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飛飛 董桂林
(佛山市三水區(qū)啟智學校 廣東佛山 528100)
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1號文件轉發(fā)了教育部、發(fā)展改革委、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wèi)生計生委、中國殘聯等七部委共同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文件明確要求對確實無法到校就讀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門服務。2017年國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提出了“為殘疾學生提供規(guī)范、有效的送教服務”[1]的新要求。
研究者在從事重度殘疾兒童送教上門工作中發(fā)現送教對象中因嚴重腦癱造成肢體畸形而導致其無法到校就讀的學生比例較多。這些腦癱學生中有一部分學生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而大部分學生雖肢體畸形,但功能受損程度卻較輕,仍有較大教育干預的空間。
行為塑造是通過強化手段,矯正人的行為,使之逐漸接近某種適應性行為模式的強化治療手段[2]。研究者通過采用《重度殘疾學生現狀評估表》對送教學生進行現狀評估后發(fā)現可以嘗試采用行為改變技術中的行為塑造對一名重度腦癱兒童書寫能力進行干預,從而達到提升書寫技能,促進心理發(fā)展,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小珠,女,8歲,孤兒,肢體一級(腦癱)。雙腿嚴重畸形,平時有獨立行走的能力,但走路姿勢嚴重畸形。長時間外出需要輪椅代步。小珠沒有接受過學校教育,但有簡單的聽、說能力,有主動學習的欲望;發(fā)音清晰,能回答簡單的提問,能用語言表達基本的需求,會用語言拒絕別人,但對文字的理解和書寫能力較差。
研究者利用《重度殘疾學生現狀評估表》對個案進行精細動作現狀評估,結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干預前精細動作評估的得分情況
根據表1數據可知,該生精細動作發(fā)展相對較好,但個別項目發(fā)展存在不均衡現象,具體表現在:擺弄物品、基本操作能力、雙手配合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較好,但握筆書寫的能力存在明顯差異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該生未接受過專門的書寫技能訓練,所以造成握筆書寫的能力表現較差。而握筆書寫能力差的方面具體表現為:握筆方法與寫字姿勢不正確、不認識筆畫、更沒有筆順的概念。
因此,本研究內容為通過提高握筆書寫技能來促進其對語言和文字的理解能力,從而達到引導被試學生正確理解語文知識和理解語文常識的能力,為其適應生活打下基礎。
文獻法、行為塑造法、個案研究法
(一)確定終點行為。本研究選定的具體終點行為表現如下:通過訓練使小珠學會正確的書寫姿勢、正確的握筆方法、認識及用正確的筆順書寫簡單的筆畫、能用正確筆順書寫自己的名字,且握筆書寫項目得分率要達到80%以上。
(二)選擇強化物。因為小珠特殊的成長環(huán)境,導致其情感需求較大,喜歡榮譽刺激,如小星星、小貼花等,又因其身體條件受限,導致其難以獨立走路,極少有機會外出,所以對小珠來說外出活動是一件值得開心幾天的事情。因此本研究強化物根據研究對象的情況選擇為榮譽獎勵或外出活動。
(三)實施步驟。本試驗采用行為改變技術中的逐變標準設計[3],將處理期分為7個小階段,每個小階段制定階段目標,逐步提高難度。
1.基線期。該階段為期兩周,共四次(2次/周,1小時/次)。
主要目標:在送教課堂上為個案書寫行為建立基線數據。
主要方法:研究者及送教老師在自然狀態(tài)下觀察個案書寫行為的表現,不做任何干預。
2.處理期(共分7個小階段)。
處理階段1。這一階段持續(xù)2周,即4次。
主要目標:運用塑造法使個案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及握筆方法。每次訓練時,先進行坐姿練習。
具體方法如下:可以用有一定重量的圓形積木放在個案的雙肩、頭頂,訓練個案上身保持稍微前傾、腰挺直、雙肩平行于桌面的姿勢、用一個拳頭大小的紙盒固定在桌面邊沿,訓練個案的前胸與桌面距離一拳(5-10厘米)。為了培養(yǎng)握筆書寫的興趣,在這階段先用彩筆進行練習,讓其有握筆器輔助的情況下練習涂鴉,直到最后能獨自用正確的姿勢進行色彩涂鴉。在訓練中以她喜歡的紅色小貼花作為強化物。
處理階段2。這一階段持續(xù)2周,即4次。
主要目標:運用塑造法使個案掌握連點描畫。
具體方法:每次訓練時,讓個案兒童借助握筆器在指定的地方描畫線條,如橫線,豎線、斜線等,描畫的順序是從左到右,由上到下,讓個案形成固定的習慣。為防止個案產生倦怠心理,可采用趣味連線、尺子輔助、自由選擇彩筆等方式維持學習的興趣。在這個階段,可嘗試脫離握筆器進行訓練。在訓練中以她喜歡的彩筆作為強化物。
處理階段3。這一階段持續(xù)2周,即4次。
主要目標:運用塑造法使個案學會使用正確的筆順描畫、描紅常用的筆畫,如:點、橫、豎、撇、捺。
具體方法:首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筆畫的書寫過程通過二維或三維動畫、聲音呈現出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再使用描畫本進行描畫練習,模擬多媒體動畫視頻,保證書寫的姿勢標準、握筆規(guī)范、筆順正確。當個案能較熟練地使用描畫本,接下來可換成描紅本進行書寫訓練。這一階段相對比較枯燥,因此更要凸顯強化物至關重要的作用。每當個案有良好的表現,則馬上給予強化,可以是她最喜歡的小貼花,小貼花粘貼的位置也比較關鍵,哪一個筆畫寫得好就貼在哪。一段時間下來,每當看到一頁頁滿滿的小貼花,小珠的臉上添了不少笑容、自信、陽光。
處理階段4。這一階段持續(xù)2周,即4次。
主要目標:運用塑造法使個案學會使用正確的筆順獨立書寫常用的筆畫,如:點、橫、豎、撇、捺。在這階段,我們采取先描紅,后獨立書寫的方法進行訓練。
具體方法:一行有八個田字格,前面六個格子描紅,最后兩個格子獨立書寫。然后第二次訓練增加難度,前面四個格子描紅,最后四個格子獨立書寫。第三次訓練再增加難度,前面六個格子描紅,最后兩個格子獨立書寫。第四次訓練難度再加大,所有格子都要求獨立書寫。強化物的獎勵方法同上,以貼小花的方式給予。
處理階段5。這一階段持續(xù)1周,即2次。
主要目標:運用塑造法使個案學會使用正確的筆順獨立書寫個案自己的姓“某”。
具體方法:該階段首先模擬多媒體動畫視頻,保證書寫的姿勢標準、握筆規(guī)范、筆順正確、筆畫規(guī)范。其次,跟著描紅本書寫,最后過渡到獨立書寫。具體訓練方法同階段4相同。
處理階段6。這一階段持續(xù)2周,即4次。
主要目標:運用塑造法使個案學會使用正確的筆順獨立書寫個案姓名的第二個字“某”。
具體方法:加入橡皮泥作為輔具,用橡皮泥拼字形,促進其觸覺參與。強化物為一枚小印章,后援強化物為彩筆。具體訓練方法同階段4相同。
處理階段7。這一階段持續(xù)4周,即8次。
主要目標:運用塑造法使個案學會使用正確的筆順獨立書寫個案姓名的第三個字“珠”。這一階段難度較大,需要把整字拆分,先學習書寫部首,再學習書寫“朱”,最后把兩個組合一起形成整字“珠”。
具體方法:描紅本輔助,再過渡到獨立書寫。這一階段的訓練場地、訓練方式可作適當調整,如個案表現好的情況下可以得到活動性強化物,即獎勵一次外出活動的機會。把個案帶離課室,來到樓下的小庭院,帶著她一起撿樹葉,拼字形??窗自?,尋找認識的筆畫或字形。具體訓練方法同階段4相同。
3.維持期。本階段為期2周(4次,每次1小時),在撤除了行為塑造法訓練之后,觀察其書寫能力的持續(xù)情況。此階段與基線期的評量方式一致,不對個案進行任何形式的干預。
(一)量化資料分析結果。在基線期,個案的坐姿不規(guī)范,頭太低,整個上身往一邊傾斜,握筆姿勢不正確,書寫只局限于涂鴉,完全沒有筆順、筆畫的概念。經過行為塑造法干預后,個案的書寫能力大有改觀,在處理階段1,經過4次訓練之后,基本完成了階段1的小目標,即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及握筆方法。個案的書寫能力從基線期最后一個數據點16.7%上升至階段1最后一個數據點33.3%。在處理階段2,經過4次訓練之后,掌握了連點描畫,初步建立了線條描畫的順序是從左到右,由上至下,同樣達到了此階段的小目標,個案的書寫能力從基線期的數據點16.7%上升至階段2最后一個數據點42.6%。處理階段3及處理階段4,實現了書寫筆順由仿寫、描紅到獨立書寫,書寫能力從基線期的16.7%上升至階段4最后一個數據點70.4%。處理階段5至處理階段7,分別掌握了書寫自身的名字,書寫能力從基線期的16.7%上升至階段7最后一個數據點88.9%。由此得知,在利用塑造法干預之后,個案書寫能力呈現逐步提升效果。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行為塑造法對個案書寫能力的干預成效圖
另外,由圖1可知處理期最后一次數據點為88.8%,而維持期第一次數據點為87%,水準變化為-1.8%,說明塑造法撤除后個案的書寫能力有輕微下降,但與干預前相比也有相當大的進步。
(二)質性資料分析結果。實驗結束后,研究者通過對個案主要照料者、送教老師的訪談發(fā)現,除了量化數據直觀呈現出個案的書寫能力變化以外,其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精細動作發(fā)展、認知能力、情緒與行為表現等方面的情況都有了明顯改善,具體變化如表2所示。
表2 干預前后小珠的表現
(一)行為塑造法對重度腦癱兒童書寫能力提升有顯著促進作用。行為塑造法可以有效地促進重度腦癱兒童書寫能力的提升。在研究的基線期階段,個案的書寫能力呈較低水平,進入處理期后,個案的書寫能力呈逐步上升的趨勢。行為塑造法撤除后進入維持期,個案的書寫能力有輕微下降,但與干預前相比也有相當大的進步。
(二)書寫技能的習得過程具備泛化、遷移的能力。研究者通過觀察和對照料者、送教老師進行訪談后發(fā)現,行為塑造法介入后,個案不但書寫能力有較大提高,在精細動作發(fā)展、認知能力發(fā)展、情緒與行為的表現也有正向的成長。尤其是情緒與行為方面,自從培養(yǎng)了書寫愛好后,逐漸懂得進行自我調節(jié)。經常利用閑暇時間安安靜靜地寫字,晚上能夠與上學的伙伴坐在一起認認真真地書寫作業(yè),遇到難題,還會有禮貌地請教。
(一)行為塑造法可結合榜樣法增進兒童書寫技能培養(yǎng)。塑造一項技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案有可能會出現倦怠、厭煩的負面情緒。因此在使用行為塑造法的時候建議選擇一名有書寫基礎的同伴,也可以是教師自己,陪伴個案一起訓練。表揚好的行為,對倦怠、厭煩的負面情緒采取相互激勵的方式逐漸消除。這樣既保護了個案的自尊,又促使個案產生模仿的動力。
(二)在采用行為塑造法對個案兒童進行書寫干預的時候,首先要在趣味認字的基礎上進行書寫練習,而且會認的字不一定同時要求會寫;其次要根據個案的識字水平逐步發(fā)展識字與寫字能力。
(三)采用行為塑造法對個案兒童進行文字書寫能力干預時,除了要對個案進行書寫技能方面的訓練外,還要注意加強個案不良情緒的矯正和健康人格心理的培養(yǎng)。例如:可以引導個案與老師一起閱讀繪本,并把有關心理健康知識融進故事繪本里面,潛移默化影響其控制不良情緒的發(fā)生頻率,促進健康人格心理的形成。