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桂編
摘? ?要:思維可視化是運用圖示技術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師滲透思維可視化,能夠開發(fā)學生的智力,讓學生找到事物之間的規(guī)律,使學生由感知記憶進入到可視化思考中,更加重視學生的參與促使學生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教師圍繞學生課前預習、課堂思考、學生討論等方面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經(jīng)過思維可視化語文課堂學習,能夠形成語文思維,形成善于動腦、善于交流的習慣。
關鍵詞:思維可視化;小學語文;教學;滲透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思維可視化,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加直觀的學習感受,讓學生產(chǎn)生語文探索的興趣,促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學生經(jīng)過思維可視化的訓練,會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知道怎樣舉一反三,形成系統(tǒng)化學習的意識。
一、借助課前預習任務來滲透——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部分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了跟不上課堂進度的問題,無法及時理解教師提供的學系信息,影響了課堂學習的質量,加重了學習的負擔。教師立足學生這一問題,引領學生進行課堂預習,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思維可視化,利用思維導圖來梳理課文,將自己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標注出來,明確自己課堂學習中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學生經(jīng)過課前預習,會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中的地位,肩負起自己的責任,主動融入到課堂學習中,發(fā)散自己的思維。由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思維可視化,可以借助課前預習任務來滲透,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在學習《曹沖稱象》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曹沖的聰敏才智,知道曹沖想出了怎樣的辦法來稱量大象,培養(yǎng)學生向曹沖學習的優(yōu)秀品質,在教學之前為學生設置了課前預習的任務,讓學生圍繞“曹沖稱象”這一主題,進行思維導圖的擴散,將大臣稱量大象的方法和曹沖稱量大象的方法作對比,說一說哪一個方案更合理,理解曹沖優(yōu)秀的原因。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對課文進行了反復閱讀,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總結了大臣稱量大象的方法,分析了曹沖的稱量方法,將自己閱讀所得填充至思維導圖中,并融入了自己的想法,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做好了課堂學習的準備。
二、借助課堂問題來滲透——督促學生開動腦筋
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容易出現(xiàn)盲目、邏輯混亂、依賴教師等問題,究其原因,是學生缺乏語文思維,難以站在語文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鼓勵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在動腦的過程中把握語文知識,推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動腦分析語文問題,能夠加深課堂學習的印象,知道怎樣尋找問題的答案,給出合理的解釋。由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思維可視化,可以借助課堂問題來滲透,督促學生開動腦筋。
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經(jīng)歷,知道蝌蚪與青蛙之間的關系,在教學中為學生設計了思維導圖,并在思維導圖中提問學生:小蝌蚪一開始是什么樣子?小蝌蚪在游的過程中遇到了誰?分別說出了媽媽怎樣的特點?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學生帶著問題,走進了課文,知道了小蝌蚪的樣貌,發(fā)現(xiàn)小蝌蚪遇到了鯉魚媽媽、烏龜,但是都不是它們的媽媽,直到見到了青蛙,才找到自己的媽媽,并且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青蛙的樣子。筆者將學生給出的答案填充進思維導圖中,完善了知識框架,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感。
三、借助學生討論來滲透——發(fā)散學生語文思維
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并不是孤獨的,而是有著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的。教師將學生凝聚在一起,鼓勵學生展開討論,能夠擴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生獲得思維發(fā)散的機會,使學生擁有長遠的學習目光,促使學生學會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聆聽他人的意見,打造溫馨的語文課堂。學生在討論中,會打開自己的學習思路,看到更廣闊的天地,形成開闊的胸襟,掌握語文知識點。由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思維可視化,可以借助學生討論來滲透,發(fā)散學生語文思維。
在學習《小馬過河》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課文想要闡述的道理,在教學中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并為學生提供了思維導圖,讓學生結合思維導圖來講述《小馬過河》的故事,鍛煉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大膽分享了自己的觀點,說出了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學會了聆聽,養(yǎng)成了良好的合作習慣,形成了邏輯講述故事的思維。
總之,本文借助課前預習任務來滲透,吸引了學生學習興趣;借助課堂問題來滲透,督促學生開動了腦筋;借助學生討論來滲透,發(fā)散了學生語文思維。學生經(jīng)過語文課堂學習,了解了語文的特點,知道怎樣利用語文課堂所學知識來改善自己的學習現(xiàn)狀,增加了對語文的思考和探索,提高了自己的綜合學習能力,掌握了語文的精髓。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增加了對學生的了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思維,完善了學生的學習框架。
參考文獻:
[1]劉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18(12):54.
[2]李翠蓮.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導入的作用及方法[J].知識窗(教師版),2018(12):93.
212850052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