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將主要圍繞“巧用思維導圖,梳理文本脈絡;巧妙思維導圖,夯實語言知識以及巧用思維導圖,研習語法知識”三個方面,結合一些閱讀教學案例,詳細論述初中英語教師巧妙利用思維導圖,構建高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一些有效舉措。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高效閱讀
一、 引言
閱讀,是初中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大量輸入語言知識、系統(tǒng)學習語法知識的一條有效途徑。然而,歸因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益不太理想,所以無論是在輸入語言知識方面,還是在引領學生系統(tǒng)學習語法知識方面,閱讀的作用都大打折扣。
因此,建構高效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也就成了每一位初中英語教師不懈努力的方向。聚焦一些低效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文本的脈絡結構不清楚,學生不能夠“吸收與內化”文本中的語言知識以及學生不能夠將文本中零散的語法知識系統(tǒng)化,不能夠扎實有效地學習文本中的語法知識等,都是導致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低效的關鍵因素。鑒于此,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思維導圖,引領學生清晰梳理文本脈絡、有效夯實語言知識以及系統(tǒng)研習語法知識等。
二、 巧用思維導圖,梳理文本脈絡
清晰、完整地梳理文本的脈絡結構,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聚焦于文本的脈絡結構,學生不僅能夠精準地理解文本的內容,還能夠真切地體會文本的情感。思維導圖的巧妙利用,正就引領學生清晰、完整、具體、直觀地梳理文本的脈絡結構。
(一)以讀為徑,創(chuàng)建思維導圖
讀,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一種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引領學生梳理文本脈絡的時候,教師要鼓勵并引導學生多讀。當然,這里所說的“多讀”,并不是指讓學生機械、呆板、反復地閱讀,而應該是不斷變換閱讀的形式,以此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提升學生閱讀的實效性。為了著力提升讀的實效性,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讀為徑,圍繞閱讀文本,創(chuàng)建一張清晰展現(xiàn)閱讀文本脈絡結構的思維導圖。
比如說,在教學仁愛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8 Our Clothes, Topic 2 Section C 1a, Read and understand”這部分內容時,筆者引領學生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讀,創(chuàng)建了一份清晰、完整、形象、具體的思維導圖。首先,筆者讓學生自由朗讀這篇文本,并嘗試運用一個單詞概括出這篇文本的主題。在仔細認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學生就會用“uniforms”,一詞概括這篇文本的主題,并根據(jù)右側的思維導圖,準確地找出文中的關鍵詞,諸如“show good discipline, protect...from, get help from”等,而這些關鍵詞,正就是筆者引領學生創(chuàng)建思維導圖的一些基石。
由此可見,以讀為徑,學生就可以在透徹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一張清晰、完整、形象、直觀的思維導圖。
(二)以圖為引,復述文本內容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復述文本,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有助于夯實學生的語言功底。然而,在引領學生復述文本時,如果缺少語言支架,那么,他們復述文本的難度就會明顯提升。相反,如果在引領學生復述文本時,為學生搭建一些語言支架,不僅能夠降低學生復述文本的難度,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
還是以教學仁愛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8 Our Clothes, Topic 2 Section C1a, Read and understand”這部分內容為例。在筆者的引領下,當學生創(chuàng)建出一幅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之后,筆者又要求學生以這張思維導圖為引,嘗試復述文本的內容。不可避免地,學生在以圖為引復述文本內容的時候,總是會出現(xiàn)一些語法錯誤。但,教師絕對不能因噎廢食,而應該“放大”學生的錯誤,以學生的錯誤為切入點,在認清自身錯誤的基礎上,從中學習語法知識。
此外,教師在以圖為引,引領學生復述文本的過程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即寫作能力。以此為契機,教師就可以實現(xiàn)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效融合。
三、 巧用思維導圖,夯實語言知識
閱讀,是學生夯實語言知識的一條必由之路。然而,在閱讀文本中,各種各樣的語言知識是相對孤立的。相比于彼此關聯(lián)的語言知識而言,這些相對孤立語言知識會占用學生更多的“記憶空間”,所以記憶的效果并不好。如果讓學生巧妙地借助思維導圖之力,那么,他們就可以緊密關聯(lián)、吸收內化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知識。
(一)借思維導圖之力,關聯(lián)語言知識
在關聯(lián)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知識時,思維導圖,就好比是一張“無形的網(wǎng)”,能夠將文本中看似毫無關聯(lián)的語言知識結成一張縱橫交錯的“知識網(wǎng)”。聚焦這張“知識網(wǎng)”,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知識也就會一目了然。與此同時,學生理解與掌握這些語言知識的難度就會顯著降低。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3 Our hobbies, Topic1 Section C, 1 Read and understand”這部分內容時,在筆者的指導下,學生借思維導圖之力,將這篇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知識清晰、具體、直觀、完整地關聯(lián)在了一起?!皊crapbooking, hobby, a friendship book, keep, remember, funny collection, make scrapbook, share”等詞匯,是這篇文本中的重要的語言知識。為了讓學生準確理解與牢固識記這些語言知識,筆者指導學生繪制了一張思維導圖。該思維導圖以“hobby”為核心關鍵詞,衍生出了“scrapbooking”這個單詞。緊接著圍繞“scrapbooking”這個單詞,又分解出了“what”“before”“today”“how”等關鍵詞。以這些關鍵詞為紐帶,學生將這篇文本中的語言知識緊密地關聯(lián)在了一起。
事實上,從建構主義理論來看,學生借思維導圖之力,關聯(lián)閱讀文本中語言知識的過程,也正就是他們建構語言知識的一個過程。
(二)借思維導圖之力,內化語言知識
讓學生“吸收內化”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知識,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一項主要任務。對于學生而言,唯有“吸收內化”了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知識,才能夠以閱讀為契機,夯實自身的語言基礎,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借思維導圖之力,內化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知識呢?竊以為,教師可以通過督促與指導學生在課后以整理筆記的形式,內化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知識。而在整理筆記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與引領學生運用思維導圖。
舉例來說,在教學仁愛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3 Our hobbies, Topic 1 Section D, 1 Read and complete the table on Page 62”這部分內容時,筆者設計了這樣一項課后作業(yè),即學生根據(jù)閱讀文本后面的表格,繪制一張思維導圖。在這張思維導圖中,必須要盡可能地囊括這篇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知識點。聚焦這篇閱讀文本后面的表格,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這張表格主要包括“Everyday pet, Dangerous pet, Function, My favourite pet”四項內容。而以這四項內容為支點,學生就可以建構一張包含這篇閱讀文本中各種語言知識的思維導圖。借助于這張思維導圖,學生也能夠充分“吸收與內化”這篇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知識。
實踐證明,借思維導圖之力,學生“吸收與內化”閱讀文本中語言知識點的效果會明顯提升。不僅如此,思維導圖也能夠使得學生“吸收與內化”閱讀文本中語言知識點的過程變得更加有趣。
四、 巧用思維導圖,研習語法知識
研習語法知識,離不開閱讀教學。于初中學生而言,為了更為有效地研習語法知識,必須要“抽絲剝繭”般地將閱讀文本中的零散的語法知識梳理、概括、總結出來。此外,閱讀文本中的語法知識是比較抽象的,為了更為有效地研習語法知識,教師還必須要引領學生將閱讀文本中的語法知識形象化。
(一)巧用思維導圖,將零散的語法知識系統(tǒng)化
語法知識,猶如一粒粒珍珠,“散見”于閱讀文本之中。為了讓學生更為扎實、更為牢固、更為系統(tǒng)地掌握語法知識,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巧妙地利用思維導圖,將閱讀文本中的語法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
“King or Queen for a Day”是仁愛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6 Enjoying Cycling Topic 1, Section C 1a”這a部分內容中的一篇閱讀文本?!癐t is common to do sth.”和“It costs sb some money to do sth.”是這篇閱讀文本中的重要語法知識。筆者引領學生圍繞這兩項語法知識,精心繪制了一張思維導圖。在這張思維導圖中,不僅包括這兩種句型的基本結構,還包括這兩種句型的運用語境,也包括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句。
如此一來,利用這張思維導圖,教師就可以脈絡清晰、完整系統(tǒng)地將閱讀文本中的語法知識梳理出來,每一位學生研習語法知識的效益自然也會得到顯著提升。
(二)巧用思維導圖,將抽象的語法知識形象化
語法知識,是對語言規(guī)律的一種高度概括與凝練。因此,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語法知識是抽象的。與形象的學習內容相比,抽象的學習內容,不僅會增加學習的難度,還會使得學習者學習的過程變得枯燥乏味。同樣,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閱讀文本中的語法知識也是抽象的。為了讓學生形象直觀、趣味盎然地學習閱讀文本中的語法知識,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巧妙地利用思維導圖,將抽象的語法知識形象化。
比如說,“Object Clauses”是仁愛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7 Food Festival”這一單元中的一項重要語法知識點。該語法知識點貫穿于這一單元的每一篇閱讀文本之中。但是,從學生的角度來看,“Object Clauses”這一語法知識點是非常抽象的。因為學生在內心深處覺得這項語法知識非常抽象,所以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難免就會產(chǎn)生一些“畏難”情緒。鑒于此,筆者巧妙地利用思維導圖,將賓語從句的結構、用法以及一些典型的例子等,具象地展現(xiàn)在了學生面前。聚焦具象呈現(xiàn)賓語從句語法知識的思維導圖,學生不僅對準確理解了賓語從句的相關語法知識,還熟練掌握了賓語從句的具體用法。
由此可見,思維導圖的巧妙運用,能夠將貌似抽象的語法知識具象化,能夠降低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難度,提升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效度。
五、 總結
綜上所述,將思維導圖巧妙地運用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有助于學生脈絡清晰地梳理閱讀文本的結構,還有助于學生卓有成效地夯實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知識,也有助于學生系統(tǒng)具象地研習閱讀文本中的語法知識。理清了閱讀文本的結構,夯實了閱讀文本中的語言知識以及研習了閱讀文本中的語法知識之后,學生閱讀的效益自然也就會得到大幅提升,高效閱讀也就會得以實現(xiàn)。與此同時,閱讀在發(fā)展初中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方面的作用也會愈發(fā)顯著。
參考文獻:
[1]林舒婷.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校園英語,2018(15):73.
[2]劉磊.基于思維導圖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討[J].速讀,2019(12):215.
作者簡介:
謝瑞和,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