科技、“互聯(lián)網+”形而上學的方式捆綁在一起,沒有加以靈活應用,情境化課堂真是流于形式。如此,在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體都將成為空話。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情境教學法也好,其他教學法也罷,教學方式方法發(fā)揮其價值的根本在于人,所以教師本身的創(chuàng)造力才是根本。所以,教師要加強培訓,廣泛閱讀,多多涉獵,增強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和實力,課前精心準備,多多關注生活。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從總體上來講,確實是一件令人拍手叫好的事情,需要廣大語文教師積極探索,勇于使用,不斷改進,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一點一滴去進步,助力我國教育事業(yè)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王強.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5).
[2]孫芳芳,安晶.論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2).
[3]黃紅華.古詩詞誦讀教學方法的運用與思考[J].閱讀與鑒賞(學術版),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