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
摘 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提問有效性開展教學活動,充分挖掘課本內容,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提升學習能力,促使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更活躍,學生的興趣更濃烈。文章對提問有效性的作用進行介紹,分析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從四個方面闡述提升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9-00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19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秉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理念,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通過趣味性強、科學性強的提問內容和提問方向,引導學生的語文思維、語文意識向著探究、解答、思考方向上發(fā)展,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運用提問有效性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注意提問的方法和技巧,要注重緊扣教學內容的主題,促使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順利實現(xiàn),進而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科學發(fā)展。
一、初中語文課堂中提問有效性的作用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學情、教學需要等方面內容,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知識應用能力,鍛煉語文知識運用能力,進而促使初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以有效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提問有效性的作用,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設置問題,既可以幫助學生開拓思維、提高認知,又可以促進學生掌握方法、提升能力。提問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xiàn)。
(一)啟發(fā)作用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既可以幫助學生啟發(fā)思維,又可以幫助學生鍛煉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進而促使初中生的表達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得以有效開拓。與此同時,提問有效性還可以讓學生站在科學角度審視問題,進而幫助學生充分掌握語文知識、運用語文技巧、鍛煉語文能力、提高語文意識,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激勵作用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提問有效性可以促使學生集中學習注意力,也可以有效營造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厚、學習趣味更強烈。教師要運用提問有效性激勵學生的學習意志,讓學生在解答教師的提問后,感受獲得知識的成就感,促使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更順暢、更高效,促使課堂教學氛圍得以優(yōu)化。
(三)反饋作用
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的提問有效性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廣度解答。在思考探究過程中,學生可以將已掌握的知識進行鞏固,也可以在探究學習中發(fā)現(xiàn)新知識、增強新體驗,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此同時,學生也可以在探究解題答案的過程中,主動提問,讓學生建立提問意識,養(yǎng)成善于提問的好習慣。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提問有效性認識欠缺
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提問有效性,促進學生的思維認知、行為能力、思想水平、問題意識得以增強。但是,在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對提問有效性的認識不到位,導致提問不能有效進行。學生不能在提問中鍛煉語文思維、提升語文興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一部分教師還沿用傳統(tǒng)的說教式、灌輸式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的思維和認知不能得到有效拓展,提問有效性不能發(fā)揮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二)提問有效性不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堅持自身的主導性作用,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課堂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進度都按照設定的程序進行,沒有新、奇、特的特點,學生的思維和意識不能與時俱進。另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不能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不能充分信任學生,而以壓迫式的教學方法制約學生,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缺失、學習信心喪失。
三、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的提問有效性策略
(一)兼顧全體學生,尊重個體差異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時間和空間有限,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不同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態(tài)度。教師的提問式教學計劃要面向全體學生,保證每一位課堂參與者可以通過教師提問學到語文知識,建立語文意識,鍛煉語文能力。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讓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既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充分挖掘語文知識中的趣味性元素,又能鍛煉學生的語文問題解答能力,實現(xiàn)提高中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學習的內容進行自主提問,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文意識,建立語文思維。教師要兼顧班級里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和理解,讓參差不齊的個體差異通過提問有效性得到改善,進而縮小學生間的差異,最終實現(xiàn)班級語文學科零差異的目標。教師要從全班同學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不能以教師的個人喜好或某個學生的特點提問,造成“每位學生都參與解答問題”的假象。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要堅持原則,幫助每一位初中生融入解答問題的氛圍中,讓學生體會到解答問題的價值和意義,幫助每一位初中生找到自身的光環(huán)。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巧妙地調整提問的難易程度,讓學生充分實現(xiàn)自身的學習價值,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心,提高解答意志力,提高班級整體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提問有效性發(fā)展。
(二)促進角色轉換,變“問學生”為“學生問”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多是教師提出什么問題,學生就回答什么問題,問題的難易程度和提問方式都由教師掌握,這種提問方法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學生靈活思考?;诖耍處熞獎?chuàng)新提問方式,促使提問的角色轉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問學生”為“學生問”,讓學生擁有更多的獨立思考空間、自主探究空間。在提問角色轉換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會隨之增強。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思想和理念,放低姿態(tài),鼓勵學生提問,提倡有問題及時提問、及時解決,教師不能因擔心學生提問會導致課堂進度落后、教學節(jié)奏被打亂,要讓學生在提問中鍛煉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通過提問鍛煉思維、豐富認知。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持有虛心學習的態(tài)度,不要懼怕因為學生提問的問題過于奇、巧,自己回答不出來而影響自身的形象,要有與學生共同發(fā)展和進步的心態(tài),鼓勵學生開展課堂提問,為學生創(chuàng)設提問的情境和平臺,保證學生的語文課堂提問暢通。另外,教師也要運用自身的教學技能,讓學生的提問質量和水平更高,既要鼓勵學生敢問、善問、會問,還要幫助學生掌握提問的方法和技巧,進而促使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落到實處,烘托提問的整體氛圍,促使課堂教學取得更好的成果。
(三)提問抓住時機,激發(fā)探究思維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并不是每個初中生的語文學習熱情都會保持整堂課,但也不會從課程開始就不感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細致觀察,了解班內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規(guī)律、學習能力,備課時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求,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設計問題,要注重提問的時機和提問的策略。與此同時,教師要認真分析課本內容,挖掘課本內容,找到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一方面,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課堂氛圍更活躍;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練習,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在備課過程中,為學生設置有針對性的問題情境,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特點充分融入問題情境,隨著課堂教學的進度有層次、有深度地提問。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前的5分鐘內,用提問完成課堂導入,讓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學習中,為接下來引出更多的問題做好準備;在課程進行15到30分鐘時,教師拋出有針對性、趣味性強、探究性強的提問,讓學生進行深度探究和探討,因為這段時間是學生的聽課疲勞期,也是課程進行的關鍵期,教師要抓住這一時機,有效保持語文課堂教學的濃厚氛圍;在課程結束前的5分鐘,教師可以針對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教學反思等,對學生進行提問,幫助學生回顧課堂學習內容,夯實課堂知識特點,進而促使課堂學習效果得到全面提升,激發(fā)中學生的探究思維。
(四)運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習范圍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任何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和輔助。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設提問情境,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提問情境中,有效地探究問題,合理地解決問題。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有針對性地學習語文內容,進行有深度的思考,解決實質性問題。有提問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答案,教師要針對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圖文結合、聲像結合的特點,為學生搜集和查找相應的素材,為提問有效性做好鋪墊。與此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引導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遇到的問題,實現(xiàn)提問的有效性。教師可以通過構建網絡信息資源共享平臺,讓學生在平臺上提出自己學習的難點和問題,可以由教師幫忙解決,也可由同學討論解決。利用這種網絡互動平臺,學生能將提問的有效性發(fā)揮到最大,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得到問題的答案,實現(xiàn)解決問題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促進教師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進而提高語文學科的提問效率。在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學習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幫助和指導,讓學生通過網絡信息平臺提問后,可以得到滿意的解答,進而促使中學生增強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拓展中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范圍。
總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發(fā)揮,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意志力,促使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以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鄒偉鋒. 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初探[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
[2]劉夫芹. 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提問策略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40).
[3]魏桂香.對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分析與研[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11).
[4]胡志明.對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低下的原因剖析與建議[J]考試周刊,20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