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行知先生曾說過:“三百六十行,行行要用書?!笨梢婇喿x是人們獲取知識、啟迪智慧、浸潤心靈的鑰匙。文章筆者響應新課改號召,在教學中與時俱進,給學生創(chuàng)設濃郁的書香氛圍,讓學生沉浸在浩瀚的書海中豐富知識、汲取營養(yǎng)、提升自我,進而培養(yǎng)小學生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書香浸潤;智慧;閱讀習慣
在倡導全民閱讀的今天,我們經(jīng)??吹綗o論是成年人還是學生、幼兒,都開始互相推薦書籍,圖書館、讀書會活動、親子閱讀館內(nèi)擠滿了人,閱讀開始融入人們生活中。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讓學生多閱讀書籍,并不是只為了學生完成閱讀任務,或是考取理想的學習成績,閱讀不是功利的,它的價值會伴隨著學生的成長,使學生思維更加靈活、視野更開闊、對待事物也會有自己的認知。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習慣,是一個需要長期、每天都要堅持做的事情,它不是一向任務,而是一種自然而然養(yǎng)成的習慣。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習慣呢?筆者從多個方面、多個視角出發(fā),總結(jié)出如下幾點教學方法。
一、 營造濃郁的書香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想讀、樂于讀的欲望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在求知過程中就像一只蝸牛一樣,緩慢地向前爬行,在他們學習和成長的歷程中,我們要給予他們“陪伴”這個持久性元素,漸漸地我們會看到一只只蝸牛開始狂奔起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接納“慢慢”這個詞,慢慢就是給學生一定的耐心、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和空間、營造濃郁的書香環(huán)境,一點一滴地引導學生愛上閱讀。
例如,為了使學生沐浴在充滿書香氣息的環(huán)境之中,我讓學生每周在好書推薦欄中寫上自己喜歡讀的書籍,這樣學生在閱讀書籍時就會有的放矢,也能達到閱讀資源的共享,同時在班級里布置一個較大書架,投放不同種類的書籍,其中包括名人名言、散文、詩歌、勵志故事、科普、文學、名著、小說、作文等,書架旁靠近墻的一角寫上“閱讀致遠,書香修身”,的口號,讓每個學生都能變成小小書蟲,在書籍中探索新知。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多讀書,讓閱讀成為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比如說,早晨利用20分鐘時間進行晨讀,可以自由選擇課本中的篇目,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從文字中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激發(fā)學生想象,想象當時的社會背景,少年周恩來立下遠大志向的原因,由此增加學生感悟,于是學生在心底萌發(fā)了一股斗志,要向周恩來學習,學習他博大的胸懷,把國家和民族振興作為刻苦學習的理想,學生閱讀這樣一個激勵人心的故事,就會觸動心靈,于是在學生內(nèi)心萌生出我要努力讀書,長大了想要當醫(yī)生、教師、警察、軍人等美好愿望。利用下午上課前的十分鐘讓學生靜心聆聽教師讀給他們的故事,在讀的過程中,只給學生讀半部分內(nèi)容,然后終止,以這種方式來吊起學生閱讀的胃口,促使學生迫不及待地想閱讀后半部分,想知道整個故事內(nèi)容。于是學生就會向教師主動問這本書的來源。學生晚間的閱讀時間是在家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每晚完成作業(yè)之后,利用半個小時的時間閱讀,并在每天的班級微信群里打卡,同時還可以在群里和教師及同學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當學生遇到好的文字段落,或者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時,學生可以在微信群里讀給他們聽,這樣把自己讀的書籍推薦給他人,使學生在閱讀中共同成長和進步??梢姡處熃o學生營造溫馨、積極的書香氛圍,學生才能每天習慣與書籍相伴,才能每天都能在書中汲取各種養(yǎng)分,久而久之,學生在閱讀中就會發(fā)生量到質(zhì)的變化。
又如,在學習《暮江吟》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仿佛身臨其境的閱讀環(huán)境,比如說播放一處傍晚殘陽和江水的景色,讓學生想象作者構(gòu)思的這個美麗的畫面,教師引領學生沉浸在詩意濃濃的景致當中,體會作者當時輕松愉快的心情。閱讀古詩,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原來語言文字可以這樣駕馭,可以這樣美,讓學生陶醉在書香中,通過閱讀,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世界那么大,外面有高山、有河流、有廣闊的土地、有大海,只有我們讀的書多了,才能走遠的道路,才能看更多的風景。
二、 引領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讀書能給人帶來快樂,也能指引學習方向,照亮人生道路。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好的書籍是讀不盡的,因此,我們在閱讀時要有所選擇,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課堂是學生閱讀的起點,學生通常是在課上閱讀而受到啟發(fā)而去購買很多的課外書籍,學生也是在閑暇時間走進圖書館,在書籍中充實自己。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正確的閱讀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低的起點出發(fā),也就是從課本閱讀出發(fā),讓學生先打好閱讀基礎,在向外逐漸延伸。
例如,教師把課文作為學生閱讀的窗口,輻射出智慧。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都很典型,對學生有一定的啟發(fā)和教育意義,如在學習《將相和》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讀題來引發(fā)學生質(zhì)疑,因為文題就像文章的一扇窗戶,通過學生讀文題來獲取文章中重要信息,在學習這篇文章之前,如果有學生預習了,就會讀懂文題中的“將”指的人物是廉頗,而“相”指的是藺相如,“和”指的是雙方和好了的意思,對于沒有預習的學生會對文題以及文章故事情節(jié)會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此時,教師引導學生走進故事,并進行深入探究,通過閱讀弄清楚廉頗和藺相如二人之間因為什么“不和”,后來為什么而“和”,學生帶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閱讀,才能品悟兩個人物的言行,才能抓住人物內(nèi)心活動。最后,引導學生說一說最欣賞文中哪個人物角色?原因是什么?有的學生說兩個人物都很欣賞,因為他們能夠在遇事時顧全大局,處事冷靜,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他們愛國的思想和品質(zhì)讓我們受到了啟發(fā),他們的胸襟和氣魄讓人心生敬佩,學完這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進行閱讀延伸。比如說,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歷史故事,如《史記》《上下五千年》,引領學生走進歷史,學習和感受歷史人物身上的智慧。由此,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熱情和興趣,于是在學生之間掀起閱讀熱潮,讓學生時時刻刻都能有樂讀的精神??梢?,閱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在語文閱讀中閱讀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有默讀、朗讀、泛讀、精讀、快速讀等,無論哪種閱讀方法,只要學生能在閱讀中一邊讀一邊思考,并且從閱讀中有所悟,那么學生就會從中得到收獲。
三、 用閱讀的智慧吸引學生
為了讓學生愛上閱讀,我要把書籍中的智慧體現(xiàn)出來,要讓學生被里面的智慧深深吸引,讓他們認識到閱讀的價值和意義。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尤其小學生的感情很純粹、美好,每個學生把同學之間的友誼看得很珍貴,當他們的感情出現(xiàn)矛盾時,有的學生會表現(xiàn)出情緒特別低落,因為雙方都愛與面子,都想對方主動低頭認錯,于是孩子們陷入冷戰(zhàn)。為了化解學生之間的矛盾,我給學生推薦了一本書,書名是《高山流水》,學生在讀了這本書時,內(nèi)心豁然開朗,不再為了同學之間發(fā)生的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了,而是能主動地向?qū)Ψ街匦氯计鹩颜x火花,也讓學生真正懂得友誼對自己的重要性,也讓學生從中成長起來,心胸也隨之開闊起來。
又如,在閱讀《曹沖稱象》這篇課文時,學生讀完這篇文章之后,都會被神童曹沖的聰明才智所震撼,這么小的一個孩子怎么能把大象的體重秤出來,學生都感覺不可思議,很多成年人都想不到的辦法,一個孩子卻可以做到,通過閱讀,我們不禁要引導學生思考,因為曹沖在遇到問題時善于動腦筋,而且他很有膽量,這一點讓我們值得學習,在現(xiàn)今社會,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平時抵抗困難的能力較弱,而且脾氣暴躁,那么,我們更應該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性格,讓他們多讀一些書籍,從書籍中豐厚自己的羽翼,讓自己在遇事時,不躲閃,不畏縮,能夠像曹沖一樣勇敢面對。
可見,書籍就像我們看的動畫片里面的哆啦A夢一樣,在書籍中我們能汲取智慧來慰藉心靈,指引我們積極、陽光、向上。
四、 開展新形態(tài)的閱讀活動
首先,為了學生主動地愛上閱讀,并且學會閱讀,我每周組織一次閱讀會,在閱讀會上,每個學生要把近一個月里讀的書籍列成表,然后向其他學生展現(xiàn)出來,同時還要讓學生把讀書的感受分享出來,這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在閱讀中,一個非常好的現(xiàn)象是孩子們讀的書籍越多,識字量就越大,閱讀理解能力也增強了,而不善于讀書的孩子,他們與人溝通,理解能力會弱一些。其次,我開展了師生共讀、生生共讀、親子共讀的讀書活動,通過一起選擇一本書,一起閱讀,之后針對一本書籍,談一談讀書的體會,針對某篇文章或者故事內(nèi)容,一起寫一寫閱讀的心得,一起背誦一首古詩,看誰能夠更快的理解詩的意境。在共讀時,讓學生發(fā)現(xiàn)讀書的樂趣,并且認識到讀書能夠陶冶情操,使自己更有內(nèi)涵,讓學生感受到愛和關(guān)懷,以及體會到陪伴孩子閱讀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能拉近師生間、生生間、親子間的感情距離,讓教師和家長能通過閱讀走進孩子們的內(nèi)心世界。學生在教師和家長的合力引導下,讓孩子的閱讀道路越走越寬。再次,組織學生朗誦美文、人物故事、童話故事等活動,讓學生在朗讀中找到自信,從而激發(fā)學生多讀書的欲望。另外,現(xiàn)在很多學生都會接觸手機,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天利用十幾分鐘的時間,在手機微信公眾號關(guān)注一些閱讀書籍,然后每天聽一篇,帶著音樂去聽,去感受文字的魅力,會給學生不一樣的閱讀感受,學生在假期時間可以去圖書館看書,多接觸和購買不同類型的書籍,來開闊眼界。在學期末,教師可以開展這樣的活動,看一看哪位學生看的書籍最多,然后對閱讀書籍最多的學生給予獎勵,以這種激勵方式促使學生能動閱讀,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之,讓學生熱愛閱讀并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只要教師找對方法,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讓學生自由選擇書籍,不要制約學生讀什么書,對學生的閱讀不設限,學生自然會選擇更多有益的書籍,尊重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是給予學生自由閱讀權(quán),孩子們才能快樂地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不是短期的事情,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多讀書,一年、兩年乃至一生的積累,在無形中學生的學習生活被書香浸潤,被書籍包圍,自然而然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在生成。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切勿急于求成,對于小學生來說,要把閱讀建立在快樂的基礎上,讓學生享受閱讀,并樂在其中,這樣才能在書籍中汲取更多的智慧。
參考文獻:
[1]陳云娥.家校攜手,打造班級閱讀新形態(tài)[J].今日教育,2020(4):60-62.
[2]陳雙珍.師生攻讀?悅享生慧[J].教師,2020(6):18-19.
[3]李玉明.讓書香浸潤校園,豐盈閱讀體驗[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8(1):10-11.
作者簡介:
吳愛坤,江蘇省新沂市,江蘇省新沂市橋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