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蓉
【摘? ? 要】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進步的根本,是學生終身學習的原動力,培養(yǎng)學生好的學習習慣,是班主任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優(yōu)秀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研究已有明顯進展。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不少學生存在著不良的學習習慣,影響了對知識的吸收與學習技巧的掌握,降低了學習興趣。本文將探討隨遷子女不良學習習慣的成因及應對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隨遷子女;學習習慣;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41?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5-0006-02
Discussion on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healthy Learning Habits of Migrant Children
(Shiwei Primary School,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LI Lirong
【Abstract】Good study habits are the found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progress and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ir lifelong learning. Cultivating students’ good study habi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work of the head teacher.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education reform, the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of "excellent study habits"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However, in real life, many students have bad learning habits, which affect the absorp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mastery of learning skills, and reduc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unhealthy learning habits of the migrant children for reference.
【Keywords】Migrant children; Learning habits; Learning interest
城市農(nóng)民工隨遷子女有著不良的學習習慣的現(xiàn)象較為嚴重,但不良學習習慣的具體表現(xiàn)各不相同,多數(shù)城市農(nóng)民工隨遷子女的不良學習習慣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通過對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結(jié)果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不良學習習慣主要有:不利的自我學習習慣、不利的學習自制力、不利的學習技巧特征三個方面。在幫助隨遷子女矯正學習態(tài)度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一系列學習活動,幫助學生與家長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思想覺悟,矯正學生不良學習習慣。本文就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不良學習習慣提出一系列的實施措施。
一、隨遷子女養(yǎng)成不良學習習慣的因素分析
通過對隨遷子女、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研究調(diào)查,我們找出了一些問題的根源。但與本校相近的城鎮(zhèn)轉(zhuǎn)學學生數(shù)量占比較大的獨立公立初中,由于學生情況的特殊性,在學習培養(yǎng)方面仍顯不足:
父母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主要原因,家庭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方式,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長教育三位一體,任何一個方面的缺失,都會對教育產(chǎn)生不良影響。隨著城鄉(xiāng)一體化步伐的不斷加快,農(nóng)村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從而出現(xiàn)了大量的留守兒童。學校里還存在著不少留守兒童,由于父母極少配合教育,因此形成了教育鏈條的空隙,學生學習的不良習慣逐漸形成,如不按時完成作業(yè)、作業(yè)馬虎、抄襲別人的作業(yè)、逃學、上網(wǎng)等不良習慣萌生,這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如今的智能手機、網(wǎng)吧世界的普及、多媒體世界的開放,將充滿誘惑的世界輕易地帶給人們,也將充滿誘惑的世界帶給了學生。無人管教的學生,對網(wǎng)吧、網(wǎng)絡游戲沒有抵抗能力,日日夜夜不斷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當中,無心向?qū)W。
由于隨遷子女缺乏父母的關注和愛,所以他們更傾向于向社會中的不良少年傾訴,不良少年向隨遷子女傳遞著不健康的思想意識,例如讀書無用論、金錢至上、享受當下生活等,讓三觀尚未成熟的隨遷子女受到不良思想的熏陶,從而造成影響。
二、幫助隨遷子女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一)隨遷子女學習習慣分析
隨父隨母移居到城市里面生活,隨遷子女難免會有一種落魄的感覺,這種不良的心理狀況伴隨的隨遷學生帶到學習課堂中,難免會有所影響。在日常學習與教學效果中,隨遷學生與普通學生相比,隨遷學生的成績排名要更靠后。這讓本就缺乏安全感的學生產(chǎn)生了自我懷疑的感覺,從而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培養(yǎng)好隨遷子女正確的學習動機十分重要。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是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者共同研究的一個熱點話題。筆者在課堂上結(jié)合對學生學習動機的調(diào)查研究,通過一系列努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效果比較明顯。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應要求學生制定自己的學習方案,自己擬定學習目標,并努力達成。另外,教師需要在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的過程中列舉歷史偉人作為學生的榜樣,讓學生總結(jié)這種示范所需具備的品質(zhì),讓學生不斷地從相關方面去努力。
同時,教師需要積極地與家長溝通交流,希望家長能夠當學生的學習榜樣,以身作則。不僅如此,教師也要十分重視對學生學習愛好的培養(yǎng),通過自身改進的教育方法,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授課,使學生能夠得到學習需求的滿足,并積極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建立相應的愛好小組,激發(fā)學生相應的學習愛好,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動力。
“桶身效應”,也叫“桶身缺損處理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彼得提出。它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一桶裝水的數(shù)量,不是由桶里那個長木板決定的,而是由最短那塊木板上的破洞的缺損程度決定的。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幫助班級里的“短板”,讓學生突破自我約束,不斷提高自我綜合學習能力,在日常學習中多以鼓勵為主,在學生遇到不明白的題型時,應積極主動地去幫助學生解決疑惑的問題,只有彌補了“后進生”這一“短板”班級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教學效率才能夠蒸蒸日上。
(二)建立和諧美滿的家校合作體系
教育事業(yè)的進程不僅僅是學生的事情,也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需要結(jié)合三方面的力量,即教師、學生、家長,一起努力來糾正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不良學習習慣。為了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不良學習習慣,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戰(zhàn)友,而不是敵人,家長和教師應建立和諧美滿的家校合作體系,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不能夠帶有私人情緒,無論是在電話訪談還是在家訪的環(huán)境中,都應該心平氣和地以學生為出發(fā)點去合作。教師應該理解外來務工人員的家庭情況,他們背井離鄉(xiāng)到大城市來工作,不僅需要適應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還需要兼顧掙錢養(yǎng)家,在照顧自己孩子的時候,忙于照顧衣食住行,難免會對孩子缺少一點關懷,在眾多壓力下外來務工人員確實不容易。在探討學生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帶有激動的語氣,而應該讓家長心平氣和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只有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才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的學習習慣。
外來務工人員也需要體諒教師的辛勤努力,不能夠見到教師就以為是報告孩子的不良情況。家長應該自動與班主任聯(lián)系,不要擔心班主任忙得不可開交,其實班主任的首要任務就是教育學生,假如外來務工人員家庭能夠積極主動地聯(lián)系教師,與教師一起商量教育好孩子的方法,那么孩子的不良學習習慣一定能得到改善。只有積極溝通交流,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況,對癥下藥。
(三)改進學校評估機制,創(chuàng)造寬松的校園環(huán)境
如今的素質(zhì)教育已經(jīng)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不得不承認考試將會對學生產(chǎn)生不同的情緒影響。雖然教育局明確表示不會安排月考、周考,但是實際教育中校園聯(lián)考還是客觀存在的,在每次考試結(jié)束過后,各個學校都會為學生進行排名,這樣教師的壓力便會在學校的施壓下增加,教師將壓力帶給學生以及家長。因此,學校需要避免類似聯(lián)考排名的情況發(fā)生,以及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傷自尊心的情況發(fā)生。校園應該開發(fā)出以人為本的評估機制,正視學生的優(yōu)點與缺點,幫助學生正確評估自我價值,并積極幫助學生改正自身的短處,發(fā)揚長處,從而創(chuàng)造優(yōu)秀良好的校園評估體系。
三、結(jié)語
幫助隨遷子女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以正面教育為主,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注重學習習慣的正確培養(yǎng),保證學生個人學習特點的充分發(fā)揮。正確的學習習慣需要長時間的重復練習,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與家長之間也需要積極建設家校合作體系,在雙方一致的理念目標中,共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宋家自.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數(shù)學不良學習習慣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數(shù)學教學通訊,2019(28).
[2]李學儒.淺談學生不良學習習慣形成的原因及解決措施[J].學苑教育,2018(10).
[3]張青.談談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安徽教育科研,2019(06).
[4]張麗.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成因以及對策[J].啟迪與智慧(中),2020(03).
[5]談廷榮.淺談隨遷子女不良學習習慣的成因及對策[J].學周刊,2019(29).
(責編? 吳 娟)
14475005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