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淑艷
【摘? ? 要】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重中之重。加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在語文課程上的學習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個人品格,進而形成良好的價值觀,這種優(yōu)秀素養(yǎng)和能力是讓學生受用終生的。本文主要淺談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期做到為我國的素質教育改革事業(yè)“添磚加瓦”。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5-0109-02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 Primary Schools Chinese Teaching
(Beimenli Primary School, Zhoucun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JIA Shuyan
【Abstract】In primary school stage, cultivating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is the top priority.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can not only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in Chinese courses, but also improve students' personal character, and then form good values. This kind of excellent literacy and ability will be used by students for life. This article mainly talks about how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China'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reform.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re literacy; Training
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應該從學習習慣、學生的興趣特性以及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這幾個方面來展開討論。語文無論在任何學段中都是重要課程,在教學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教師的首要任務。核心素養(yǎng)不僅僅要求學生學好基礎知識,更是要在這個基礎上做出延伸,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因為受到傳統(tǒng)理念的局限性,對語文教學始終過于拘謹,沒有深入語文的核心教學,也就導致教學成果不理想,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這樣的現(xiàn)象也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因此,教師要貫徹新課程標準,切實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做出實質性的改變。
一、核心素養(yǎng)培育之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語文課程的開端,這句話頗有些老生常談,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困難。真正能說到做到的學生實在是少之又少,這也是核心素養(yǎng)培育道路上的巨大“絆腳石”。要想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點還是在于教師的言傳身教,如果教師本身就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漠不關心,那更遑論學生自覺遵守了。因此,為了更好地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就要先從學習習慣這個基礎開始穩(wěn)步建設。
首先,習慣之一是預習。課文的預習非常關鍵,尤其在學習文言文和古詩的時候,如果學生不提前預習,很有可能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例如,古詩《從軍行》這首七言絕句,詩篇不算長,但詩中的含義卻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比如詩中“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一句就難住了許多學生,甚至部分學生開始分析字面意思,有的說這是在寫沙漠,有的說這跟金子有關,各種翻譯躍然于上,完全跟原文含義背道而馳,讓人有些忍俊不禁。這些都是因為學生缺乏對課文的預習,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在這當中,教師要給出正確的引導,不要讓學生自己去猜,那很有可能會猜錯了方向,也學錯了方向。就如這首古詩,第一要讓學生先了解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作者及詩篇的相關背景;第二要熟讀詩篇,加深印象;第三在能力范圍內(nèi)翻譯詩篇含義,對于不懂的地方要著重標注,讓教師進行重點講解。通過這樣的有效預習,再加之課堂教育的輔助,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改善課堂教學質量,同時也加強了對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其次,習慣之二是隨堂筆記的記錄。在課堂教學中,隨堂筆記雖然不起眼,卻是最重要的學習習慣。每個人的記憶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在有限的記憶和時間內(nèi)隨手把重要的知識點做好筆記才能在課后進行更好的鞏固,也方便學生在遇到難懂問題的時候可以隨時查閱,這一點就需要教師的輔助。由于小學生年齡的特殊性,自覺性較弱,當教師講到難點和重點的時候,一定要直白地告知學生要做好筆記,要提醒學生,久而久之就會促進學生養(yǎng)成記錄隨堂筆記的好習慣。
最后,習慣之三是對課后作業(yè)的認真檢查。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就需要家長和教師的共同輔助。為了更好地交流溝通,教師要創(chuàng)建一個互動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家長和教師要隨時交流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在這當中,要注意一點,對于作業(yè)的檢查要學生自己來完成,而不是家長幫助完成,當學生檢查好作業(yè)覺得沒有問題之后,家長可以把學生的作業(yè)情況拍下來分享在平臺上,由教師統(tǒng)一審查。如果作業(yè)完成得良好可以得到教師的獎勵,以此來激勵學生養(yǎng)成對作業(yè)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上述這三點也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二者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因此,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離不開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引導,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二、核心素養(yǎng)之結合學生興趣特性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都是按照固定的課程內(nèi)容來進行教學,難免會讓學生覺得枯燥單一,這樣既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能動性,也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因此,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興趣特性,在課程內(nèi)容的基礎上,可以適度地進行內(nèi)容拓展。
例如,在《京劇趣談》的教學中,除了課本上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借助課外資源來豐富課堂。而小學生的特性就是好奇心重,喜歡一切新鮮事物,這一點也切實貼合了學生的興趣特性。教師可以從京劇的意義,到京劇的流派和京劇的藝術表達方式展開暢談,讓學生增廣見聞的同時,也對課程內(nèi)容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是我國獨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其中梅蘭芳的梅派,程硯秋的程派,荀惠生的荀派和尚小云的尚派,這是我國京劇的主要流派組成;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通過這些知識的傳播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識,開闊學生的視野。用這些課外知識來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課程相關內(nèi)容,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可以全神貫注地投入語文的學習,這對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這樣一來,一方面結合了學生的特性,加強了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學生的文化學識,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也加強了學生語文能力。
三、核心素養(yǎng)之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閱讀和寫作可以說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也是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鍵。
首先是閱讀,閱讀的積累決定著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和口語交際的表達能力。如果缺少閱讀的積累,那么提升寫作能力幾乎也是不可能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明確一點,閱讀不是讓學生隨意選擇書籍當作娛樂,而是要對其進行有效的教學指導,從書籍的選擇到閱讀的效率,教師全程都要跟進。針對不同的閱讀內(nèi)容,教師要設計不同的教案。在課堂上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要設計問題反問學生,檢驗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課后要針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適當篇幅的隨堂寫作,從寫作情況檢查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還要結合口語實踐課程,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良好的口語交際可以從側面反映出一個人的文化積累,越有學識的人,口語交際能力越強,這也是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也是對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培育過程。
其次是寫作,現(xiàn)在語文教學全面實施了以讀促寫。加強閱讀,促進寫作,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雙重提高。例如,在習作課程《推薦一本書》當中,這個課題本身就是開放性的,端看教師怎樣去實施。如果作為習作課程,那么學生就必須對閱讀有著相當豐富的積累,要切實完整地看過整本書,且是對學習有益的,并且是理解透徹的,才能做出完整的推薦。在這當中如果學生缺乏對閱讀的積累,也就不能完成寫作,這樣很可能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使其產(chǎn)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在進行這種開放性課題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適合的方式來進行。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需要結合三點,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結合學生興趣特性和閱讀、寫作能力的提升。綜合這三點主要重心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是非常可取的。在這當中,教師要注意教學的方式方法,對學生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導,保證在教學實效性的基礎上,完成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
參考文獻:
[1]包翠.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25).
[2]葉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作文),2019(08).
[3]薛志英.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J]. 學周刊,2021(07).
[4]張燕.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 新課程,2021(05).
[5]曾亞敏.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7).
(責編? 楊 菲)
24585005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