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楊梅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深度閱讀”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思維能力和閱讀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和完成一項小論文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導航、跳讀、精讀等多種閱讀方法,還要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查閱資料、合作討論等多種學習方式,使學生學會構建寫作支架。
關鍵詞:《儒林外史》;小論文;初中語文;寫作指導
中學語文教學在方法和形式上不斷變化和創(chuàng)新。部編教材《儒林外史》的導讀中出現(xiàn)了新板塊:專題探究,并要求學生在完成專題探究后寫一篇小論文。這一變化體現(xiàn)出部編教材對“研究性學習”的重視。而讀書小論文的寫作則是專題研究的重要形式,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鍛煉學生推理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初中學生常寫的都是記敘文、讀后感、讀書筆記等,幾乎沒有接觸過“論文”。本文以《儒林外史》為例,談談如何引導學生寫小說類名著讀書小論文。
一、前寫作階段
前寫作階段主要給學生介紹小論文基本知識、指導學生選題以及收集資料。
(一)介紹小論文基本知識
由于學生在前期的學習當中幾乎沒有接觸過“論文”文體,因此,補充相關基礎知識尤為重要。在前寫作階段,教師可以打印“標準的論文格式”和“如何寫一篇小論文”的資料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基本的寫作過程和標準格式。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印發(fā)《〈水滸傳〉中的英雄形象探究》《淺論〈簡·愛〉中的愛情觀》等,讓學生對論文形式有更直觀的理解,為論文科學主題的選擇和合理組織結構鋪平道路。
(二)選題
寫作小論文的第一步就是“選題”,如何引導學生進行選題,成為小論文寫作指導的關鍵。中學生的知識和理解力有限,因此,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指導非常重要。在指導學生對《儒林外史》進行選題時,筆者將這一過程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小組自主選題。關于《儒林外史》的研究有許多方面,包括儒家形象、女性形象、愛情和婚姻、傳統(tǒng)文化等主題。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通過“頭腦風暴”討論3個以上的主題,查閱相關材料和文獻,討論寫作主題是否合理和合適。
第二步,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確定寫作主題,明確寫作思路。如圍繞《儒林外史》,我們師生共讀了原著及相關文獻后,確立了合宜的選題:
①《吳敬梓筆下的文人丑相》;
②《科舉情結下的女性——沈瓊枝與魯小姐的形象對比》;
③《〈儒林外史〉中的禮儀》。
合適的選題能夠保障小論文寫作的順利進行。因此,選擇一個難易度合適的主題可以保證寫作的順利開展。
(三)資料收集
學生通過對《儒林外史》原著進行文本探索、詳細閱讀、跳躍和注釋,搜尋材料,分類、整理資料。
除了原著,學生還可以根據(jù)需要在網(wǎng)絡上查找各類文獻資料、圖書資料。如《科舉情結下的女性——沈瓊枝與魯小姐的形象對比》論文小組的學生從大量的材料中選擇對自己的研究和寫作有用的材料,如《〈儒林外史〉女性形象研究》《〈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匯總》等。
在前寫作階段,教師主要引導學生了解小論文的相關基礎知識,積累寫作材料,產生寫作動機。
二、寫作階段
寫作階段主要是閱讀和參考研究模式,學生要了解文章的結構和形式,與同學起草、討論如何更好地澄清主題,豐富和處理寫作材料。教師指導學生修改自己的文章。以寫作小論文《科舉情結下的女性——沈瓊枝與魯小姐的形象對比》為例,在寫作階段可以分以下幾個步驟指導學生進行寫作。
(一)借鑒范例,了解論述性文段的結構
1. 首先要分析沈瓊枝的人物形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一句話來評價沈瓊枝——“沈瓊枝是一個追求獨立人格的女性”。此時,學生回到課文,找出可以證明論點的例子。
2. 接著,帶著學生歸納列舉事例的兩種方法:(1)“引用原文”——直接把文本中的原句寫下來;(2)“摘要”——總結相關的案例,用簡明的語言證明主張。
3. 明確論述性文段的結構。
把學生舉出的事例羅列出來,加上之前的觀點句,結尾再強調觀點,整合成完整的段落。
沈瓊枝是一個追求獨立人格的女性。宋有富,一個鹽商,試圖通過欺騙來娶她為妾,當她識破陰謀后,便挺身而出,大聲喊著讓老爺出來理論:“請你家老爺出來!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他既要娶我,怎的不張燈結彩,擇吉過門?”她從夫家出逃,獨自到南京以賣詩文、畫扇畫、刺繡為生,在社會上拋頭露面。杜少卿這樣評價她:“鹽商富貴奢華,多少士大夫見了就銷魂奪魄;你一個弱女子,視如土芥,這就可敬的極了!”這些體現(xiàn)了沈瓊枝是一個追求獨立人格的女性。
2. 歸納小說類小論文的寫作步驟:①深讀文本,提煉觀點;②圍繞觀點,選取事例;③依據(jù)結構,撰寫成文。學生依據(jù)寫作支架,能基本完成小論文寫作的初稿。而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初稿給出具體指導意見,并要求學生多次修改,使論證更加全面有力。
三、后寫作階段
(一)成果匯報
前期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輸出文本,對作品寫作思維和主題選擇有更深理解。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活動,匯報取得的成就,這有利于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繼續(xù)開展閱讀文章寫作活動。
成果匯報活動可以有多種形式,如主題探究匯報課——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組內分工細致,如篩選素材、制作PPT、撰寫發(fā)言稿、匯報發(fā)言。最后,演講者用一篇小文章描述PPT的研究結果。還可以通過開展辯論賽、演講賽、舞臺表演等多種形式進行成果匯報。
在成果匯報環(huán)節(jié),學生從多個角度對整本書有更全面的理解。同時,鼓勵學生就某一特定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這不僅能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也會讓學生對所學習的學科產生新的理解。
(二)成果評價
成果匯報結束之后,為鼓勵學生繼續(xù)研究、繼續(xù)寫作的積極性,宜對學生的寫作成果進行評價、獎勵。教師可以依據(jù)以下標準進行評定:
中學生的作品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理智的學術態(tài)度和嚴謹、現(xiàn)實的心態(tài)。這種態(tài)度和心態(tài)對學生未來的生活和工作非常重要,所以即使是困難的,也是值得去努力嘗試的。
參考文獻:
[1][清]吳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
[2]金戈,洪東萍.“支架式”名著閱讀教學初探——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名著課程實踐[J].語文教學通訊,2019(26).
[3]付冬薇,李燕秋.培養(yǎng)學生做思維高手——初中生讀書小論文寫作談[J].語文教學通訊,2019(02).
[*本文系廣東省“十三五”規(guī)劃教育科研一般項目《初中名著閱讀教學課型構建與實施研究》(課題編號:2020YQJK497)的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